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盗政猖獗

出自:宋代·俞德邻《前哀哉行》

拼音:[qún][dào][zhèng][chāng][jué]

平仄:平仄仄平平

妾家浙水东,一门十朱轮。
男多止一女,钟爱归妾身。
七岁诵经史,十岁学补纫。
十五事机杼,二十供藻蘋。
不忍嫁张掖,爱我归宁频。
去年边事起,处处惊为燐。
尽室遁空谷,雷雨弥半旬。
狐兔伴我食,虎狼为我邻。
群盗政猖獗,白昼昏埃尘。
惊忧转成疾,抱痛不敢呻。
传闻官军至,草木生欢欣。
岂料反纵暴,舞戈猎生人。
仓皇不得避,驱斥行海滨。
避寇寇幸免,依人人不仁。
哀哉有如此,妾生何不辰。

查看原文

注释

【猖獗】也作“猖蹶”。1.恣意横行;放肆无忌:刘备如此猖獗,真腹心之患也。 2.倾覆;失败:智术浅短,遂用猖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群】

群【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盗】

盜【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導。《說文》私利物也。《易·說卦》坎爲盜。《疏》取水行潛,竊如盜賊也。《左傳·文十八年》竊賄爲盜,盜器爲姦。《周禮·秋官》司隸帥其民而搏盜賊。《詩·小雅》君子信盜,亂是用暴。《傳》盜,逃也。《風俗通》言其晝伏夜奔,逃避人也。

《正字通》凡隂私自利者皆謂之盜。《穀梁傳·哀四年》春秋有三盜,微殺大夫,謂之盜。非所取而取之,謂之盜。辟中國之正道以襲利,謂之盜。

泉名。《後漢·郡國志》徐州有盜泉。《說苑》水名盜泉,孔子不飲,醜其名也。

星名。《宋史·天文志》客星東南,曰盜星。主大盜。

千里馬名。《穆天子傳》右服盜驪。《爾雅·釋畜疏》駿馬小頸,名曰盜驪。

草名。《爾雅·釋草疏》蕧一名盜庚。《六書正譌》㳄卽涎字,欲也,欲皿爲盜,會意。从㳄。俗从次,誤。

【政】

政【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正。《說文》正也。《釋名》政,正也,下所取正也。《易·賁卦》君子以明庶政。《書·舜典》以齊七政。《傳》日月五星各異政。

《洪範》農用八政。《疏》食爲八政之首,故以農言之。《周禮·天官·大宰》建邦之六典,四曰政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以均萬民。《左傳·桓二年》政以正民。

《禮·王制》五十不從力政。《註》力政,城道之役也。

姓。《廣韻》出姓苑。

《集韻》《韻會》諸盈切,音征。賦也。通作征。《周禮·地官·均人》掌均地政。《註》政,讀爲征。地政謂地守地職之稅也。《說文》从攴作政。政字原从攴作。

【猖】

猖【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尺良切《集韻》《韻會》蚩良切《正韻》齒良切,音昌。《玉篇》狂駭也。《廣韻》猖狂。《莊子·山木篇》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後漢·李通傳》猖狂無妄之福。

或作昌。《屈原·離騷》何桀紂之猖披。《註》一作昌被。

【獗】

獗【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字彙》居月切,音決。賊勢猖獗。◎按居月切當音厥。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