磥砢真如石

出自:宋代·林希逸《枯木半龙鳞》

拼音:[lěi,léi][kē,luǒ][zhēn][rú][shí,dàn]

平仄:平平平平平

枯木奇如许,空山阅几春。
千寻依鸟道,一半是龙鳞。
磥砢真如石,扶持果有神。
雪犹留败甲,云不露全身。
藤比髯尤老,根疑爪欲伸。
伫看雷雨夜,一跃到天津。

查看原文

注释

【真如】佛教语。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译。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磥】

磥【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同磊。《洪适·隷釋》磥,通作磊。出朱龜。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層櫨磥垝以岌峩。《嵆康·琴賦》碪䂽磥硌,皆同磊。

磥字註。

【砢】

砢【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來可切《集韻》《韻會》朗可切,音裸。《說文》磊砢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水玉磊砢。《註》磊砢,魁礨貌。

《玉篇》磊砢,衆小石貌。

《正字通》人性體卓特者亦曰磊砢。

《司馬相如·上林賦》坑衡閜砢。《註》坑衡,木枝徑直貌。閜,烏可切。閜砢,相扶持也。

水名。《水經注》淶水與紫水合,北出聖人城北大亘下,東南流,左會壘砢溪水。

《集韻》丘何切,同珂。石次玉。

叶籠五切,音魯。《韓愈·元和聖德詩》除於南國,鱗筍毛虡。廬幕周施,開揭磊砢。

【真】

真【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同眞。俗字。(眞)〔古文〕《唐韻》側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之人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石】

石【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碩。《增韻》山骨也。《釋名》山體曰石。《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小石。《楊泉物理論》土精爲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春秋·說題詞》石,隂中之陽,陽中之隂,隂精補陽,故山含石。

樂器,八音之一。《書·益稷》擊石拊石。《註》石,磬也。

樂聲不發揚亦曰石。《周禮·春官·典同》厚聲石。《註》鐘太厚則如石,叩之無聲。

堅也。《前漢·揚雄傳》石畫之臣。《師古註》言堅固如石。亦作碩。

星亦稱石。《左傳·僖十六年》隕石于宋五,隕星也。

量名。十斗曰石。《前漢·食貨志》夫治田百畮,歲收畮一石半,爲粟百五十石。

官祿秩數稱石。《師古曰》漢制,三公號稱萬石,以下遞減至百石。

粗布皮革之數亦稱爲石。《唐書·張弘靖傳》汝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

水亦稱石。《水經注》河水濁,淸澄一石水六斗泥。

酒亦稱石。《史記·滑稽傳》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衡名。百二十斤爲石。《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註》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禮·月令》仲春鈞衡石。《前漢·律歷志》石者,大也,權之大者。

州名。《廣韻》秦伐趙取離石,周因邑以名州。

姓。《左傳》衞大夫石碏。

複姓。孔子弟子有石作蜀。

叶常義切,音嗜。《宋玉·高唐賦》勢薄岸而相擊兮,隘交引而却會。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

叶石若切,音杓。《楚辭·惜誓》方世俗之幽昬兮,眩白黑之美惡。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

《招魂》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礫石些。

叶七各切,音錯。《郭璞·爾雅贊》鰒似蛤,有鱗無殻。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