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腥满饥嗉

出自:宋代·宋庠《入谒马上作》

拼音:[tūn][xīng][mǎn][jī][sù]

平仄:平平仄平仄

残月鼕鼓喧,中衢幰轮鹜。
九关忽洞辟,万盖黕云布。
烛乱建章星,尘迷华阴雾。
车幅避鸣驺,銮音听朝御。
嗟予亦何为,簉此珍群羽。
野鹤载轩愁,狂狙裹衣怒。
肃穆未央朝,蹒跚寿陵步。
人生固有志,躁静各成趣。
生当伏农畎,乃尔污贤路。
峨弁束蓬颠,吞腥满饥嗉
乐育过阿陵,增裨乏尘露。
徒怀一割志,但恐流芳暮。
且复俟逡巡,南山有场圃。

查看原文

字义

【吞】

吞【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吐根切《集韻》《韻會》他根切,。《說文》咽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雲夢者八九。

《廣韻》吞,滅也。《增韻》幷包也。《戰國策》隂謀有吞天下之心。

《廣韻》他前切《集韻》他年切,音天。姓也。漢有吞景雲。

《集韻》咽也。《穀梁傳·隱三年註》其所吞咽者,壤入於內。《釋文》吞,敕恩反。

音天。《王筠詩》桓桓信無敵,堂堂寧有前。九圻良易舉,八荒安足吞。

【腥】

腥【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玉篇》桑丁切《廣韻》《集韻》桑經切,音星。《說文》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廣韻》豕息肉,肉中似米。《周禮·天官·內饔》豕肓眡而交睫腥。《註》肉有如米者,似星。

凡膏亦曰腥。《周禮·天官·庖人》秋行犢麛膳膏腥。《註》膏腥,雞膏也。

臭也。《禮·月令》仲秋之月,其臭腥。《史記·晉世家》犯肉腥臊,何足食。

穢也。《書·酒誥》庶羣自酒,腥聞在上。

《正韻》凡肉未熟曰腥。《論語》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史記·禮書》俎上腥魚。《註》鄭曰:大饗祫祭先王,以腥魚爲俎實,不臑熟之也。

《唐韻》蘇佞切《集韻》《韻會》新佞切,音性。義同。《集韻》或作胜。

【满】

滿【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懣。《說文》盈溢也。《書·大禹謨》不自滿假。《傳》滿謂盈實。《正義》滿以器喩,故爲盈實。《管子·霸言篇》地大而不爲,命曰土滿。人衆而不理,命曰人滿。兵威而不止,命曰武滿。

姓,晉滿奮。

《集韻》莫困切,音悶。同懣。《說文》煩也。或省作滿。《前漢·霍光傳》憂滿不食。

《韻補》叶美辨切,音免。《蘇軾詩》南都從事亦學道,不恤枯腸誇腦滿。問羊他日到金華,應時相將遊閬苑。

【饥】

饑【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玉篇》紀衣切,音機。《說文》穀不熟爲饑。从食幾聲。餘詳飢字註。

【嗉】

嗉【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素。《爾雅·釋鳥》亢鳥嚨,其粻嗉。《註》嗉者,受食之處,別名嗉。

星名。《前漢·天文志》張嗉爲㕑,主觴客。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