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角定峙兰茁芽

出自:元代·陆仁《芝云堂嘉宴》

拼音:[lín][jiǎo,jué][dìng][zhì,shì][lán][zhuó][yá]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有吴醴陵之故家,乃在东昆之西界水涯。
平原漫衍土壤沃,洲回渚曲龙盘拿。
峨峨第宅切云起,植以榆柳交相遮。
骈枝接叶蔽户牖,大者合抱如星槎。
连林郁苍带烟雾,鹊巢鸠乳飞慈鸦。
中有园池广十井,架岩凿谷开谽谺。
春风著花烂濯锦,秋风落叶红于霞。
鸡鸣犬吠自旦暮,桃源未须觅胡麻。
生祥下瑞天所念,石上瑶芝秀金葩。
有鲂可羹鲤可鲙,有雁可弋兔可罝。
上堂愉愉奉甘旨,下堂雍雍手拱叉。
阿翁素期鹿门隐,阿母笑坐缑仙车。
诸郎翩翩立庭下,麟角定峙兰茁芽
家童聚食一万指,食时钟鼓闻考挝。
荷锄载耜集陇亩,是穫是刈歌呕哑。
秋登告成筑场圃,黍稷粱稻同河沙。
东南大姓谁比数,玉山之人美匪誇。
六瑚八簋宗庙器,五色缫藉璧不瑕。
威仪雅同江左谢,况复好礼弗侈奢。
征求屡多郡府役,蚕丝牛毛事纷哗。
日犹庖丁得肯綮,迎刃节解孰敢诃。
诵书读诗足暇逸,黄帘白日签悬牙。
长时哦吟弄觚翰,宣城水曹与之差。
时秋九月霜未降,紫萸斑斓菊始华。
张筵华堂冠盖集,亲朋洽燕情孔嘉。
阿、咸官归映联璧,并骑蹀躞黄毛騧。
爱之犹子重诫饬,谓勤王事禄则加。
虎符金章赤丝组,挟以擂贝紫玉珂。
圣朝恩渥岂易致,丈夫有才为国华。
称觞献酢众乐作,笙笛瑟筑间筝琶。
熊蹯豹唇味毕具,笾豆修脯罗麇䴥。
坐中上客儗毛遂,亦有辩士如田巴。
吴姝起作《七槃舞》,鸾停鹄翔整复斜。
主人投辖客畅饮,既醉啜以龙团茶。
珠斗阑干夜将曙,桦蜡金莲笼绛纱。
古云人生行乐耳,白发母令垂鬖髿。
风埃南国星纪暮,百年欢会能几何?我歌行苇为君寿,感君气谊增猗嗟。
谓子不信如此酒,愿君寿考子孙多。
神之听之降福遐,神之听之降福遐。

查看原文

注释

【麟角】1.麒麟之角。《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角,振振公族。"后因以"麟角"指宗藩之盛。 2.比喻稀罕而又可贵的人才或事物。
【茁芽】发芽。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麟】

麟【亥集下】【鹿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珍切,音鄰。《說文》大麚也。麕身牛尾,狼額馬蹄,五彩腹下黃,高丈二。《玉篇》仁獸也。《詩·周南》麟之趾。《傳》麟信而應禮,以足至者也。《箋》麟角末有肉,示有武不用。《大戴禮》毛蟲三百六十,麟爲之長。《禮·禮運》麟以爲畜,故獸不狘。《註》狘,驚走也。

州名。漢五原,河西二地,唐置麟州。

《十洲記》鳳麟州有集弦膠。

與燐通。光明也。《揚雄·劇秦美新文》炳炳麟麟。

叶陵延切,音連。《韓愈·雜詩》指摘相告語,雖還今誰親。翩然下大荒,被髮騎麒麟。親叶音千。此詩終篇皆先韻。○按經傳皆作麟字。《爾雅》《公羊》《京房易傳》皆作麐。《說文》麐,牝麒也。麟,大牝鹿也。據此,則麐與麟有分。《爾雅註疏》幷州界有麟,大如鹿,非瑞麟也。故司馬相如賦曰:射糜脚麟,謂此麟也。《爾雅》麠大麃牛尾一角,註云:謂之麟者,此是也。然麟麐二字,今俱通用。互詳麐字註。

【角】

角【酉集上】【角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从力从肉。《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春秋·成七年》鼷鼠食郊牛角。《禮·月令》仲夏鹿角解,仲冬麋角解。《大戴禮·易本命》四足者無羽翼,戴角者無上齒。《列子·黃帝篇》傅翼戴角,謂之禽獸。

犀有食角。《爾雅·釋獸》犀似豕。《註》犀三角,一在頂,一在額,一在鼻。鼻上者,食角也。《蘇頌曰》一名奴角。

龍角。《埤雅》有角曰虯龍。

角弓,以角飾弓也。《詩·小雅》騂騂角弓。《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角者,以爲疾也。《魏志·鮮傳》端牛角爲弓,世謂之角端者也。○按角端卽角顓,謂一角正立不斜,故名角端。角,古音祿,字林、正韻譌作甪,非。

額角。《逸雅》角者,生於額角也。《後漢·光武紀》隆準日角。《註》謂庭中骨起,狀如日。《論語·撰考讖》顏回有角額,似月。

隅也。《易·晉卦》晉其角。《疏》西南隅也。《後漢·郞顗傳》顗父宗善風角星算。《註》角,隅也。四隅之風以占吉凶。

《唐書·裴坦傳》含人初詣省視事,四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壓角而坐。《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舍人院每知制誥上事,必設紫褥于庭,北面拜,㕔閣長立褥東北隅,謂之壓角。

男、女未冠、笄曰總角。《詩·衞風》總角之宴。《朱傳》結髮爲飾也。《禮·內則》剪髮爲鬌,男角女羈。《註》夾囟曰角,兩髻也。午達曰羈,三髻也。

校也。《禮·月令》仲春,角斗甬。《註》較其同異也。《管子·七法篇》春秋角試。

《廣韻》競也。《戰國策》駕犀首而驂馬服,以與秦角逐。《前漢·谷永傳》角無用之虛文。

《增韻》通作确。《前漢·李廣傳》數與鹵确。《註》謂競勝負也。

《韻會》角抵,戲名。六國時所造,使兩兩相當,角力相抵觸。《史記·李斯傳》作觳抵。《前漢·武帝紀》作角抵。

《張騫傳》作角氐。角與觳通。

掎角,駐兵以制敵也。《正韻》紲其後曰掎,絓其前曰角。《左傳·襄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魏志·少帝紀》吳屯逼永安,遣荆、豫諸軍,掎角赴救。《韻會》亦作捔。

東方之音也。《禮·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前漢·律歷志》角,觸也。物觸地而出,戴芒角也。《爾雅·釋樂》角謂之經。《韻會》通作龣。《魏書·江式傳》宮商龣徵羽。《註》龣卽角字。

大角,軍器。《演繁露》蚩尤率魑魅與黃帝戰,帝命吹角爲龍鳴禦之。《唐書·百官志》節度使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今鼓角樓始此。

星名。《韻會》東方七宿之首,蒼龍之角十二度。《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註》列宿之長。

《博雅》大角謂之棟星。《史記·天官書》大角者,天王帝廷。

羊角,旋風也。《莊子·逍遙遊》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

酒器。《禮·禮器》者舉角。《疏》四升曰角。角,觸也。不能自適,觸罪過也。

量器。《管子·七法篇》斗斛也,角量也。《呂覽·八月紀》正鈞石,齊升角。

木角,㪺水斗名。《禮·喪大記》虞人出木角。

角人,官名。《周禮·地官》角人掌以時徵齒角,凡骨物于山澤之農。

履名。《釋名》仰角,屐上施履之名也。《揚子·方言》徐土邳圻之閒,大麄謂之䩕角。《註》今漆履有齒者。

艸名。《博雅》明,羊角也。《埤雅》莪,一名角蒿。

果名。《淸異錄》新羅國松子有數等,惟玉角香最奇。《本草綱目》芰實,一名沙角。

鳥名。《本草綱目》鷹,一名角鷹。《李時珍曰》頂有毛角,故名。

小魚名鹿角。《歐陽修·達頭魚詩》毛魚與鹿角,一龠數千百。

地名。《韓愈·祭張員外文》避風太湖,七日鹿角。《註》地在洞庭湖。

城名。《左傳·襄二十六年》襲衞羊角,取之。《註》今廩丘縣所治羊角城是。

縣名。《南齊書·州郡志》角陵縣,屬南新陽左郡。

姓。《後漢·馮異傳》角閎據汧駱。

《唐韻》《集韻》盧谷切,音祿。《類篇》獸不童也。

《廣韻》漢四皓有角里先生。○按通雅:角,古音祿。詩召南: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史記刺客傳:天雨粟,馬生角。前漢東方朔傳:臣以爲龍又無角,謂之爲蛇又有足。揚子太經:嘖以牙者童其角,㩣以翼者兩其足。崔駰《杖頌》:用以爲杖,飾以犀角,王母扶持,永保百祿。俱叶音祿。李因篤曰:杜甫赤霄行,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飮寒泉逢觝觸。唐人亦作祿,音用。

李濟翁資暇錄云:漢四皓,其一號角里先生。角音祿,今多以覺音呼,誤也。至於讀角爲覺,而角里之音祿者,輒攺作甪,則益謬矣。

東都事略,崔偓佺云:刀下用音榷,兩點下用音鹿,一點一撇不成字,未詳。唐韻角音祿,又音覺,其實字無二形。說文角訓象獸角形,亦無刀用兩點之說。偓佺臆說,不可从。佩觿集、字林、韻會、正韻分角甪爲二,誤。

《字彙補》古祿切,音谷。《韓愈·贈張籍詩》角角雄雉鳴。《方崧卿云》角音谷。

《音學五書》叶良拒切,音慮。《尉繚子·兵談篇》兵如總木,弩如羊角,人人無不騰陵張膽絕乎疑慮,堂堂決而去。《集韻》通作捔。

【定】

定【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徑切,庭去聲。《說文》安也。《增韻》靜也,正也,凝也,決也。《易·說卦》天地定位。《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禹貢》震澤底定。

《禮·王制》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註》謂各署其所長也。

止也。《書·洛誥》公定,予往已。《註》成王欲周公止洛,自歸往宗周也。

《儀禮·鄕飮酒禮》羹定。《註》定猶熟也。《疏》熟卽止,故以定言之。

《諡法》純行不差,安民法古,曰定。

州名。漢中山郡,唐改定州,以安定天下爲名。

丘名。《爾雅·釋丘》左澤曰定。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丁定切,音訂。營室星也。《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註》定星昏而正中,於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孫炎曰:定,正也。一曰定謂之耨。

《詩·周南》麟之定。《註》定,額也。

《禮·禮器》羹定詔於堂。《註》羹,肉湆。定,熟肉。

《爾雅·釋器》斪斸謂之定。《郭註》鋤屬也。

叶唐丁切,音庭。《詩·小雅》亂靡有定。叶下寧成。

《韻會》古通正。亦作奠。引周禮瞽矇世奠繫,奠讀爲定,謂帝繫,諸侯世本之屬。

【峙】

峙【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直里切《集韻》《韻會》丈里切《正韻》丈几切,音畤。《廣韻》峻峙,屹立也。《班固·東都賦》通天訬以竦峙。《註》通天,臺名。訬,高也。

《班固·東都賦》散似驚濤,聚似京峙。《註》京峙,高丘也。

《爾雅·釋詁》供峙,共具也。《書·費誓》峙乃糗糧。《詩·大雅》以峙其粻。《註》峙,積也。《集韻》或作跱。

【兰】

蘭【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落干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干切,音闌。《說文》香草也。《陸甸云》闌艸爲蘭,闌不祥也。《陸璣詩疏》其莖似藥草澤蘭,廣而長節,漢諸池苑及許昌宮中皆種之。《易·繫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妾燕姞,夢天與蘭,曰: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爲佩。《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

《本草》木蘭。《屈原·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

《管子·小匡篇》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註》蘭卽所謂蘭錡,兵架也。

脈也。《史記·扁鵲傳》夫以陽入隂支蘭藏者生。《註》支者順節,蘭者橫節。隂支蘭,膽藏也。

布名。《華陽國志》蘭干細布。蘭干,獠言紵也。

人名。《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張堪註》凡物不知生謂之蘭。《殷敬順曰》《史記》無符傳出入謂之闌。此蘭子謂以技妄遊,義與闌同。

姓。《通志·氏族略》漢有太守蘭廣。

萑蘭。《前漢·息夫躬傳》涕泣流兮萑蘭。《註》萑蘭,淚闌干也。

芄蘭。《揚子·太經》陽氣親天,萬物芄蘭。《註》芄蘭,茂密也。

通欄。《後漢·東夷傳》徙于馬蘭。《註》蘭卽欄。

通斕。《吳志·孫權傳》童謠曰:黃金車,斑蘭耳。

《韻補》陵延切,音連。《宋玉·招䰟》川谷徑複流潺湲,光風轉蕙氾崇蘭,經堂入奧塵朱筵。

【茁】

茁【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鄒滑切《集韻》側滑切《正韻》側八切,音札。《玉篇》草初生貌。《詩·召南》彼茁者葮。《傳》出也。《關尹子·八壽篇》草木俄茁茁,俄亭亭,俄蕭蕭。《韓愈文》蘭茁其芽。

《孟子》牛羊茁壯長而已矣。《趙岐註》茁,生長貌。

《韻會》厥律切,音橘。《廣韻》草芽也。

《集韻》竹律切,音㤕。義同。

《集韻》之出切,音䪼。草名。葫䔞也。

《韻補》側劣切,音拙。《蘇軾詩》韭芽戴土拳如蕨,霜葉露芽寒更茁。

【芽】

芽【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加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加切,音衙。《說文》萌芽也。《禮·月令》是月也,安萌芽。《呂氏春秋》萌芽始震,凝寒不形。《關尹子·四符篇》核芽相生。

《博雅》始也。《參同契》隂陽之始,合黃芽。

《韻補》牛何切,音俄。《白居易·種桃歌》食桃種桃核,一年核生芽。去春已稀少,今春漸無多。

訛乎切,音吾。《揚雄·徐州箴》禍如丘山,本在萌芽。牧臣司徐,敢告僕夫。《唐韻古音》按《月令》《參同契》等書古音俱讀如吾,至《晉書》童謠,草木萌芽殺長沙,則轉爲今音矣。

相关诗句
神之听之降福遐 神之听之降福遐 愿君寿考子孙多 谓子不信如此酒 感君气谊增猗嗟 我歌行苇为君寿 百年欢会能几何 风埃南国星纪暮 白发母令垂鬖髿 古云人生行乐耳 桦蜡金莲笼绛纱 珠斗阑干夜将曙 既醉啜以龙团茶 主人投辖客畅饮 鸾停鹄翔整复斜 吴姝起作《七槃舞》 亦有辩士如田巴 坐中上客儗毛遂 笾豆修脯罗麇䴥 熊蹯豹唇味毕具 笙笛瑟筑间筝琶 称觞献酢众乐作 丈夫有才为国华 圣朝恩渥岂易致 挟以擂贝紫玉珂 虎符金章赤丝组 谓勤王事禄则加 爱之犹子重诫饬 并骑蹀躞黄毛騧 阿、咸官归映联璧 亲朋洽燕情孔嘉 张筵华堂冠盖集 紫萸斑斓菊始华 时秋九月霜未降 宣城水曹与之差 长时哦吟弄觚翰 黄帘白日签悬牙 诵书读诗足暇逸 迎刃节解孰敢诃 日犹庖丁得肯綮 蚕丝牛毛事纷哗 征求屡多郡府役 况复好礼弗侈奢 威仪雅同江左谢 五色缫藉璧不瑕 六瑚八簋宗庙器 玉山之人美匪誇 东南大姓谁比数 黍稷粱稻同河沙 秋登告成筑场圃 是穫是刈歌呕哑 荷锄载耜集陇亩 食时钟鼓闻考挝 家童聚食一万指 麟角定峙兰茁芽 诸郎翩翩立庭下 阿母笑坐缑仙车 阿翁素期鹿门隐 下堂雍雍手拱叉 上堂愉愉奉甘旨 有雁可弋兔可罝 有鲂可羹鲤可鲙 石上瑶芝秀金葩 生祥下瑞天所念 桃源未须觅胡麻 鸡鸣犬吠自旦暮 秋风落叶红于霞 春风著花烂濯锦 架岩凿谷开谽谺 中有园池广十井 鹊巢鸠乳飞慈鸦 连林郁苍带烟雾 大者合抱如星槎 骈枝接叶蔽户牖 植以榆柳交相遮 峨峨第宅切云起 洲回渚曲龙盘拿 平原漫衍土壤沃 乃在东昆之西界水涯 有吴醴陵之故家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