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下崲峹

出自:元代·耶律铸《伯哩行》

拼音:[èr][zhàn][xià][huáng][tú]

平仄:仄仄仄平平

胜气横千里,欢声洽万夫。
虎牙为后拒,犀首是前驱。
金练鸦光队,银枪雁子都。
率然乘伯哩,二战下崲峹

查看原文

注释

【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二】

二【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弍《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至切,音樲。地數之始,卽偶之兩畫而變之也。《易·繫辭》分而爲二,以象兩。《左傳·定四年》衞侯將會,使祝佗從。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註》謂兼二職。《荀子·議兵篇》權出於一者强,權出於二者弱。《史記·韓信傳》功無二於天下。《前漢·嚴助傳》詔曰: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輳,以爲天下少雙,海內寡二。

巽二,風神名。

古貨布文帝字。見《六書略》。二。

【战】

戰【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曰戰。

懼也。《書·仲虺之誥》小大戰戰。

姓。漢戰兢,明戰愼。

【下】

下【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丅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說文》底也。《玉篇》後也。

賤也。

《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

《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

《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

《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第·古音考》與吳同。

叶胡佐切,音賀。《曹丕·寡婦賦》風至兮淸厲,隂雲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崲】

崲【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胡光切,音皇。地名。《南史·謝靈運傳》始寧郡有休崲湖。

【峹】

峹【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在今壽春界巢縣,卽漢地理志當塗。《正字通》說文引書專屬會稽山,失考正,互詳土部塗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