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待蹠与桀

出自:宋代·饶节《次韵吕由义见赠之什兼简若谷居仁》

拼音:[qǐ,kǎi][dài,dāi][zhí][yǔ,yù,yú][jié]

平仄:仄平平平平

行年本数奇,阅世复痴绝。
巉然寒饿表,但未朋友缺。
晚得二三子,楚楚著行列。
家学有师法,保身尽明哲。
堂皇建钟磬,户牖照玉雪。
白晰采兰手,未负如意铁。
由来石中璞,不在苦分别。
当时偶一见,顿使我心悦。
道丧古人远,君子或降节。
狐裘傥羔袖,岂待蹠与桀
若人苟相久,可以辅衰拙。
欢喜奏微吟,聊嗣登歌阕。

查看原文

字义

【岂】

豈【酉集中】【豆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袪俙切《集韻》《韻會》去幾切,音䔇。《說文》還師振旅樂也。

欲也,登也。《徐曰》今借此爲語詞。《玉篇》安也,焉也。《廣韻》曾也。《增韻》非然之辭。《書·五子之歌》怨豈在明。《詩·召南》豈不夙夜。《傳》豈不,言有是也。

《集韻》《正韻》通。軍勝之樂也。

樂也,和也。○按經傳凱歌、凱風、愷悌、樂愷皆借豈。古凱、愷、豈音義通,今分爲二。《字彙》〈山下一〉从耑省。〈口下丷一〉从豆省。俗作山頭,非。《同文舉要》豈同剴,亦非。

【待】

待【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徒在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音殆。《說文》竢也。《易·繫辭》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增韻》遇也。《論語》以季孟之閒待之。

備禦也。《魯語》率大讎。以憚小國,其誰云待之。

叶直里切,音峙。《魏文帝·浮海賦》衆帆張,羣櫂起,爭先逐進,莫適相待。

叶時吏切,音侍。《荀子·成相篇》治之志後埶富,君子誠之,好以待。富音沸。

叶徒帝切,音兌。《歐陽修·祭龍文》浸潤收畜,足支一歲。旱則來告,否則當待。

叶杜兮切,音啼。《屈原·離騷》路修遠以多艱兮,騰衆軍使徑待。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爲期。《朱註》待,徒奇反。

【蹠】

蹠【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之石切,音隻。《說文》楚人謂跳躍曰蹠。《揚子·方言》楚曰蹠。自關而西,秦晉之閒曰跳。

《廣韻》足履踐也。《史記·蘇秦傳》被堅甲,蹠勁弩。《前漢·揚雄傳》蹠彭咸之所遺。《註》蹠,蹈也。《楚辭·九章》眇不知其所蹠。《註》蹠,踐也。

《淮南子·原道訓》自無蹠有。《註》蹠,適也。

《玉篇》同跖。《戰國策》蹠穿膝暴。《註》蹠,足下。《淮南子·主術訓》則蹠蹻之姦。《註》盜蹠。

《集韻》章恕切,音翥。義同。

職略切,音灼。與趵同。跡也。

【与】

与【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正韻》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

《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

待也。《論語》歲不我與。

《博雅》如也。《前漢·韓信傳》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註》師古曰:與,如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楚王之獵,孰與寡人。

施予也。《禮·曲禮》與人者,不問其所欲。《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註》與,謂予人物也。

助也。《戰國策》吾將深入吳軍,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與大心者也。《註》與,猶助也。

類也。《周語》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註》與,類也,威儀少比類也。

以也。《詩·召南》之子歸,不我與。《朱註》與,猶以也,以謂挾己而偕行也。

和也。《戰國策》內猶亂,與猶和也。

用也。《詩·唐風》人之爲言,苟亦無與。《傳》無與,弗用也。

數也。《禮·曲禮》生與來日。《註》與,猶數也。

語辭。《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

容與,閑適貌。《莊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註》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楚王乃弭節,裴回翱翔容與。《註》索隱曰:言自得。

《正字通》大與,官名,主爵祿之官。

不與,國名。《山海經》有不與之國,烈姓黍食。

姓。

《廣韻》羊洳切《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參與也。《正韻》干也。《中庸》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周禮·冬官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縣名。《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註》索隱曰: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正義曰:與,音預。

《正字通》疑慮未決也。通作豫。《前漢·昌邑王傳》楊敞猶與無決。

《陳湯傳》士卒猶與。通作豫。

《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語辭。《論語》其爲仁之本與。《禮·檀弓》曾子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疏》微,無也。與,語助。

《詩·小雅》我黍與與,我稷翼翼。《箋》與與,翼翼,蕃廡貌。

《論語》與與如也。《註》威儀中適貌。

舒也。《前漢·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註》師古曰:敷與,言開舒也。與,弋於反。

人名。《書·舜典》垂拜稽首,讓于殳斨暨伯與。《傳》殳斨,伯與,二臣名。《釋文》與,音餘。

山名。同輿。《山海經》敦與之山。《註》按名勝志作敦輿山。《又》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註》與或作輿。

《集韻》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說文与訓賜予也,一勺爲与。與訓黨與也。今俗與字通作与。

【桀】

桀【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㘶《唐韻》渠列切《集韻》巨列切,音傑。磔也。《周禮》謂磔爲疈辜。古人稱桀黠者,其凶暴若磔也。

《諡法》賊人多殺曰桀。

擔也。《左傳·成二年》齊高固桀石以投人。

借爲雋桀字。《辨名記》千人曰英,萬人曰桀。

桔桀,形貌。《張衡·西京賦》燾奡桔桀。

雞棲杙也。《詩·王風》雞棲于桀。古作㘶。俗作榤。

姓。《姓苑》漢桀龍,宋桀路分。

《集韻》其謁切,音竭。義同。

《韻會》巨列切《正韻》古屑切,音結。桀桀,秀貌。《詩·齊風》維莠桀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