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直辨龟呈洛

出自:元代·唐桂芳《孤也不天十有二年矣我先君读书号该博凡平生辛苦而得之者仅见于文辞仕又最晚而位不大显海内器赏不过大参王公继学侍御张公梦臣数人而已呜呼痛哉其忍言诸日者辱养吾先生为题文集五首并序铭一通读之再四涕泪迸落诗语俊逸序约而不遗铭丰而不剩古之作者正如此且典雅奇奥次第刻石墓上以贻不朽其长篇尤浏亮铿锵自成机轴是晚疮作傲兀枕上命次儿鹤奴随读随和遽尔成章鄙俚腐熟纵力焉而不逮也幸有以教之》

拼音:[zòng,zǒng][héng,hèng][zhí][biàn][guī,jūn,qiū][chéng][luò]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太息传家耻构堂,敢言夜夜德星光。
纵横直辨龟呈洛,徐疾曾明日在房。
指李未妨宗老氏,移根还许绍陶唐。
子孙娓娓鱼成队,兄弟翛翛雁作行。
平世舟归非薏苡,故山手植只筼筜。
雄谈客到常倾座,问字人来各尽觞。
浪迹几年巢燕木,深衷何日乐蚕桑。
遂教沦落名偏振,致使揄扬用益彰。
地位光华称独步,词垣高峻擅三长。
偶然擢桂知才屈,甚矣穿杨见力强。
闷里书空宁用怪,醒时非酒亦生狂。
便应绵蕝遵周礼,政好纫针补舜裳。
尚说钓鳌临汴水,犹思跨鹤上维扬。
歌儿银甲传宫谱,贵客冲牙响佩璜。
琼蕊九秋花正发,兰膏三日舌犹香。
朝端慷慨闻多士,幕底风流著此郎。
月窟骞腾千里骥,岐山翔集九苞凰。
僭贪葭玉依还倚,愿逐云龙颉又颃。
老去懒残憎髀肉,病来消渴爱天浆。
已觇鬓畔千茎雪,肯信眉间一点黄。
开辟乾坤归有道,瀰茫南北混无央。
催归叫尽千峰暗,布谷催成万顷苍。
遗老扳辕那忍别,诸公祖席去相将。
他时相约同林下,进退何嫌一弛张。

查看原文

注释

【纵横】1.交错:电线纵横密布。 2.奔放,驰骋,无阻碍无拘束:笔意纵横|铁骑纵横。 3.合纵连横,战国时期策士游说诸侯的政治主张:纵横计不就。
【横直】〈方〉副词,反正;横竖(héng·sh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纵】

縱【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蹤去聲。《說文》緩也。一曰舍也。《博雅》置也。《玉篇》恣也,放也。《書·太甲》縱敗禮。《詩·大雅》無縱詭隨。

《詩·鄭風》抑縱送忌。《註》發矢曰縱。

《禮·仲尼燕居》縱言至于禮。《註》縱言,汎說事。

《左傳·襄二十六年》敢有二心乎。縱有,共其內,莫共其外。

《爾雅·釋詁》縱,亂也。

省作從。《論語》從之純如也。《前漢·王吉傳》放從自若。

《集韻》《韻會》祖動切《正韻》作孔切,音總。《禮·檀弓》喪事欲其縱縱爾。《註》讀如總領之總。急遽趨事貌。

《集韻》足勇切,音䙕。慫或作縱。《前漢·衡山王傳》日夜縱臾。《註》師古曰:縱臾,謂獎勸也。

《廣韻》卽容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容切,音蹤。《廣韻》縱橫也。《韻會》或作從。《詩·齊風》衡從其畝。《類篇》東西曰衡,南北曰從。《賈誼·過秦論》合從締交。《註》從,與縱同。

與蹤通。《前漢·蕭何傳》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註》師古曰:讀者乃爲蹤蹟之蹤,非也。○按隷釋袁良:比縱豹產。皆以縱爲蹤。師古之說非是。

《集韻》徂聰切,音叢。髻高大貌。

【横】

橫【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音黌。《說文》闌木也。

《唐韻》縱橫也。東西曰縱,南北曰橫。亦作從橫。《史記·蘇秦傳》合從連衡。《漢書音義》利合爲從,威權相脅爲橫。

《呂覽·離謂篇》失從之意,失橫之事。《註》關東六國爲從,關西爲橫。一曰以六攻一爲從,以一離六爲橫。

《楚辭·招隱》不知橫之與縱。《註》緯曰橫,經曰縱。

星名。《前漢·天文志》王梁之旁有八星絕漢,曰天橫。

縣名。《前漢·地理志》橫縣,屬琅邪郡。

學舍也。與黌通。《後漢·鮑德傳》修起橫舍。

姓。《風俗通》韓王子成號橫陽君,其後爲氏。

《唐韻古音》胡光切,音黃。《楚辭·九辯》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沈藏。葉菸邑而無色兮,枝煩挐而交橫。

《集韻》草名。《爾雅·釋草》傅,橫目。《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集韻》姑黃切,音光。漢門名。

《集韻》《正韻》戸孟切,衡去聲。不順理也。《孟子》待我以橫逆。《前漢·吳王傳》吳王日益橫。

卜兆名。《前漢·文帝紀》卜之,兆得大橫。

《唐韻》《集韻》古曠切,音桄。盛氣充滿也。《禮·樂記》鐘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橫,橫以立武。

《類篇》俎跗,橫木也。

【直】

直【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値。《說文》正見也。《博雅》正也。《玉篇》不曲也。《易·坤卦》直其正也。《書·洪範》王道正直。

準當也。《禮·投壺》馬各直其算。《史記·平準書》以白鹿皮爲皮幣,直四十萬。

《增韻》當也。《儀禮·士冠禮》主人立于阼階下,直東序西面。《疏》謂當堂上東序牆也。

伸也。《孟子》枉尺而直尋。

《玉篇》侍也。《晉書·羊祜傳》悉統宿衞,入直殿中。

順也。《詩·鄭風》洵直且侯。

猶宜也。《詩·魏風》爰得我直。

猶但也。《孟子》直不百步耳。

猶故也。《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嘗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

埋枉曰直。《韓愈·王仲舒墓誌》公知制誥友人得罪公,獨爲直其冤。

直來,無事而來也。《公羊傳·莊二十七年》直來曰來。

《禮·月令》田事旣畢,先定準直,農乃不惑。《疏》準謂輕重平均,直謂繩墨得中也。

骨直,謂强毅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骨直以立。

語發聲。《史記·龜筴傳》神龜知吉凶,而骨直空枯。《正義曰》直,語發聲也。

柄也。《禮·明堂位》玉豆雕篹。《註》篹,籩屬,雕刻飾其直者也。《疏》雕鏤其柄。

殖也。《揚子·太經》直,東方也,春也。質而未有文也。《註》直之言殖也。萬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葉也。

《揚子·方言》袒飾謂之直袊。《註》婦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袊也。

《韻會小補》器直,曲尺也。梓人用之。

官名。《鄧析子轉辭篇》湯有司直之人。

《通典》漢時繡衣直指,卽秦時御史大夫。

直人,邑名。《左傳·昭二十三年》劉子取直人。

泉名。《公羊傳·昭五年》直泉者何,涌泉也。

門名。《三輔黃圖》長安城西出第二門曰直城門。

姓。漢有直不疑。

《諡法》肇敏行成曰直。

《集韻》《韻會》直吏切《正韻》直意切,音治。與値通。《史記·項羽紀》直夜潰圍。《註》直,讀曰値。當也。《索隱曰》古字例以直爲値。《前漢·酷吏傳》無直甯成之怒。《史記》作値。

物價曰直。《北史·齊景思王傳》食雞羹,何不還他價直也。

傭作得錢亦曰直。《柳宗元·送薛存義序》向使傭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

叶直略切,音著。《樂府·焦仲卿妻詩》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

叶直六切,音逐。《楚辭·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與嚮服。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六書正譌》从,古隱字。十目所視,雖隱亦直。會意。俗作直,非。

【辨】

辨【酉集下】【辛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皮莧切《正韻》備莧切,音辯。《說文》判也。《廣韻》別也。《易·乾卦》問以辨之。《禮·學記》離經辨志。《註》辨,謂考問得其定也。《周禮·天官》弊羣吏之治,六曰廉辨。《註》辨,謂辨然于事分明,無有疑惑也。

《韻會》牀䏶足笫閒也。《易·剝卦》剝牀以辨。《疏》牀足之上,牀身之下,分辨處也。《程傳》牀之幹也。

變也。《楚辭·九辨註》辨者,變也。謂道德以變說君也。

井地之數也。《禮·王制·註》京陵之地,九夫爲辨,九辨而當一井。

姓。

《集韻》見切,音徧。與徧通。帀也。《史記·禮書》萬民和喜,瑞應辨至。《註》同徧。

《廣韻》苻蹇切《集韻》《韻會》平免切《正韻》婢免切,辯上聲。義同。

《集韻》邦免切,鞭上聲。義同。

與貶通。《禮·玉藻》立容辨降,不傾側柔媚也。

《廣韻》普麪切《集韻》《正韻》匹見切,音片。革中斷也。《爾雅·釋器》革中絕謂之辨,革中辨謂之韏。《註》革中斷之名辨,復中分其辨名韏。《集韻》作㸤。

【龟】

龜【亥集下】【龜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騩。甲蟲之長。《說文》龜,外骨內肉者也。《玉篇》文也,進也。外骨內肉,天性無雄,以虵爲雄也。《爾雅·釋魚》十龜:一神龜,二靈龜,三攝龜,四寶龜,五文龜,六筮龜,七山龜,八澤龜,九水龜,十火龜。

《爾雅·釋魚》龜三足,賁。《疏》龜之三足者名賁也。

《廣雅》龜貝,貨也。《前漢·食貨志》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

星名。《石氏星經》天龜六星,在尾南漢中。

地名。《春秋·桓十二年》公會宋公于龜。《杜註》宋地。

山各。《詩·魯頌》奄有龜蒙。《毛傳》龜,山也。左傳,龜隂之田在山北。山今在山東兗州府泗水縣。

背梁。《左傳·宣十二年》射麋麗龜。《杜註》麗,著也。龜背之隆高當心者。

官名。《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

龜目,酒尊也。《禮·明堂位》周以黃目,蓋以龜目飾尊,今龜目黃。

《廣韻》居求切,音鳩。龜兹,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龜兹,音鳩慈。

《集韻》《韻會》袪尤切《正韻》驅尤切,音丘。龜兹,漢縣名。《前漢·地理志》上郡龜兹屬國都尉治。《註》應劭曰:音丘兹。師古曰:龜兹國人來降,處之於此,故名。○按龜兹之龜,有鳩、丘二音。

《張衡·西京賦》摭紫貝,搏耆龜。搤水豹,馽潛牛。○按此則龜亦叶尤韻,不獨龜兹有丘、鳩二音也。

《集韻》《韻會》俱倫切,音麋。《莊子·逍遙遊》宋人有善爲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爲事。《註》不龜,謂凍不皺瘃也。《釋文》舉倫反。

叶於居切《易·損卦》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王褒·僮約》結網捕魚,繳鴈彈鳧。登山射鹿,入水擉龜。《正字通》龜本字。

【呈】

呈【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直貞切《集韻》馳貞切《韻會》馳成切,聲。

《玉篇》解也。

《廣韻》示也,見也。《正韻》露也。

姓。《正字通》古今印藪有呈紳。

與程通。《史記·秦始皇紀》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廣韻》《集韻》直正切,音鄭。《廣韻》自媒衒。《唐書·韋澳傳》恐無呈身御史。

《集韻》丑郢切,音騁。與逞同,通也。一曰快也。《集韻》㞷古作呈。註詳屮部四畫。

《字彙補》古文狂字。註詳犬部四畫。《郭氏正誤》呈,从王从口。與呈字異。呈字从。

【洛】

洛【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洜《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各切,音落。《春秋·說題辭》洛之爲言繹也。言水繹繹光耀也。

水名。《書·禹貢》伊洛瀍澗。《前漢·地理志》洛水,出弘農上洛縣冢嶺山,東北至鞏縣入河。《山海經》讙舉之山,洛水出焉。

雍州之浸。《詩·小雅》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周禮·夏官·職方氏》正西曰雍州,其浸渭洛。《註》洛出懷德。

蜀有洛水。《山海經》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洛水出焉。《水經注》洛水,出廣漢郡洛縣漳山。

東海郡有洛水。《水經注》水出太山南武陽縣之冠石山。

洛陽,地名。《一統志》洛陽,成周之地。漢爲郡。宋初洛陽,河南二縣置。明屬河南府。

洛南縣,屬西安府,本漢上洛。洛川縣,屬延安府,本漢鄜延。俱見《廣輿記》。

洛洛,水溜下之貌。《山海經》爰有淫水,其淸洛洛。《註》淫與瑤同。

與絡同。《莊子·大宗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註》誦,通也。苞絡無所不通也。

《韻補》叶盧谷切,音祿。《馬融·廣成頌》面據衡隂,箕背王屋。浸以波溠,濥以滎洛。《類篇》通作雒。○按《周禮註》,漢以火德,王忌水,攺爲雒。魏復攺雒爲洛。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