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拳竖指不知原

出自:元代·李道纯《破惑歌》

拼音:[shù][quán][shù][zhǐ][bù,fǒu][zhī,zhì][yuán]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堪嗟世上金丹客,万别千差殊不一。
执象泥文胡作为,摘叶寻枝徒费力!采日精,吸月华,含光服气及吞霞。
敛身俯仰为多事,转睛捏目起空花。
炼稠唾,咽津液,指捏尾闾并夹脊。
注想存思观鼻端,翻沧到海食便溺。
守寂淡,落顽空,兀兀腾腾做奔功。
更有按摩并数息,总与金丹理不同。
八段锦,六字气,闭谷休粮事何济。
执着三峰学采阴,九浅一深为进退。
扰腰兜肾守生门,屈伸导引弄精魂。
对炉食乳强兵法,个样家风不足论。
更有缩龟并闭息,熊伸鸟引虚劳役。
摩腰居士腹中温,行气先生面上赤。
擎天鼓,抱昆仑,叩齿集神视顶门。
虚响认为雄虎啸,肚鸣道是牝龙吟。
烧丹田,调煮海,昼夜不眠苦打睚。
单衣赤脚受煎熬,前生欠少饥寒债。
常持不语谩徒然,默朝上帝怎升迁?呵手提囊真九伯,摩娑小便更狂颠。
弄金枪,提金井,美貌妇人为药鼎。
采她精血唤真铅,丧失元和犹不省。
有等葛藤口头禅,斗唇合舌逞能言。
指空话空干打哄,竖拳竖指不知原
提话头,并观法,捷辩机峰喧霅霅。
拈槌竖拂接门徒,瞬目扬眉为打发。
参公案,为单提,真个高僧必不然。
理路多通为智慧,明心见性待驴年。
道儒僧,休执着,返照回光自忖度。
忽然摸着鼻孔尖,始信从前都是错。
学仙辈,绝谈论,受气之初穷本根。
有相有求俱莫立,无形无象更休亲。
心非火,肾非水,凡精不可云天癸。
黄婆元不在乎脾,玄牝亦休言口鼻。
卯非兔,酉非鸡,子非坎兮午非离。
一阳不在初三四,持盈何执月圆时。
肝非龙,肺非虎,精华焉得为丹母。
五行元只一阴阳,四象不离二玄牝。
采药川源未易知,汞产东方铅产西。
离位日魂为姹女,坎宫月魄是婴儿。
为无为,学不学,缘觉声闻都倚阁。
我今一句全露机,身心是火也是药。
身心定,玄教通,精气神虚自混融。
三百日胎神脱蜕,翻身拶碎太虚空。

查看原文

字义

【竖】

豎【酉集中】【豆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臣庾切《集韻》《韻會》上主切,音裋。《說文》豎立也。《徐曰》豆器,故爲豎立。《後漢·靈帝紀》槐樹自拔倒豎。《魏志·鍾繇傳》起偃爲豎。

《韻會》貞也。《字彙》直也。

《廣韻》童僕之未冠者。《列子·說符篇》鄰人亡羊,請楊子之豎追之。《宋書·周朗傳》婢豎無定科。

內廷之小臣也。《周禮·天官》內豎掌內外之通令,凡小事。《註》豎,未冠者之官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左右小吏。

凡鄙者皆曰豎。《史記·留侯世家》豎儒幾敗乃公事。《晉書·阮籍傳》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姓。《左傳·昭十六年》鄭大夫豎柎。

《韻會》通作裋。《史記·秦始皇紀》寒者利裋褐。《註》一作短,一作豎。謂褐衣豎裁爲勞役之衣,短而且狹,故謂之短褐,亦曰豎褐。《荀子·大略篇》衣則豎褐不完。《註》僮豎之褐,亦短褐也。《集韻》或作。

《正韻》《字彙補》。俗作竪,非。

【拳】

拳【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權。手也。《玉篇》屈手也。《前漢·鉤弋倢伃傳》武帝巡守過河閒,召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卽時伸,號曰拳夫人。

《廣雅》拳拳,憂也。一曰愛也。

勤懇也,恭也。《前漢·貢禹傳》不勝拳拳,不敢不盡愚心。《註》忠謹之意。亦作惓惓。

奉持之貌。《禮·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姓。衞大夫拳彌。

《集韻》苦遠切,音綣。

驅圓切,音弮。奉持貌。

與弮同。《前漢·司馬遷傳》士張空拳,冒白刃。《註》拳,弓弩弮也。言矢盡,故張弩之空弓,非空拳也。

已袁切,綣平聲。力也。《詩·小雅》無拳無勇。徐邈讀。

通作捲。見捲字註。

【指】

指【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旨。《說文》手指也。《易·說卦》艮爲指。《疏》取其執止物也。《左傳·宣四年》子公之食指動。《疏》一巨指,二食指,三將指,四無名指,五小指。

《定十四年》以戈擊闔廬傷將指。《註》足,大指也。言其將領諸指。足之用力,大指居多。手之取物,中指爲長。故足以大指爲將,手以中指爲將。

《廣韻》斥也。《易·繫辭》辭也者,各指其所之。《疏》各斥其爻卦之所適也。

示也。《禮·玉藻》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前漢·蕭何傳》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註》指示者,以手指示之。

《增韻》指麾也。《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前漢·賈誼傳》頤指如意。《註》但動頤指麾,則所欲皆如意。

直指,官名。《前漢·武帝紀》遣直指使者暴勝之等,衣繡衣,杖斧,分部,逐捕羣盜。

與旨恉通。意向也。《書·盤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前漢·孔光傳》不希指苟合。《註》希望天子之旨意也。

歸趣也。《孟子》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前漢·河閒獻王傳》文約指明。《註》指,謂義之所趨,若人以手指物也。

美也。《荀子·大略篇》不時宜,不敬交,不驩欣,雖指非禮也。《集韻》或从月作脂。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知】

知【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

《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

《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原】

原【子集下】【厂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愚袁切,音元。《說文》高平曰原,人所登。《爾雅·釋地》大野曰平,廣平曰原。《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其山林澤墳衍原隰之名物。《禮·月令》孟夏,令野虞出行田原,爲天子勞農。

《前漢·食貨志》農漁商賈四者,衣食之原。《董仲舒傳》道之大,原出於天。《司馬相如傳》爾陿游原。《註》孟康曰:原,本也。

《爾雅·釋言》原,再也。《疏》重再也。《易·比卦》原筮元永貞。《朱傳》必再筮,自審有元善長永正固之德。《禮·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註》末,勿也。謂所食之餘,不可再進也。《前漢·禮樂志》以沛宮爲原廟。《註》師古曰:原,重也。言已立正廟,更重立也。

《韻會》推原也。《易·繫辭》原始要終。《前漢·薛宣傳》原心定罪。《註》師古曰:原,謂尋其本也。《管子·戒篇》春出,原農事之不本者,謂之遊。《註》原,察也。

宥罪曰原。《晉書·潘岳傳》會詔原之。

通作源。《前漢·食貨志》猶塞川原爲潢洿也。《註》師古曰:原,謂水泉之本也。

姓。《廣韻》孔子弟子有原憲。《前漢·趙廣漢傳》潁川大姓原褚。《註》原褚,二姓也。

州名。《韻會》漢高平縣,魏爲鎮州,又攺原州。

《韻補》叶虞雲切。《史記·敘傳》懷王客死,蘭咎屈原。好諛信讒,楚幷于秦。

相关诗句
翻身拶碎太虚空 三百日胎神脱蜕 精气神虚自混融 玄教通 身心定 身心是火也是药 我今一句全露机 缘觉声闻都倚阁 学不学 为无为 坎宫月魄是婴儿 离位日魂为姹女 汞产东方铅产西 采药川源未易知 四象不离二玄牝 五行元只一阴阳 精华焉得为丹母 肺非虎 肝非龙 持盈何执月圆时 一阳不在初三四 子非坎兮午非离 酉非鸡 卯非兔 玄牝亦休言口鼻 黄婆元不在乎脾 凡精不可云天癸 肾非水 心非火 无形无象更休亲 有相有求俱莫立 受气之初穷本根 绝谈论 学仙辈 始信从前都是错 忽然摸着鼻孔尖 返照回光自忖度 休执着 道儒僧 明心见性待驴年 理路多通为智慧 真个高僧必不然 为单提 参公案 瞬目扬眉为打发 拈槌竖拂接门徒 捷辩机峰喧霅霅 并观法 提话头 竖拳竖指不知原 指空话空干打哄 斗唇合舌逞能言 有等葛藤口头禅 丧失元和犹不省 采她精血唤真铅 美貌妇人为药鼎 提金井 弄金枪 摩娑小便更狂颠 呵手提囊真九伯 默朝上帝怎升迁 常持不语谩徒然 前生欠少饥寒债 单衣赤脚受煎熬 昼夜不眠苦打睚 调煮海 烧丹田 肚鸣道是牝龙吟 虚响认为雄虎啸 叩齿集神视顶门 抱昆仑 擎天鼓 行气先生面上赤 摩腰居士腹中温 熊伸鸟引虚劳役 更有缩龟并闭息 个样家风不足论 对炉食乳强兵法 屈伸导引弄精魂 扰腰兜肾守生门 九浅一深为进退 执着三峰学采阴 闭谷休粮事何济 六字气 八段锦 总与金丹理不同 更有按摩并数息 兀兀腾腾做奔功 落顽空 守寂淡 翻沧到海食便溺 注想存思观鼻端 指捏尾闾并夹脊 咽津液 炼稠唾 转睛捏目起空花 敛身俯仰为多事 含光服气及吞霞 吸月华 采日精 摘叶寻枝徒费力 执象泥文胡作为 万别千差殊不一 堪嗟世上金丹客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