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注意搜诗料

出自:宋代·林希逸《郊行即事二首 其二》

拼音:[háng,xíng][yín][zhù][yì][sōu][shī][liào]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老树菌生铺兔目,断蹊泥湿印牛蹄。
山僧渡水双携履,野客归村独杖藜。
群鸟争枝声上下,孤松夹涧影东西。
行吟注意搜诗料,欲近前溪路忽迷。

查看原文

注释

【行吟】1.亦作"行唫"。 2.边走边吟咏。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它的产生及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
【诗料】做诗的材料。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吟】

吟【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唫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音切,音崟。《說文》呻也。《廣韻》歎也。

《增韻》哦也,咏也,鳴也。《莊子·德充符》倚樹而吟。《戰國策》晝吟宵哭。《楚辭·漁父》行吟澤畔。《荀子·不苟篇》盜跖吟口。《註》吟咏長在人口也。《後漢·梁冀傳》口吟舌言。《註》謂語吃不能明了。

姓。《正字通》唐嘉州刺史吟約。

音含。《前漢·郊祀歌》靈安留,吟靑黃。《註》服虔曰:吟音含。○按師古云:服說非也。吟,歌誦也,靑黃,四時之樂也。然服有此音,今存之。

《集韻》牛錦切,音僸。《揚雄·解嘲》蔡澤雖噤吟,而笑唐舉。《註》師古曰:噤吟,頷頤之貌。吟,魚錦反。

《集韻》宜禁切,音。長咏也。《韓愈·同宿聮句》白鶴叫相喑。喑或作吟,吟去聲。

音噤。《史記·淮隂侯傳》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註》吟,巨蔭反。

音琴。亦見《史記·淮隂侯傳索隱註》。《說文》或作䪩訡。《集韻》亦作欽。

【注】

注【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音註。《說文》灌也。《增韻》水流射也。《詩·大雅》豐水東注。

引也。《前漢·溝洫志》注塡淤之水,漑舄鹵之地。

意所嚮曰注。《管子·君臣下篇》君人者上注。《註》上謂注意於上天。

記也。《通俗文》記物曰注,因支分派別之意。

凡以傳釋經曰注,通作註。

聚也。《周禮·天官》獸人及弊田,令禽注于虞中。

擊也。《莊子·達生篇》以黃金注者㱪。

屬也。《爾雅·釋天》注旄首曰旌。《註》言以旄牛尾屬之竿首。

屬矢於弦也。《左傳·襄二十三年》樂射之不中,又注則乗槐本而覆。

附藥亦爲注。《周禮·天官》瘍醫掌祝藥劀殺之齊。《註》祝當爲注。注謂附著藥。

華不注,山名。《括地志》在濟南。

句注,亦山名,在代州鴈門縣西北。

仄注,冠名。《前漢·五行志註》言形側立而下注也。

日注,茶名。《歐陽修·歸田錄》兩浙之品,日注爲第一。

《集韻》株遇切,音駐。與註同。

《集韻》陟救切《正韻》職救切,音晝。蟲喙也。與咮噣通。《周禮·冬官考工記》以注鳴者。

注張,星名。別見木部柳字註。

【意】

意【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音䔬。志之發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禮運》非意之也。《註》意,心所無慮也。《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

與抑通。《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論語》抑與之歟。《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

《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

叶乙力切,音億。《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表垂乎常式。

與臆通。《賈誼·服賦》請對以意。《史記》作臆。《師古曰》叶韻音億。《魏校曰》从心从音。意不可見而象,因言以會意也。

【搜】

搜【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疎鳩切,音蒐。與同。

先侯切,潄平聲。義字註。

《集韻》先彫切,音蕭。搜搜,動貌。亦省作叟。

蘇曹切,音騷。

蘇后切,音叟。義同。

先奏切,音潄。人名。《莊子·讓王篇》王子搜援綏登車。

《集韻》《韻會》山巧切,音稍。攪搜,亂也。《韓愈詩》炎風日搜攪。《註》搜上聲。

【诗】

詩【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始平聲。《說文》志也。《釋名》之也,志之所之也。《書·舜典》詩言志。《傳》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詩言志。《詩·國風·關雎序》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前漢·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舊唐書·經籍志》詩以紀興衰誦歡。

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絃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制作風雅頌之體也。

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

姓。《後漢·南蠻傳》詩索,交阯朱䳒人。

《字彙補》讀作誅。《荀子·王制篇》修憲令,審詩商。《註》詩商,當爲誅賞。《樂論篇》作審誅賞。

【料】

料【卯集下】【斗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說文》量也。《史記·孔子世家》嘗爲季氏吏,料量平。

《廣韻》度也。《玉篇》數也,理也。《增韻》計也。《周語》料民于太原。《史記·李斯傳》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晉書·王之傳》當相料理。《左思·蜀都賦》盧跗是料。

《莊子·盜跖篇》料虎頭,編虎須。《註》料,捋也。

《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註》料者,聲淸而不亂。

《廣韻》《集韻》《韻會》力弔切,音嫽。義同。

人物材質也。《杜甫詩》山色供詩料。

牛馬所食芻豆。《唐書·李林甫傳》立仗馬食三品料,一鳴輒斥去。

《增韻》祿料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