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瘁荩臣躯

出自:清代·金武祥《谒王文成公祠二十韵》

拼音:[jìn,jǐn][cuì][jìn][chén][qū]

平仄:仄仄仄平平

有用方为学,经纶仰大儒。
良知贤圣绍,伟绩古今无。
策早筹边展,忠因抗疏诬。
谪迁珰祸烈,教化峒苗孚。
章贡新开镇,萑苻迅比诛。
诘奸编保甲,选士立兵符。
剧盗都绥靖,强藩又觊觎。
仓皇联义旅,慷慨奋前驱。
入蔡擒元济,□□从亚夫。
窟先燔狡兔,阵果获雄狐。
威武犹悬印,危疑竟献俘。
君心能上格,民困赖重苏。
懋赏封还靳,平蛮志更劬。
浮言群小谤,尽瘁荩臣躯
功业文章并,勋名智勇俱。
韬钤迈韩范,宗旨异程朱。
祠宇留前代,风云想壮图。
千秋昭信史,一束荐生刍。
旷世谁堪媲,书生岂遂迂。
当年诸葛相,志事两无殊。

查看原文

注释

【尽瘁】竭尽心力,不辞劳苦。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尽】

尽【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

《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姓。見《萬姓統譜》。

《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盡矣。

《韻會》皆也。《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類篇》任也。《增韻》縱令也。《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

盡盡,極視盡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秦去聲。亦竭也。《周語》齊國佐其語盡。《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註》盡,猶空也。

【瘁】

瘁【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秦醉切,音萃。《廣韻》病也。《韻會》勞也。《詩·小雅》僕夫况瘁。《又》匪舌是出,唯躬是瘁。《註》瘁,病也。

《陸機·歎逝賦》悼堂構之隤瘁。《註》瘁,猶毀也。

《前漢·法志》是以纖微癄瘁之音作而民思憂。

【荩】

藎【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韻會》徐刃切,音燼。《本草》藎草,一名黃草,一名盭草,可染黃。

《爾雅·釋詁》藎,進也。《詩·大雅》王之藎臣。《疏》藎,忠愛之篤,進進無巳也。

《揚子·方言》藎,餘也。周鄭之閒曰藎。《註》遺餘。《馬融·長笛賦》藎滯抗絕。

秦、晉之閒炊薪不盡曰藎。或作。

【臣】

臣【未集下】【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辰。事人之稱。《說文》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白虎通》臣者,纏也,勵志自堅固也。《廣韻》伏也。仕於公曰臣,任於家曰僕。《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詩·小雅》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前漢·王陵傳》陳平謝曰:主臣。《註》文穎曰:惶恐之辭,猶今言死罪。晉灼曰:主,擊也。臣,服也。言其擊服。惶恐之辭。《通雅》發語敬謝之辭,猶主在上,臣在下,自然敬恐也。

姓。《奇姓通》唐臣悅,著平陳紀。

《韻補》叶音禪。《道藏歌》躋景西那東,肆覲善因緣。常融無地官,皆是聖皇臣。

【躯】

軀【酉集中】【身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豈俱切《集韻》《韻會》虧于切,。

《韻補》叶祛尤切。《楊方·合歡詩》同聲好相應,同氣自相求。我情與子親,譬如影追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