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籞亦刍荛

出自:宋代·刘攽《嘉祐大行皇帝挽诗十首 其四》

拼音:[jīn,jìn][yù][yì][chú][ráo]

平仄:平仄仄平平

尽礼三神事,斋居五日朝。
绨衣仍浣濯,禁籞亦刍荛
汾水游何往,华胥梦转遥。
羹藜与环堵,无日不思尧。

查看原文

注释

【禁籞】1.亦作"禁蘌"。禁苑周围的藩篱。指禁苑。 2.指宫廷。 3.指宫廷门卫。
【刍荛】1.割草打柴的人;樵夫:询于刍荛。 2.乡野间见闻不多无知浅陋的人(向人提议时作谦辞):诸公谁听刍荛策。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禁】

禁【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居䕃切,今去聲。制也,勝也,戒也,謹也,止也。《易·繫辭》禁民爲非曰義。

天子所居曰禁。《蔡邕曰》漢制,天子所居門閤有禁,非侍御之臣不得妄入,稱禁中。避元后父名,攺省中。

承酒尊之器。《禮·禮器》大夫士棜禁。《疏》承尊者皆用禁,名之禁者,因爲酒戒也。

樂名。《周禮·春官·鞮鞻氏掌四夷之樂註》東方曰韎,南方曰任,西方曰侏離,北方曰禁。亦作僸。

《說文》吉凶之忌。

《小爾雅》禁,錄也。

姓。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力所勝也,當也,刧持也。《前漢·咸宣傳》猶弗能禁。

同紟。紟,帶也。《荀子·非十二子篇》其纓禁緩。

【籞】

籞【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廣韻》魚巨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音御。禁苑也。《前漢·宣帝紀》地節三年,詔池籞未御幸者,假與貧民。《註》蘇林曰:折竹以繩緜連禁籞,使人不得往來,律名爲籞。

《廣韻》池水中編竹籬養魚。

《韻會》池籞,水邊作小屋落鄣魚鳥。籞者,禁苑之遮衞也。

【亦】

亦【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刍】

芻【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側愚切《正韻》楚徂切,音初。《說文》刈草也。《詩·大雅》詢于芻蕘。《疏》芻者飼牛馬之草。《孟子》猶芻豢之悅我口。《趙註》草食曰芻。《韻會》羊曰芻,犬曰豢,皆以所食得名。

《禮·祭統》士執芻。《註》藁也。《詩·小雅》生芻一束。《箋》苽草刈取以用曰芻,故曰生芻。

草名。《小雅》終朝采綠。《箋》綠,王芻也。

梵語謂僧曰苾芻。

芻尼。《許彥周詩話》嘗作七夕詩,押潘尼字,難于屬和,後讀《藏經》,有呼喜鵲爲芻尼。

姓。見《何氏姓苑》。

《集韻》葘尤切,音鄒。《韓愈·駑驥詩》力小若易制,價微良易酬。渴飮一斗水,饑食一束芻。《六書正譌》芻象包束草之形,俗作蒭,非。《干祿字書》通作字原从艸从口从丑作。

【荛】

蕘【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正韻》燃火之草也。

蕘花,藥名。《本草註》蕘者,饒也,其花繁饒也。

《集韻》尼交切,音鐃。菜名。《博雅》蘴蕘,蕪精也。《揚子·方言》陳楚之郊謂之蘴,魯齊之郊謂之蕘。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