趑趄色氤氲

出自:元代·曹伯启《戏赠曹鸾举》

拼音:[zī][qiè,jū][sè][yīn][yūn]

平仄:平平仄平平

古人重名节,世好奚足云。
倾盖一相得,固无莸与薰。
吾子号奇特,积庆久已闻。
浃旬侍清宴,丰姿霭卿云。
簿书不濡宿,凡羽徒缤纷。
席第承几案,读书类能文。
蹇余一月幸,荐剡烦运斤。
同姓道不殊,中心日欣欣。
空期九仞山,一篑庸加勋。
诚虑太阿病,倒持贻诮君。
可怜为亲者,茹糗穷朝曛。
雨骤风亦驰,灵台若惔焚。
诗书养平昔,饕餮非同群。
容我多士间,献诚只心芹。
孔兄正羞涩,趑趄色氤氲
曹丘笔有口,顾足腾清芬。
胡尔回文后,莠辞致难耘。
或无复或有,钧例孰能分。
主将肃戎幕,校徒调三军。
兹情试常纪,长者心无熏。

查看原文

注释

【趑趄】1.亦作"趑且"。亦作"趦趄"。 2.相前进又不敢前进。形容疑惧不决,犹豫观望。 3.形容踌躇不定,怀有二心。 4.滞留;盘桓。 5.见"赼雎"。
【氤氲】1.古代指阴阳二气互相作用的状态:天地氤氲|元气氤氲|氤氲混沌之世|万物氤氲。 2.浓重;弥漫:云雾氤氲|香气氤氲|氤氲的热气。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趑】

趑【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取私切《集韻》《韻會》千資切,。

《集韻》七四切,音恣。趑趥,不行。

【趄】

趄【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七余切《集韻》《韻會》千余切,音疽。《說文》趑趄也。

《集韻》或作且、跙。《易·夬卦》其行次且。《釋文》本亦作趑趄。或作跙。王肅云:趑趄,行止之礙也。

【色】

色【未集下】【色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嗇。《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禮·玉藻》色容莊。《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註》以形貌求之也。

采色。《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色慾。《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傳》色,女色。《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

物景亦曰色。《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潘岳·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豈曰無過,功亦不測。《註》載色,猶言有生氣起色也。

《公羊傳·哀六年》色然而駭。《註》驚貌。

《詩·魯頌》載色載笑。《傳》色,溫潤也。

《戰國策》怒於室者色於市。《註》色,作色也。

祕色。《高齋漫錄》世言祕色,磁器。錢氏有國時,越州燒進爲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祕色。

《博雅》色,縫也。

【氤】

氤【辰集下】【气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音因。與絪同。絪縕,天地合氣也。《易·繫辭》天地絪縕,萬物化醇。一作氤氳。《王嘉·拾遺記》有鳥如雀,吐五色之氣,氤氳如雲,名曰憑霄。《杜甫詩》惟南將獻壽,佳氣日氤氳。

《班固·典引》作烟烟熅熅。《魏大饗同。

【氲】

氳【辰集下】【气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於云切,音熅。氤氳,氣也。互詳上氤字註。

氛氳,氣盛也。《謝惠連·雪賦》氛氳蕭索。

作氳氛。《李白詩》煙光草色俱氳氛。《舉要》作,非是。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