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太白力士靴

出自:元代·李孝光《次三衢守马昂书垒韵》

拼音:[ér][yǒu,yòu][tài][bái][lì][shì][xuē]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主人歌且止,听我为尔歌。
作垒不厌小,买书不厌多。
地上小儿喜夸犬,睚眦生怒如膰蛙。
先生书垒止类巢,不树长戟兼横戈。
清净如与圣贤遇,高明屡烦神物呵。
却笑飞仙十二城,鬼功日夜长琢磨。
其南通丹穴,其东僦女倭。
北引崆峒挹酒之长柄,西收西漠专车之木禾。
啸歌聚族无不可,祓除安用索与傩。
羽衣服妖踏白茅,朱鬘善幻言呿啰。
而我先生不语怪,二氏羞伏面发酡。
我垒何所有?但闻诗作魔。
雕锼夺天巧,雅澹消众疴。
我垒何所有?地窄安不颇。
惟有屈宋字,文声锵然相戛摩。
我垒何所有?而蓄礼士罗。
罗致尽俊杰,往往为公么。
我垒何所有?而无白马驮。
群书汗牛马,不涉流沙河。
我垒何所有?而有太白力士靴
著鞭见天子,竟往金鸾坡。
我垒何所有?而有韩公紫玉珂。
通籍引金阙,不愧国老皤。
先生宁钝不为铦,宁方不为鈋。
窃闻先生骨已朽,空教众语漫缕。
春秋讹字变亥豕,宋楚方言作箕箩。
后来继者浸灭裂,何其婴龀相㗻唆。
纷纭百鸟更啁唧,安知清庙连猗那。
勿言我垒狭,不用蓖与蓑。
容膝志自足,吾其敢蹉跎。
问字函丈间,吴炔续四科。
勿言我垒小,日月才一梭。
往来云汉上,飘忽若轻蛾。
组织成文章,飞扬如女萝。
中心若止水,水上元不波。
深如相如读书屋,大如尧夫安乐窝。
可以扣我匣中之飞景,可以理我膝上之云和。
弦歌以解吾心之蕴结,弹铗以袪吾愁之诱囮。
如轈而不辐,如舟而不舵。
高如鹳鸣垤,矗如蜂房涡。
又如仙人宅初拔,又如野处礼不苛。
又如橘中饮来去,又如树间坐以哦。
如连䔟偃蹇,如藻井馺娑。
又如探虎穴,又如封蚁柯。
客至足周旋,高论如切磋。
坐以氍毹席,酌以鹦鹉螺。
佳儿引银艾,诸生避蓼莪。
开笼放白鹤,临池看白鹅。
张具设??,中厨营饆锣。
《绿腰》唱昆仑,苍头弹鼙婆。
屡歌明之君,举酒叫姮娥。
丰草露湛湛,流水山峨峨。
人生意气足,可惜奈此明月青天何!昔者介推何为乎自焚于绵上,屈平胡为乎自沈于汩罗。
何如先生日高官,事了登城照影清江沱。
日课作诗三百首,翻怜笔史传写讹。
丈夫作事要磊落,布衣狐腋皆委佗。
海滨白首钓鳌客,清秋策杖相经过。

查看原文

注释

【太白】1.星名。即“金星”,又名“启明星”。 2.山名。在陕西:西当太白有鸟道。
【力士】1.力气大的人。 2.古代官名。主管金鼓旗帜,随皇帝车驾出入及守卫四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而】

而【未集中】【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也。

《玉篇》語助也。《詩·齊風》俟我於著乎而。

《書·洪範》而康而色。《傳》汝當安汝顏色。

《詩·小雅》垂帶而厲。《箋》而亦如也。

《詩·大雅》子豈不知而作。《箋》而,猶與也。

《禮·檀弓》而曰然。《註》而,猶乃也。

《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論語》學而時習之。

《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論語》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韻會》發端之辭也。

《集韻》奴登切,音能。《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寧。《釋文》鄭讀而曰能,能猶安也。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太】

太【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集韻》他蓋切,音汰。與大泰、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

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攺从太。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字彙》引之,失考。

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統譜》。

叶力至切,音利。《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

《集韻》他達切,音獺。太末,漢縣名。在會稽西南。亦作太。

【白】

白【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啓也。如水啓時色也。《爾雅·釋天》秋爲白藏。《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

《禮·檀弓》殷人尚白。

《增韻》素也。潔也。《易·賁卦》白賁无咎。《註》其質素,不勞文飾也。

《說卦》巽爲白。《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

明也。《禮·曾子問》當室之白。《註》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道而冥窮。《註》白道,謂明道也。《前漢·谷永傳》反除白罪。《註》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

白屋,以茅覆屋也。《前漢·蕭望之傳》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

白衣,給官府趨走者。《前漢·兩龔傳》聞之白衣,戒君勿言也。

白徒,猶白身。《管子·乘馬篇》白徒三十人奉車兩。

白丁。《北史·李敏傳》周宣帝謂樂平公主曰: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白民。《魏書·食貨志》莊帝班入粟之制,白民輸五百石,聽依第出身。

白著。《唐書·劉晏傳》稅外橫取謂之白著。《春明退朝錄》世人謂酒酣爲白著。言刻薄之後人必顚沛,酩酊如飲者之著也。

《禮·玉藻》君衣狐白裘。《註》以狐之白毛皮爲裘也。

《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

《唐書·食貨志》隋末行五銖白錢。

《前漢·也。

《古今注》白筆,古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

《字學淵源》飛白書,蔡邕見施堊帚而作。

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

旗名。《禮·明堂位》殷之大白。

罰爵名。《說苑》魏文侯與大夫飲,使公乘不仁爲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酒名。《禮·內則》酒淸白。《註》白事酒,昔酒也。色皆白,故以白名之。

稻曰白,黍曰黑。《周禮·天官·籩人》其實䵄蕡白黑。

馬名。《詩·秦風》有馬白顚。《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猛獸名。《汲冢周書》義渠以茲白。《註》茲白,一名駁,能食虎豹。

蟲名。《爾雅·釋蟲》蟫白魚。《註》衣書中蟲也。

《大戴禮》白鳥者,謂蚊蚋也。

草名。《前漢·西域傳》鄴善國多白草。

三白,正月雪也。《西北農諺》要宜麥,見三白。

五白,簙簺五木也。《宋玉·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梵言一年爲一白。《傳燈錄》我止林閒,已經九白。

山名。《後漢·耿恭傳》竇固前擊白山,功冠三軍。《註》冬夏有雪,故名白山。《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水名。《桑欽水經》白水出朝陽縣西。

州名。《唐書·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白州,因博白溪而名。

海外有白民國。見《山海經》。

白狄,狄別名。見《春秋·成九年》。

戎類有六,一曰老白。見《風俗通》。

姓。黃帝後。《左傳》秦大夫白乙丙。

複姓。《史記·秦本紀》白冥氏,秦族。《潛夫論》吉白氏,莘姓後。

白楊提,代北三字姓。

《諡法》外內貞復曰白。

《玉篇》告語也。《正字通》下告上曰稟白。同輩述事義亦曰白。《前漢·高帝紀》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白見四人。《後漢·鍾皓傳》鍾瑾常以李膺言白皓。

《唐書·宦者傳》宣宗時,諸道歲進閹兒,號私白。○按《說文》入聲有白部,去聲自部內亦載白字。在自部內者讀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从鼻出,與口相助也。是告語之白讀自,西方之白讀帛,音義各別。許氏分爲二部。《玉篇》合而爲一,今从之。

《集韻》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

博陌切。與伯同。長也。一曰爵名。亦姓。《印藪》有白鸞氏。《註》卽伯字。

叶旁各切,音薄。《詩·小雅》裳裳者華,或黃或白。我覯之子,乘其四駱。

叶房密切,音弼。《蘇軾·寒食雨詩》暗中偸負去,夜半眞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古文自。疾二切。

【力】

力【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林直切,陵入聲。《說文》筋也。象人筋之形。《徐曰》象人筋竦,其身作力,勁健之形。《增韻》筋,力氣所任也。《禮·聘義》日幾中而後禮成,非强有力者不能行也。

《曲禮》老者不以筋力爲禮。

《韻會》凡精神所及處,皆曰力。《孟子》聖人旣竭目力焉,旣竭耳力焉。

《韻會》物所勝亦曰力。《家語》善御馬者均馬力。《杜甫·張旭草書詩》溟漲與筆力。

勤也。《書·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前漢·司馬遷傳》力誦聖德。《註》師古曰:力,勤也。

《禮·坊記》食時不力珍。《註》力,猶務也。

《後漢·銚期傳》身被三創,而戰方力。《註》力,苦戰也。

病甚曰力。《唐書·汲黯傳》臣犬馬病力。

爲人役者曰力。《晉·陶潛·與子書》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

姓。《韻會》黃帝佐力牧之後。

《韻補》叶力蘖切,苓入聲。《蘇軾·香積寺詩》此峯獨蒼然,感荷祖佛力。幽光發中夜,見者惟木客。

【士】

士【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鉏里切,音仕。四民士爲首。《詩·大雅》譽髦斯士。《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鄕,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

官總名。《書·立政》庶常吉士。《禮·王制》天子之元士,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

《孔安國曰》士,理官也,欲得其曲直之理也。《書·舜典》帝曰:臯陶,汝作士。《左傳·僖二十八年》士榮爲大士。

漢制,嘗爵爲公侯奪免者,曰公士。

《前漢·鄒陽傳》武力鼎士。《註》能舉鼎者。

《前漢·李尋傳》拔擢天士。《註》能知天道者。

《後漢·李業傳》王莽以業爲酒士。《註》時官酤酒,故置酒士。

侍從之士。《通鑑》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時謂之登瀛州。

士卒。《左傳·丘甲註》革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家語》孔子之宋,匡人以。甲士圍之。

男子通稱。《詩·周頌》有依其士。

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詩·大雅》釐我女士。

《管子·牧民篇》有士經。《註》士,事也。經,常也。

《梵書》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無上士。

俗塐神像曰木居士。《韓愈詩》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山海經》大荒西有國,名淑士。

士鄕。《後漢·鄭傳》昔齊置士鄕。《註》管仲相桓公,制國爲二十一鄕,工商之鄕六,士鄕十五。

縣名,勇士縣,屬天水郡,見《後漢·西羌傳》。

姓。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爲士氏,見《統譜》。

複姓,漢士孫瑞,扶風人。

與事通。《書·洛誥》見士于周。《註》悉來赴役也。《詩·豳風》勿士銜枚。《註》自今可勿爲行銜枚之事。

叶主矩切,音雨。《詩·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叶下父。父,音甫。《說文》士,事也。數始于一,終于十,从一从十。《集韻》本作。

與仕通。

【靴】

靴【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呼屨。

相关诗句
清秋策杖相经过 海滨白首钓鳌客 布衣狐腋皆委佗 丈夫作事要磊落 翻怜笔史传写讹 日课作诗三百首 事了登城照影清江沱 何如先生日高官 屈平胡为乎自沈于汩罗 昔者介推何为乎自焚于绵上 可惜奈此明月青天何 人生意气足 流水山峨峨 丰草露湛湛 举酒叫姮娥 屡歌明之君 苍头弹鼙婆 《绿腰》唱昆仑 中厨营饆锣 张具设?? 临池看白鹅 开笼放白鹤 诸生避蓼莪 佳儿引银艾 酌以鹦鹉螺 坐以氍毹席 高论如切磋 客至足周旋 又如封蚁柯 又如探虎穴 如藻井馺娑 如连䔟偃蹇 又如树间坐以哦 又如橘中饮来去 又如野处礼不苛 又如仙人宅初拔 矗如蜂房涡 高如鹳鸣垤 如舟而不舵 如轈而不辐 弹铗以袪吾愁之诱囮 弦歌以解吾心之蕴结 可以理我膝上之云和 可以扣我匣中之飞景 大如尧夫安乐窝 深如相如读书屋 水上元不波 中心若止水 飞扬如女萝 组织成文章 飘忽若轻蛾 往来云汉上 日月才一梭 勿言我垒小 吴炔续四科 问字函丈间 吾其敢蹉跎 容膝志自足 不用蓖与蓑 勿言我垒狭 安知清庙连猗那 纷纭百鸟更啁唧 何其婴龀相㗻唆 后来继者浸灭裂 宋楚方言作箕箩 春秋讹字变亥豕 空教众语漫缕 窃闻先生骨已朽 宁方不为鈋 先生宁钝不为铦 不愧国老皤 通籍引金阙 而有韩公紫玉珂 我垒何所有 竟往金鸾坡 著鞭见天子 而有太白力士靴 我垒何所有 不涉流沙河 群书汗牛马 而无白马驮 我垒何所有 往往为公么 罗致尽俊杰 而蓄礼士罗 我垒何所有 文声锵然相戛摩 惟有屈宋字 地窄安不颇 我垒何所有 雅澹消众疴 雕锼夺天巧 但闻诗作魔 我垒何所有 二氏羞伏面发酡 而我先生不语怪 朱鬘善幻言呿啰 羽衣服妖踏白茅 祓除安用索与傩 啸歌聚族无不可 西收西漠专车之木禾 北引崆峒挹酒之长柄 其东僦女倭 其南通丹穴 鬼功日夜长琢磨 却笑飞仙十二城 高明屡烦神物呵 清净如与圣贤遇 不树长戟兼横戈 先生书垒止类巢 睚眦生怒如膰蛙 地上小儿喜夸犬 买书不厌多 作垒不厌小 听我为尔歌 主人歌且止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