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乌有艺亦能玄

出自:宋代·萧立之《赠陈子正造墨》

拼音:[tóng][wū][yǒu,yòu][yì][yì][néng,nài][xuán]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昔人论墨陈为贵,子姓为陈业更专。
问子去玄知几世,童乌有艺亦能玄

查看原文

注释

【童乌】1.汉扬雄子。九岁时助父着《太玄》﹐早夭。事见汉扬雄《法言.问神》。后因以指早慧而夭折者。 2.指早慧儿。
【乌有】没有:化为乌有|梦当好处成乌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童】

童【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獨也。言童子未有室家者也。《增韻》十五以下謂之童子。《易·蒙卦》匪我求童蒙。《詩·衞風》童子佩觿。《穀梁傳·昭十九年》羈貫成童。《註》成童,八歲以上。

《增韻》女亦稱童子。《禮·記註》女子子在室,亦童子也。

邦君妻自稱之謙辭。《論語》夫人自稱曰小童。

牛羊之無角者曰童。《易·大畜》童牛之牿。《詩·大雅》俾出童羖。

《釋名》山無草木曰童,若童子未冠然。《莊子·徐無鬼》堯聞舜之賢,舉之童土之地。《註》童土,無草木地。

地名。《前漢·功臣表》童鄕侯鐘祖。

草名。《爾雅疏》寓木,一名宛童。

稂,一名童梁。

童童,盛貌。《蜀志》先主舍東南角桑樹童童,如小車蓋。

《篇海》男有罪爲奴曰童使。《易·旅卦》得童僕貞。《前漢·貨殖傳》童手指千。《註》童,奴婢也。《韻會補》童,奴也,幼也。今文僮幼字作童,童僕字作僮,相承失也。

姓。《急就篇註》顓頊子號老童,其後爲姓。《廣韻》漢有琅邪內史童仲玉。

《集韻》諸容切,音鐘。《公羊傳·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童。《註》童,音鐘。左氏穀梁皆作鐘。

借作同。《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註》童,同也。聲之譌也。

叶徒黃切。《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驚波暗合沓,星宿爭翻芒。馬乏復悲鳴,左右泣僕童。

【乌】

烏【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污。《說文》孝鳥也。象形。《埤雅》林罕以爲全象鳥形,但不注其目睛。烏體全黑,遠而不分別其睛也。《詩·邶風》莫黑匪烏。《小爾雅》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

《前漢·眭弘傳》石立,後有白烏數千,下集其旁。

《爾雅·釋鳥》燕白脰烏。《註》小爾雅云:白項而羣飛者,謂之燕烏。《又》鸀山烏。

《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註》烏謂居,鵲之屬。

《小爾雅》去隂就陽者,謂之陽烏,鴻雁是也。

《韻會》日中有三足烏。

《說文》孔子曰:烏,呼也,取其助气故以爲烏呼。《註》徐鉉曰:俗作嗚,非是。《埤雅》烏又爲歎詞者,烏見異則噪,故以爲烏霍。烏霍,歎所異也。

《玉篇》語辭也。

《廣韻》安也。《正韻》何也。《史記·司馬相如傳》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註》徐廣曰:烏,一作惡。

《史記·天官書》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郞位。《註》索隱曰:蔚然,漢書作哀烏,星之狀貌。《正字通》星經作依烏,後人因謂郞官爲依烏府。

《韻會》黑色曰烏。《史記·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五代史·梁符彥卿傳》太祖賜以所乗愛馬一丈烏。

《前漢·楊惲傳》仰天拊缶而呼烏烏。《註》師古曰:烏烏秦聲。關中舊有此曲,亦作嗚。《史記·李斯傳》歌呼嗚嗚。

縣名。烏氏,因水而名。《前漢·地理志》安定郡烏氏。《註》烏水出西北入河。氏音支。

烏程,烏傷,屬會稽郡。

烏孫,烏桓,皆西域國名。

《廣韻》姓也。齊大夫烏枚鳴。見《左傳》。

赤烏,殿名。《左思·吳都賦》飾赤烏之暐曄。

《集韻》《類篇》於加切,音鴉。《前漢·西域傳》烏秅國。《註》師古曰:烏,一加反。秅,直加反。

《漢鼓吹曲》朱鷺魚以烏路訾邪,鷺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將以問誅者。下叶音鰕,者叶音遮。

《集韻》《類篇》於諫切,音晏。《前漢·西域傳》烏秅國。《註》鄭氏曰:烏秅音鷃拏。師古曰:急言之聲,如鷃拏耳。非正音也。

《韻會》古文借作顧字。見義雲章。亦轉聲也。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艺】

藝【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古文〕秇《唐韻》魚祭切《韻會》倪祭切,音蓺。才能也。《禮·禮運》月以爲量,故功有藝也。《註》藝猶才也。

《周禮·天官·宮正》會其什伍,而敎之道藝。《註》藝謂禮、樂、射、御、書、數。

《書·舜典》歸,格于藝祖。《傳》告至文祖之廟。藝,文也。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觀藝於魯。《註》六經也。

《左傳·文六年》陳之藝極。《註》藝,準也。《司馬相如·上林賦》藝殪仆。《註》所射準的爲藝。

《家語》合諸侯而藝貢事禮也。《註》藝,分別貢獻之事也。

《晉語》貪欲無藝。《註》藝,極也。

姓。《通志·氏族略》有藝氏。

與蓺通。《韻會》種也。《書·禹貢》蒙羽其藝。《傳》兩山巳可種藝。《孟子》樹藝五穀。

《韻補》五結切,叶音臬。《丘遲·思賢賦》備百行之高致,談九流之洪藝。諒可雜而非染,跡每同而常別。

【亦】

亦【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能】

能【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

《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

《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㾍。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

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

《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

與耐通。《前漢·晁錯傳》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註》能,讀曰耐。

《韻補》叶音尼。《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

叶音寧。《詩·小雅》各奏爾能。叶上湛,湛音沈。

叶音袽。《柳宗元·佩韋賦》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

【玄】

泫【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戸畎切,音鉉。《說文》湝流也。

露光也。《謝靈運詩》花上露猶泫。

露垂貌。《謝惠連詩》泫泫露盈條。

流涕貌。《禮·檀弓》孔子泫然流涕。

《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懸。困泫,水深廣貌。《郭璞·江賦》瀇滉困泫。

水名,屬上黨。《前漢·地理志》上黨郡有泫氏縣。《註》山海經,泫水所出者也。《後漢·萬修傳註》今澤州高平縣也。

《集韻》胡千切,音賢。義同。

熒絹切,音縣。泫湣,混合也。通作眩。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