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候抹红额

出自:宋代·刘攽《次韵穆父送仲至使北》

拼音:[jiāo][hòu][mǒ,mò,mā][hóng,gōng][é]

平仄:平仄平平平

结束大使车,张旃理轻策。
八荒已信浮,万里无直责。
由来昆弟欢,庸非一日积。
冠带引弓民,长城限疆埸。
边人安昼眠,老不逢斗格。
将帅剽甲兵,褒衣垂韨縌。
金缯出王府,百万载书籍。
候馆如鱼鳞,相望交国客。
外门名家驹,长大俨且硕。
诵诗三百篇,岂减崔亭伯。
斯焉思无邪,群书矧探赜。
指掌幽冀州,左右皆阡陌。
皇华一何远,区脱为我役。
前驱弩在覢,郊候抹红额
天声畅无外,不必关塞斥。
但看书同文,依然具点画。
夷羞珍湩酪,胡舞喧匏革。
猎围得狐兔,割鲜亦奚择。
儒生自古贵,忠信行蛮貊。
虽令博望侯,何敢轻逢掖。

查看原文

字义

【郊】

郊【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說文》距國百里爲郊。《爾雅·釋地》邑外謂之郊。《周禮·地官·載師》近郊、遠郊。《註》五十里爲近郊,百里爲遠郊。《書·費誓》魯人三郊、三遂。《註》國外曰郊,郊外曰遂。天子六軍,則六鄕、六遂。大國三軍,故魯三郊、三遂也。

祭名。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地于北郊,故謂祀天地爲郊。

地名。《左傳·文三年》秦伯伐晉,取王官及郊。《註》晉地。

叶姑刀切,音高。《詩·衞風》碩人敖敖,說于農郊。《集傳》叶音高。

【候】

候【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音後。訪也。

伺望也。《前漢·張禹傳》上臨候禹。

《釋名》候,護也,可護諸事也。

候人,道路迎送賔客之官。《詩·曹風》彼候人兮,何戈與祋。

斥候。《孫奕示兒編》斥候謂檢行險阻,伺候盜賊。俗作堠。

氣候,證候。

叶後五切,音祐。《楊泉蠶賦》爰求柔桑,切若細縷。起止得時,燥溼是候。《說文》有無候。互見前侯字註。

【抹】

抹【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莫撥切《集韻》《韻會》《正韻》莫曷切,音末。《廣韻》摩也。《字林》抹摋,滅也。《增韻》塗抹也。亂曰塗,長曰抹。《秦觀詞》山抹微雲。

抹頟,束額飾,如抹也。《唐書·婁師德傳》募猛士討吐蕃,乃戴紅抹頟,來應詔。

古轉月韻,勿發切,音襪。《蘇軾詩》韭芽帶土拳如蕨,膾縷堆盤纖手抹。

【红】

紅【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戸公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音洪。《說文》帛赤白色。《釋名》紅,絳也。白色之似絳者。《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疏》紅,南方閒色。

地名。《左傳·昭八年》大蒐于紅。《註》紅,魯地。

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集韻》沽紅切《正韻》古紅切,音公。與功通。《史記·文帝紀》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註》服虔曰:當言大功、小功。

與工通。《前漢·酈食其傳》紅女下機。《註》師古曰:紅,讀曰工。

《集韻》古巷切,音降。絳或作紅。《前漢·外戚恩澤侯表》孝平二十二人,有紅侯。《註》師古曰:疑紅字當爲絳。劉攽曰:今有紅縣,音降。紅亦有降音。

【额】

額【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五陌切《集韻》《韻會》《正韻》鄂格切,音峉。《說文》頟顙也。詳頟字註。

叶逆各切,音咢。《後漢·城中謠》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尺音綽。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