有燋尚足供轑釜

出自:宋代·萧立之《再韵答前人》

拼音:[yǒu,yòu][jiāo,qiáo,jué,zhuó][shàng][zú][gōng,gòng][lǎo][fǔ]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我穷嗜客如黄歇,藜藿家风曾歃血。
公田稻秫五十亩,倒尽空樽双眦裂。
床头有瓮不忍尝,曲尘烂烂篘无浆。
知君亦笑肉食鄙,辍赠一鼎春风香。
有燋尚足供轑釜,颠倒柔青萦菜缕。
看看双颊上红潮,绝胜槟榔驱瘴雾。

查看原文

字义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燋】

燋【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卽消切《集韻》《韻會》《正韻》兹消切,音椒。《說文》所以然持火也。《玉篇》炬火也。

《廣韻》傷火。《禮·內則》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舉燋其膋,不蓼。《釋文》焦字又作燋。子消反。《管子·七臣七主篇》火暴焚,地燋草。《前漢·霍光傳》燋頭爛額爲上客。

《後漢·朱浮傳》上下燋心。◎按上二義與焦通。

《集韻》慈焦切《正韻》慈消切,音樵。《集韻》灼龜木。《周禮·春官·菙氏》掌共燋契,以待卜事。《註》杜子春云:燋讀爲細目燋之燋。或曰如薪樵。之樵謂所爇灼龜之木也。故謂之樵。契謂契龜之鑿。《釋文》祖堯反。

《集韻》子肖切,音醮。灼龜炬也。《儀禮·燕禮註》灼燋也。《釋文》燋哉妙反。

《集韻》《類篇》曰燋。《釋文》燋,側角反。

《集韻》卽約切,音爵。《周禮·春官·燋契註》楚焞置於燋,在龜東,楚焞卽契,所用灼龜也。燋謂炬其存火。《疏》子春讀燋樵二者,皆作俗讀爲柴樵之樵。後鄭不從,依音爲雀。意取莊子爝火之義,熒熒然也。《釋文》燋,哉約反。《集韻》本作爝。或作焳熦。詳爝字註。

《集韻》職略切,音勺。本作灼。詳灼字註。

資昔切,音積。亦灼龜炬。

《集韻》則歷切,音績。持荆然火,以灼龜也。

【尚】

儻【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20画

《唐韻》他朗切《集韻》《韻會》坦朗切《正韻》他曩切,湯上聲。倜儻,卓異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俶儻瑰瑋。《前漢·史丹傳》儻蕩不備。《註》豁達也。

《關尹子·一宇篇》心儻儻,物迭迭。《註》儻儻,猶儃儃。

或然之辭。儵忽不可期也。《莊子·天地篇》儻乎若行,而失道也。《繕性篇》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也。

《莊子·天下篇》時恣縱而不儻。《註》儻,苟也。

《韻會》通作黨。《前漢·董仲舒傳》黨可得見乎。《揚雄傳》黨鬼神可也。本作儻。俗作倘。

【足】

足【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疋音哫。《說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易·說卦》震爲足。《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禮·玉藻》足容重。《註》舉欲遲也。

《廣韻》滿也,止也。《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詩·小雅》旣霑旣足。《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

不可曰不我足。《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草名。《爾雅·釋草》虃,百足。《註》音纖。

姓。《戰國策》足强。《註》韓人。

《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韻會》子遇切《正韻》將豫切,音沮。《論語》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傳》過也。《揚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時,苗足本。《註》足,猶擁也。

《廣韻》添物也。《類篇》益也。《前漢·五行志》不待臣音,復讇而足。

《韻補》叶子悉切。《易林》欲飛無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爲賊。

【供】

供【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正韻》居中切,音恭。《說文》設也。一曰供給。《書·無逸》文王不敢盤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禮·檀弓》杜蕢曰:蕢,宰夫也。非刀匕是供。《左傳·僖四年》敢不供給。

姓。明供仲序,廣東人。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用切,音貢。義同。《華嚴經》諸供養中,法供最重。

通作共。互詳八部共字註。

【轑】

轑【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音老。《玉篇》車輻也。《廣韻》車軸也。《集韻》蓋弓也。《釋名》轑,蓋叉也。如屋構橑也。

與橑通。《前漢·張敞傳》得之殿屋重轑中。《註》轑,椽也。重轑卽今之廊舍,一邊虛爲兩厦者也。

《集韻》《韻會》《正韻》,令爲聲也。

《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轑陽,楚邑名《左傳·宣四年》圄伯贏于轑陽。

《集韻》朗鳥切,音了。放火也。《前漢·杜欽傳》薰轑天下。

【釜】

釜【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扶雨切《集韻》奉甫切,。俗省作釜。《古史考》黃帝始作釜。《易·說卦傳》坤爲釜。《疏》取其化生成熟也。《詩·召南》維錡及釜。《註》有足曰錡,無足曰釜。《釋文》釜,符甫反。

量名。《論語》與之釜。《左傳·昭二年》豆區釜鍾,四升爲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則鍾。《註》釜,六斗四升,鍾,六斛四斗。

山名。《史記·封禪書》黃帝合符釜山。《括地志》釜山,在嬀州懷戎縣北。

《水經注》西海鹽池北,西王母有石室石釜。

《韻補》叶府九切,音缶。《蘇轍·土牛詩》土牛適成象,逡巡見屠剖。田家挽雙角,歸理鏁絲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