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选细腰踏绣茵

出自:元代·杨弘道《鹧鸪》

拼音:[miào][xuǎn][xì][yāo][tà][xiù][yīn]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鹧鸪鹧鸪生炎方,有耳未尝闻北翔。
鹧鸪鹧鸪何形色,北人见之应不识。
前朝鼓吹名鹧鸪,上稽下考不见书。
而今歌舞闻见熟,试为后生陈厥初。
东京有台高百尺,北望惊吁半天赤。
塞垣关楗夜不扃,河南河北无坚壁。
鹧鸪飞入酸枣门,青衣行酒都民泣。
长淮东注连海潮,终南山气参青霄。
大田多稼际沙漠,幽州宫阙何嶕峣。
金天洪覆需云润,内自封畿外方镇。
霜叶烟花秋复春,妙选细腰踏绣茵
优丝伶竹弹吹阕,主人起舞娱嘉宾。
玉带右佩朱丝绳,牌如方响县金银。
低头俯身卷左膝,通袖臂摇前拜毕。
露台画鼓灵鼍鸣,长管如臂喷宫声。
初如秋天横一鹗,次如沙汀雁将落。
红袖分行齐拍手,婆娑又似风中柳。
鹧鸪有节四换头,每一换时常少休。
次四本是契丹体,前襟倏闪靴尖踢。
或如趋进或如却,或如酬酢或如揖。
或如掠鬓把镜看,或如逐兽张弓射。
蹁跹蹩?更多端,染翰未必形容殚。
主人再拜欢声沸,酌酒劝宾宾尽醉。
僚属对起相后先,襟裾凌乱争回旋。
鹧鸪为乐犹古乐,大定明昌事如昨。
风时雨若屡丰年,五十年来人亦乐。
勿言郑卫乱雅歌,人乐岁丰如乐何。
朱门兵卫森弥望,门外闻之若天上。
隗台梁苑烟尘昏,百年人事车轮翻。
倡家蝇营教小妓,态度纤妍浑变异。
吹笛击鼓阛阓中,千百聚观杂壮稚。
昔时华屋罄浓欢,今日乐堋为贱艺。
白头遗士偶来看,不觉伤心涕沾袂。

查看原文

注释

【妙选】精心挑选。
【细腰】1.亦作"细?"。亦作"细要"。 2.纤细的腰身。 3.代指美女。 4.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何文﹞暮上北堂中梁上坐。至三更竟,忽有一人,长丈余,高冠黄衣,升堂呼曰:"细腰!"细腰应诺。及将曙,文乃下堂中,如法呼之,问曰:"……汝复为谁?"曰:"我杵也,今在灶下。""后即以细腰称杵。 5.土蜂别名。 6.棺木合缝的木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妙】

妙【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正韻》彌笑切,音廟。神妙也。《易·說卦》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莊子·寓言篇》自吾聞子之言,九年而大妙。《劉劭人物志》尤妙之人,含精于內,外無飾姿。

少年也。《杜甫詩》明公獨妙年。

纖媚也。《前漢·李夫人傳》妙麗善舞。

姓。見《姓苑》。

《集韻》弭沼切。與眇通。嫽妙,女貌。《漢·三老袁君。

【选】

選【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先兗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兗切,。《玉篇》擇也。《詩·邶風》威儀棣棣,不可選也。《禮·禮運》選賢與能。《左傳·襄九年》舉不失選。

少選,須臾也。《呂覽》少選發而視之。亦曰選閒。

《正韻》白選,貨貝名。《史記·平準書》白金三品,其一圜之其文龍,名白選。

《玉篇》去絹切《廣韻》思絹切《集韻》《正韻》須絹切,音潠。《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註》選,宣練反。

《正韻》銓官也。《唐書》有《選舉志》。

環舞也。《詩·齊風》舞則選兮。

《字彙補》萬也。《山海經》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楊愼云》選與萬,古音通,遂借其字。

選懦仁弱也。《後漢·淸河王傳》選懦之恩,知非國典。《註》選懦,仁弱慈戀,不決之意也。

選懦、選耎,畏怯之意。《前漢·西南夷傳》議者選耎,復守和議。《後漢·西羌傳》公卿選懦,容頭過身。

《廣韻》思管切《集韻》損管切,音算。《集韻》數也。《書·盤庚》世選爾勞。《傳》數也。《左傳·昭九年》弗去懼選。《註》懼數其罪而責之也。

與算同。《前漢·公孫賀傳贊》斗筲之徒,何足選。音義與算同。

《集韻》《韻會》之屬小過赦,薄罪贖,有金選之品。《應劭註》選,音刷。《正字通》漢讀率,《史記·周本紀》其罰百率。率,如刷。故劭以刷音之。《說文》本作選。俗作選。選字从巺作。

【细】

細【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蘇計切《集韻》《正韻》思計切,。微也。《類篇》隷作細。《玉篇》小也。《書·旅獒》不矜細行。《註》輕忽小物。《左傳·襄二十九年》其細已甚。《註》譏其煩碎。

《北史·源思禮傳》何必大子細也。

【腰】

腰【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持也。《玉篇》骻也。《釋名》腰,約也,在體之中,約結而小也。

馬名。《古今注》古駿馬有飛兔腰褭。

天下形勢亦稱腰。《戰國策》梁者,山東之腰也。《玉篇》本作要。《廣韻》或作。

【踏】

踏【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他合切《集韻》託合切,音塔。《玉篇》足著地也。

《集韻》《韻會》《正韻》達合切,音沓。踐也。《說文》本作蹋。今文作踏。或作蹹。《郭茂倩·樂府》有踏歌詞、踏歌行。

【绣】

繡【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救切,音秀。《說文》五采備也。《釋名》繡,修也,文修修然也。《書·益稷》黼黻絺繡。《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謂之繡。

姓。《姓氏急就篇》漢有繡君實。

《集韻》先彫切,音蕭。《類篇》綺屬。《詩·唐風》素衣朱繡。《箋》繡,當爲綃。《韻補》當讀如肖。

【茵】

茵【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於眞切,音因。《說文》車重席。《詩·秦風》文茵暢轂。《註》文茵,虎皮也。《前漢·丙吉傳》此不過汙丞相車茵耳。《註》茵,蓐也。

《班固·西都賦》乗茵步輦。《漢儀註》皇后、婕妤乗輦,餘者以茵,四人對舉四角,輿而行也。

《本草》茵蔯,蒿。《註》經冬不死,更因舊苗而生,故名因陳。《杜甫詩》茵蔯春藕香。

茵芋,藥名。茵蓐。或作鞇。《集韻》亦作箇,通作絪、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