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褐透肤寒

出自:宋代·薛季宣《二十五日雪》

拼音:[qiú][hè][tòu][fū][hán]

平仄:平仄仄平平

裘褐透肤寒,?剌春将半。
雪作絮花飞,衮衮搀零乱。
天地合清明,虚极浮江岸。
鸟穷栖树端,走狗欣挑撺。
埋路已旬浃,四野都瀰漫。
郊行峭无迹,惟有神光灿。
茅檐过尺摧,炉火生无炭。
冻死未能诗,达人方大观。

查看原文

注释

【裘褐】1.粗陋衣服。 2.泛指御寒衣服。 3.借指高人隐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裘】

裘【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求《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玉篇》皮衣也。《詩·小雅》舟人之子,熊羆是裘。《又》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周禮·天官·司裘》掌爲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中秋獻良裘,季秋獻功裘。《中論》救寒莫如重裘。

披裘公,人名。《高士傳》披裘公曰:五月被裘負薪,豈取金者哉。

菟裘,地名。《左傳·隱十一年》使營菟裘,吾將老焉。《註》在梁父縣南。

裘氏,亭名。《水經注》沙水又東南逕裘氏鄕裘氏亭西。

姓。《通志·氏族略》裘氏,衞大夫食采于裘,因氏焉。

《集韻》渠竹切,音鞠。義同。

《韻補》渠之切,叶音其。《詩·豳風》取彼狐狸,爲公子裘。《說文》作。

【褐】

褐【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胡葛切《集韻》《韻會》《正韻》何葛切,音曷。《說文》編枲韈也。

《詩·豳風》無衣無褐,何以卒歲。《註》褐,毛布也。

《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註》褐,麤布也。

《荀子·大略篇》衣則豎褐不完。《註》豎褐,僮豎之褐。

《左傳·哀十三年》余與褐之父睨之。《註》褐,寒賤之人也。

人名。《吳越春秋》晉令童褐請軍。

複姓。《通志·氏族略》《古今人表》有司褐拘。

有司褐扶,楚靈王大夫,見《韓子》。

《韻補》胡結切,音纈。《白居易詩》閒將酒壷出,醉回人家歇。野食或烹鮮,寓眠多擁褐。

《集韻》居曷切,音葛。同。

【透】

透【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切,偸去聲。《說文》跳也,過也。

《增韻》徹也,通也。

《廣韻》驚也。《揚子·方言》宋、衞、南楚凡相驚曰獡,或曰透。《註》皆驚貌。獡,音鑠。

【肤】

肤【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甫無切。與膚同。(膚)《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正韻》方無切,音跗。《說文》籀文作臚。《玉篇》皮也。《廣韻》皮膚。《釋名》膚,布也,布在表也。《詩·衞風》膚如凝脂。《易·噬嗑》六二噬膚。《註》膚者,柔脆之物也。

豕肉爲膚。《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腊。《註》膚,豕肉也。

切肉爲膚。《禮·內則》脯羹,兔醢,麋膚。《註》膚,切肉也。

《博雅》美也。《詩·豳風》公孫碩膚。《傳》膚,美也。

《博雅》傳也。《又》離也。《又》剝也。

大也。《詩·小雅》以奏膚公。《傳》膚,大也。

《韻會》膚淺,喻在皮膚,不深也。

《正韻》四指爲膚。《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膚寸而合。《註》側手爲膚。

膚受。《論語》膚受之愬。《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也。

地名。《前漢·郊祀志》凡四祠于膚施。《註》膚施,上郡之縣也。

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陽膚。

《集韻》凌如切,音臚。義同。

《韻補》叶音浮。《易林》范子妙材,戮辱傷膚。後相秦國,封爲應侯。

【寒】

寒【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姓。漢博士寒朗。

叶胡田切,音賢。《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叶側鄰切,音眞。《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