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衣再拜祈神庥

出自:宋代·章甫《采石》

拼音:[kōu][yī][zài][bài][qí][shén][xiū]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江行十日风打头,采石江边还小留。
龙宫煌煌俯湍流,抠衣再拜祈神庥
出门径作萧寺游,危亭缥缈临金牛。
江南江北苍烟收,日落未落双蛾愁。
尚书丽句世罕俦,惜哉度曲无歌喉。
折梅置酒斋堂幽,黄冠不饮空夷犹。
野僧举觞横青眸,更得大斗偿香羞。
兴阑山下却登舟,使君爱客方绸缪。
夜深杖藜吊荒丘,列炬照野经塍沟。
居人窃视声咿嚘,好事从来无与侔。
促坐款语相答酬,伤今怀古风飕飗。
泊渚高吟聊写忧,然犀照怪知何求。
醉狂夜披紫绮裘,骑鲸入海穷冥搜。
圣贤寂寞江悠悠,人在天地真蜉蝣。
况我此身如赘疣,从公行善臭味投。
有酒如川容拍浮,但愿早登黄鹤楼。
痛饮浩歌更劝酬,一吊祢衡鹦鹉洲。

查看原文

注释

【抠衣】提起衣服前襟。古人迎趋时的动作﹐表示恭敬。
【再拜】1.拜了又拜,表示恭敬。古代的一种礼节。 2.敬词。旧时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神庥】神灵护佑。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抠】

摳【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口侯切《集韻》《韻會》墟侯切《正韻》驅侯切,音彄。《說文》繑也。一曰摳衣升堂。《廣韻》挈衣也。《禮·曲禮》摳衣趨隅。《註》摳,提也。

探也。《列子·黃帝篇》以瓦摳者巧,以鉤摳者憚,以黃金摳者惛。《註》以手藏物,探而取之。

《揚子·方言》摳,揄旋也。秦晉樹稼早成熟謂之旋,燕齊之閒謂之摳揄。《集韻》或作挎。

《唐韻》豈俱切《集韻》《韻會》音區。亦褰裳也。

《集韻》於口切。與毆同。捶擊物也。

【衣】

衣【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絲衣,祭服也。《詩·周額》絲衣其紑。

《博雅》寢衣,衾,服也。

《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面衣。《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耳衣。《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綴衣,掌衣服官名。《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白衣,未仕之稱。《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垣衣,苔也。《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人名。《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靑衣,地名。《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註》今爲臨卭。

借服膺意。《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唐韻》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韻》著衣也。《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一作㐆。《通志·六書略》卽衣字,从向、身。

【再】

再【子集下】【冂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作代切,音載。《說文》一舉而二也。从冓省。《徐曰》一言舉二也。《玉篇》兩也。《廣韻》重也,仍也。《書·禹謨》朕言不再。《禮·儒行》過言不再。《註》知過則改,故不再也。《左傳·僖五年》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子例切,音祭。《楚辭·九章》背法度而心治兮,辟與此其無異。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

【拜】

拜【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不再拜也。八,褒拜,謂答拜也。九,肅拜,謂直身肅容而微下手,如今婦人拜也。

膜拜,舉兩手伏地而拜也。《天子傳》膜拜而受。

《荀子·大略篇》平衡曰拜。《註》謂磬折,頭與腰平。

朝廷授官曰拜。《史記·淮隂侯傳》至拜大將,乃信也。《後漢·左雄傳》拜除如流,缺動百數。

屈也。《詩·召南》蔽芾甘棠,勿翦勿拜。《詩詁》攀下其枝,如人之拜也。

草名。《爾雅·釋草》拜蔏藋。《註》疑卽商陸。本作。

【祈】

祈【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渠希切,音旂。《說文》求福也。《書·召誥》祈天永命。《詩·小雅》以祈甘雨。

《爾雅·釋言》叫也。《周禮·春官》大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註》祈,,音叫。

報也,告也。《詩·大雅》以祈黃耉。《疏》報養黃耉之老人,酌大斗而嘗之,以告黃耉將養之也。亦作蘄。《荀子·儒效篇》跨天下而無蘄。

通圻。《書·酒誥》圻父薄違。《詩·小雅》作祈父。《毛萇曰》祈折畿同。

同祁。《書·君牙》冬祁寒。《禮·緇衣》作祈寒。

《集韻》古委切,音詭。同䃽,祭山名。《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註》其祈沈以馬。

【神】

神【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晨。《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

《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

神明。《書·大禹謨》乃聖乃神。《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

諡法。《史記》民無能名曰神。

姓。漢騎都尉神矅。

升人切,音伸。《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註》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

叶時連切,音禪。《焦仲卿詩》念與世閒辭,千萬不復全。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班固·答賓戲》言通帝王,謀合聖神,殷說夢發於傅巖,周望兆動於渭濱。《註》神,叶時連切。濱,叶,下从旦。《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鄭康成云:旦當爲神,篆字之譌。《莊子》有旦宅而無情死,亦讀爲神。蓋昔之傳書者遺其上半,因譌爲旦耳。此說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庥】

庥【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音休。《爾雅·釋言》庇,庥䕃也。《註》今俗呼樹䕃爲庥。《疏》庥,依止也。

叶匈于切,音虛。《韓愈·鄆州谿堂詩》公在中流,右詩左書。無我斁遺,此邦是庥。《集韻》或作茠。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