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语加帛粟

出自:宋代·程俱《晁无斁将之录示近诗有和其兄以道说之诗次韵以致区区兼简以道 其一》

拼音:[nuǎn][yǔ,yù][jiā][bó][sù]

平仄:仄仄平平仄

往登妙高台,千嶂如聚墨。
煌煌化人宫,屹立断鳌足。
题舆亦不恶,啸咏此浮玉。
秕糠空在前,不谓公肯辱。
竟乖南州望,聊作信都福。
吹竽定谁真,抱璞安忍哭。
高情禦外物,不计处与出。
端如屋间籀,障以千步筑。
我穷居城南,瓮牖藩援秃。
华裾每来过,暖语加帛粟
洋洋埙篪音,珍重同结绿。
吟毫久不濡,辱赠不敢独。
所惭春螽股,持抗不周触。

查看原文

字义

【暖】

暖【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同㬉。《禮·月令》行春令則暖風來至。《楚辭·天問》何所冬暖。

《集韻》許元切,音暄。柔貌。《莊子·徐無鬼》有暖姝者。《音義》吁爰反。柔貌。

《集韻》火遠切,音咺。義同。

【语】

語【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魚上聲。《說文》論也。《徐曰》論難曰語。語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爲語,吾,語辭也。言者直言,語者相應答。《釋名》敘也。敘己所欲說也。《易·頤卦》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詩·大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疏》直言曰言,謂一人自言。答難曰語,謂二人相對。《禮·雜記》三年之喪,言而不語。《註》言,自言己事也。語,爲人論說也。《家語》孔子之郯,遭程子于塗,傾蓋而語終日。

國名。《別國洞冥記》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

《廣韻》牛倨切《集韻》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魚去聲。《廣韻》告也。《增韻》以言告人也。《左傳·隱元年》公語之故。《論語》居,吾語女。

敎戒也。《魯語》主亦有以語肥也。

地名。《前漢·閩粵王傳》錢唐榬終古斬徇北將軍爲語兒侯。《孟康註》語兒,越中地也。今吳南亭是。《師古曰》語,或作篽、籞。

【加】

加【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也。《玉篇》益也。《論語》又何加焉。

《廣韻》上也,陵也。《論語》吾亦欲無加諸人。《註》陵也。

《增韻》施也,著也。《禮·冠義》醮於客位三加彌尊加有成也。

《韻補》叶居何切,音哥。《東方朔·七諫》蓬艾親入御于牀第兮,馬蘭踸踔而日加。棄捐葯芷與杜衡兮,余奈世之不知芳何。

叶居之切,音姬。《三略》柔有所設,剛有所施。弱有所用,彊有所加。

【帛】

帛【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薄陌切,音白。《說文》繒也。《廣韻》幣帛。《易·賁卦》賁于丘園,束帛戔戔。《書·堯典》五玉三帛。《傳》三帛,諸侯世子執纁,公之孤執元,附庸之君執黃。《周禮·春官·典命註》帛,如今璧色繒也。《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帛之冠。《註》大帛,厚繒。《後漢·鄧后紀》必書功於竹帛。《註》帛謂縑素。

執帛,官名《前漢·曹參傳》乃封參爲執帛。《註》張晏曰:執帛,孤卿也。或曰楚官名。

草名。《爾雅·釋草》帛似帛,華山有之。《疏》華山有草,葉似帛者,因以名云。

姓。《神仙傳》吳有帛和。《水經注》瀍水西有帛仲理墓。

叶僕各切,音薄。《禮·禮運》以烹以炙,以爲醴酪。治其絲麻,以爲布帛。《又》疏布以羃,衣其澣帛。醴醆以獻,薦其燔炙。

【粟】

粟【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涑。《說文》嘉穀實也。《韻會小補》粟爲陸種之首,米之有甲者。《書·禹貢》四百里粟。《周禮·地官》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註》耡粟,民相助作,一井之中所出,九夫之稅粟也。屋粟,民有田不耕,所罰三夫之稅粟。閒粟,閒民無職事者所出,一夫之征粟。《爾雅·釋草註》秫謂黏粟,與穀相似,米黏。北人用之釀酒,其莖稈似禾而粗大。

地名。《穀梁傳·文十年》及蘇子盟于女粟。《前漢·地理志》左馮翊屬縣粟邑。《註》莽曰粟城。《水經注》睢水,又東逕粟縣。

水名。《水經注》居庸縣故城,魏上谷郡治,有粟水在焉。

官名。《史記·孝景紀》更命治粟內史爲大農。

國名。《北史·魏明帝紀》大延元年八月,粟特國遣使朝貢。

姓。袁紹魏郡太守粟舉。

沙謂之粟。《山海經》柜山有英水,中多丹粟。《註》細丹沙如粟也。

《廣東新語》連山有八排猺,自稱猺丁,曰八百粟。

叶思積切。《韓愈·進學解》月費俸錢,歲靡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本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