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隋堤兮吟鞭

出自:元代·周巽《杨白花》

拼音:[rào][suí,duò][dī][xī][yín][biān]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

杨白花,白于雪,漫空撩乱飞琼屑。
有美人兮将别,揽柔条兮初折。
絮纷纷兮舞离筵,酌绿酒兮鸣朱弦,感中情兮惜芳年。
迎章台兮舞袖,绕隋堤兮吟鞭
去金河兮几千里,揽愁绪兮绵绵。
思夫君兮不息,望云鹤兮翩翩。

查看原文

注释

【隋堤】隋炀帝时沿通济渠﹑邗沟河岸修筑的御道﹐道旁植杨柳﹐后人谓之隋堤。
【吟鞭】诗人的马鞭。多以形容行吟的诗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绕】

繞【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說文》纏也。《干祿字書》遶,通繞。

姓。《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註》繞朝,秦大夫。

《集韻》人要切,音蟯。撓,或作繞。

【隋】

隋【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徒果切《集韻》杜果切,音惰。《說文》裂肉也。从肉从隓省。

《玉篇》落也。《詩·衞風·其黃而隕傳》隕,隋也。《釋文》隋,又作墮,唐果反。

《玉篇》懈也。

《廣韻》他果切《集韻》《韻會》《正韻》吐火切,音妥。《廣韻》裂肉也。《集韻》埋祭餘也。

《正韻》圜而長。《詩·豳風·破斧傳》隋銎曰斧。《釋文》徒禾反,又湯果反。形狹而長也。《禮·月令·穿竇窖註》隋曰竇,方曰窖。《疏》隋者,似方非方,似圓非圓。《禮·器大夫士禁註》如今方案隋長局。

《史記·天官書》廷藩西有隋星五。《註》南北爲隋。隋,垂下也。

《廣韻》《集韻》《韻會》旬爲切,音隨。《廣韻》國名。本作隨。《左傳·桓六年》漢東之國,隨爲大,漢初爲縣,後魏爲郡,又攺爲州。《戰國策》寶珍隋珠。

國號。楊堅受封於隨,及有天下,以隨从辵,周齊奔走不寧,故去辵作隋。《轉注古音》隋,古音妥。楊堅攺隨爲隋,後人遂以隋爲隨。

姓。《正字通》漢五原太守隋昱明。

《集韻》順裂肉也。

《集韻》宣隹切,音綏。祭食也。或作挼。

《集韻》《韻會》翾規切,音隓。義同。或作綏挼。

一曰釁荐血。《周禮·春官·大祝》隋釁。《註》謂荐血也。

《小祝》贊隋。《註》尸之祭也。《釋文》隋,許規反,又惠恚反。

《晉語》隋其前言。《註》隋,許規反。

《集韻》土禾切,音詑。中高四下也。

《集韻》呼恚切,音孈。《周禮·春官·守祧》旣祭,則藏其隋與其服。《註》隋,謂神前所沃灌器名。康成曰:謂尸所祭肺脊黍稷之屬,藏之以依神。《釋文》隋,許恚反,又相恚反。《集韻》或作墮綏挼。

《集韻》思累切,音髓。義同。

【堤】

堤【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是支切《集韻》常支切,音匙。堤封頃畝。《漢書》作提。《顏師古曰》提封者,大舉其封疆也。

《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音氐。防也。

物之下安者曰堤。《淮南子·銓言訓》瓶甌有堤。

《集韻》勻規切,音畦。沐堤,郡名。

地名。鯀堤,在直隸淸河縣西,相傳鯀治水所築,側有廉頗墓。

大堤,在襄陽,宋隋王誕爲襄陽郡,聞諸女歌,因作大堤詞。《韓愈·送李遜赴襄陽詩》風流峴首客,花豔大堤倡。

《廣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與隄通。《正韻》堤本上聲,無平聲。後人相沿作平聲用。

【兮】

兮【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

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

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吟】

吟【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唫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音切,音崟。《說文》呻也。《廣韻》歎也。

《增韻》哦也,咏也,鳴也。《莊子·德充符》倚樹而吟。《戰國策》晝吟宵哭。《楚辭·漁父》行吟澤畔。《荀子·不苟篇》盜跖吟口。《註》吟咏長在人口也。《後漢·梁冀傳》口吟舌言。《註》謂語吃不能明了。

姓。《正字通》唐嘉州刺史吟約。

音含。《前漢·郊祀歌》靈安留,吟靑黃。《註》服虔曰:吟音含。○按師古云:服說非也。吟,歌誦也,靑黃,四時之樂也。然服有此音,今存之。

《集韻》牛錦切,音僸。《揚雄·解嘲》蔡澤雖噤吟,而笑唐舉。《註》師古曰:噤吟,頷頤之貌。吟,魚錦反。

《集韻》宜禁切,音。長咏也。《韓愈·同宿聮句》白鶴叫相喑。喑或作吟,吟去聲。

音噤。《史記·淮隂侯傳》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註》吟,巨蔭反。

音琴。亦見《史記·淮隂侯傳索隱註》。《說文》或作䪩訡。《集韻》亦作欽。

【鞭】

鞭【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左傳·僖二十三年》左執鞭弭,右屬櫜鞬。《禮·曲禮》乗路馬,必朝服載鞭策,不敢授綏。《周禮·地官·司市》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史記·三皇紀》以赤鞭鞭草木。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