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布东西刹

出自:宋代·余靖《和伯恭殿丞游西蓉山寺》

拼音:[yì][bù][dōng][xī][chà,shā]

平仄:仄仄平平平

休浣约过从,宁论隘与恭。
溪光染醽渌,山色秀芙蓉。
乍霁千丝雨,齐张万盖松。
岫孤如欲遁,径曲似相逢。
共怏云霞志,更寻麋鹿踪。
氅披吴国纻,杖拄蜀郊筇。
奕布东西刹,鳞差远近峰。
禽喧五色聚,钟迥六时桩。
兴废虽留目,荣枯莫荡胸。
忽惊雷出地,未省雪经冬。
阴谷鸣归鹤,灵湫起应龙。
跳梁窥果狖,缥缈入花蜂。
磴滑并萝蹑,岩幽半藓葑。
竹间泉缭绕,烟外草蒙茸。
民乐讴谣洽,春和气象浓。
吟多资雅兴,望极动离悰。
有语嫌双燕,无虞羡大槦。
归来却回睇,暮雾已重重。

查看原文

注释

【东西】1.东边和西边。 2.从东到西(距离):这座城~三里,南北五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奕】

奕【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大也。《詩·大雅》奕奕梁山,維禹甸之。

次序也。《詩·商頌》萬舞有奕。

美也。《詩·魯頌》新廟奕奕。《揚子·方言》奕僷,容也。自關以西,凡美容謂之奕,或謂之僷。

《爾雅·釋訓》奕奕,憂也。《詩·小雅》未見君子,憂心奕奕。

《增韻》奕葉,累世也。舄奕,蟬聮不絕也。《班固·典引》發祥流慶,舄奕乎千載。

圍碁曰奕。奕者,落奕之義。《孟子》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

遊奕,神名。《翰府名談》堯咨泊三山磯,有叟曰:午日午後,舟行必覆。堯咨聽其言,是日行舟者盡溺。復見前叟,曰:某江之遊奕將也。公位極人臣,故奉告。

《雲笈七籤》四梵天元始曰常融天,玉降天,梵度天,賈奕天。《註》賈奕,酉陽雜俎作覆奕。

《韻補》叶於略切,音約。《詩·小雅》憂心奕奕。叶上柏下懌,柏音博,懌音藥。○按《說文》奕在亣部,从大,《六書統》攺大作廾,《字彙》分見,自應以《說文》爲正。弈、。

【布】

布【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㱛《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故切,音抪。《說文》布枲,織也。《廣韻》布,帛也。《小爾雅》麻紵葛曰布。《釋名》布,布也。布列衆縷爲經,以緯橫成之也。

太古衣皮,女工之事始于是,施布其法度,使民盡用之也。《易·說卦》坤爲布。《詩·衞風》抱布貿絲。《傳》布,幣也。《疏》此布幣謂絲麻布帛之布。幣者,布帛之名。《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布之衣。

泉也。《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出入。《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前漢·食貨志》布貨十品,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註》師古曰:布亦錢耳。謂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

《廣雅》布,施也。《莊子·列禦宼》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

《玉篇》也。

《廣雅》布,散也。《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註》布路,分散。

《爾雅·釋天》祭星曰布。《註》布,散祭於地。

《廣雅》布,班也。

草名。《爾雅·釋草》布似布,帛似帛,華山有之。《註》草葉中有象布帛者,因名。

藥名。《本草集解》昆布,亦名綸布。生南海,葉如手大,似薄葦,紫赤色。

金布,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師古曰: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篇名。

懸泉激流曰瀑布。《孫綽·天台賦》瀑布飛泉以界道。

露布。《續博物志》露布,捷書別名,以帛書揭之於竿,欲天下知聞也。

姓。《晉書·陶侃傳》江夏布興。

複姓。《史記·趙世家》姑布子卿。《註》司馬彪曰:姑布,姓。

與尃通。《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專結縷。《註》徐廣曰:尃,古布字。《漢書》作布。

【东】

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詩·大雅》東有啓明。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西】

西【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

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廣韻》籀文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刹】

刹【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初鎋切《集韻》《韻會》初轄切《正韻》初戛切,音䓭。《玉篇》刹,柱也。《增韻》又僧寺。

釋冢上立柱,中藏舍利子,亦曰刹。《王巾頭陀寺。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