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檐闻鹤警

出自:元代·袁易《因公事留驿中遂登姑苏台晚望》

拼音:[lüè][yán][wén][hè][jǐng]

平仄:仄平平仄仄

古驿西风起,中含水国秋。
官闲公馆静,鸟下吏人休。
移簟微凉入,登台晚兴留。
乱蝉当槛急,众木抱城稠。
天迥抟苍鹘,山横走翠虬。
虚无疑地尽,突兀并云浮。
绝景嗟才窘,微吟怯语遒。
烟霏生变态,鸥鹭傲冥搜。
初月清如湿,残霞散不收。
似乘牛渚舫,若在武昌楼。
娃馆今荒草,吴官祇废丘。
按图非旧迹,访古莫深愁。
蘋浦渔歌断,枫根鬼唱幽。
掠檐闻鹤警,照席数萤流。
止舍惭昭子,投亭愧褚裒。
疏顽能稍稍,漂转付悠悠。
兹宇阅人久,伊谁似我俦?途穷翻一笑,鬓短耐千忧。
世故从飘瓦,浮生等置邮。
三更星斗落,万事入搔头。

查看原文

注释

【鹤警】谓鹤性机警。语本《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周处《风土记》:"鸣鹤戒露,此鸟性警,至八月白露降,流于草上,滴滴有声,因即高鸣相警,移徙所宿处。"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掠】

掠【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離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力灼切,音略。《說文》奪取也。《廣韻》抄掠,劫人財物也。《戰國策》掠於郊野,以足軍食。通作略。亦作剠。或作擽。

《增韻》捎取也,拂過也。

書法長撇古名掠。《柳宗元曰》掠左出而鋒欲輕。

《廣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音亮。亦奪取也。《左傳·襄十一年》禁侵掠。

《昭二十年》輸掠其聚。《前漢·高帝紀》所過毋得鹵掠。

搒笞也,治也。《禮·月令》毋肆掠,止獄訟。《註》掠謂捶治人。《前漢·萬年傳》下獄掠治。

【檐】

檐【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余廉切《正韻》移廉切,音鹽。《說文》㮰也。《徐曰》俗作簷,非是。《禮·明堂位》復廟重檐。《註》重檐,外檐下壁復安板檐,以避風雨。見梠字註。

見樀字註。

別作櫩。《何晏·景福殿賦》飛櫩翼以軒翥。《韻會》又作厃。《揚子·方言》秦謂之桷,齊謂之厃。

《集韻》《韻會》《正韻》都濫切,音擔。通作檐。《管子·七法篇》不明于則,而欲出號令,猶檐竿而欲定其未。

星名。《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郭註》荆楚人呼牽牛星爲檐鼓。檐者荷也。厃字原作下厂。

【闻】

聞【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

《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註》令聞,善譽也。

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韻補》叶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鹤】

鶴【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下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曷各切,鶴也。古謂之仙禽,亦名露禽,或又謂之隂羽。《本草》鶴白色㿥㿥,故又名八公。《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詩·小雅》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淮南子·說山訓》雞知將旦,鶴知夜半。《左傳·閔二年》衞懿公好鶴,鶴有乗軒者。

地名。《史記·衞世家註》鶴城在滑州匡城縣正南十五里。

《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閒。《郭註》鶴列,陳兵也。

鶴膝,矛名。鶴之膝隆起,故吳矛骹大者爲鶴膝。

《逸雅》鋤,助也。齊人謂其頭曰鶴,似鶴頭也。

姓。鶴壽,見《金史》。

《正韻》與翯同。《詩·大雅》白鳥翯翯。《孟子》作鶴鶴。

叶胡沃切,音礐。《嵆康·琴賦》下逮謠俗,蔡氏五曲。王昭楚妃,千里別鶴。

【警】

警【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音景。《說文》戒也。《玉篇》敕也。《左傳·宣十二年》且雖諸侯相見,軍衞不徹警也。《疏》戒之至也。《周禮·天官·小宰》正歲則以灋警戒羣吏,令修宮中之職事。《註》勑戒之言。

猶起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衆也。《疏》警動衆人,令早起也。

《廣韻》寤也。

《廣雅》警警,不安也。

曲名。《唐書·儀衞志》鼓吹九曲,三曰警鼓。

通作儆。《古今注》警蹕,所以戒行徒也。《前漢·梁孝王傳》出稱警,入言䟆。《師古註》警者,戒肅也,䟆,止行人也。《周禮·夏官·鄭註》作儆蹕。

州名。《唐書·地理志》警州,本定遠城。亦通作驚。《史記·司馬相如傳》祝融驚而蹕御。《漢書》作警。《說文》本作警。警字从攴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