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膺钧轴未许閒

出自:元代·梁寅《题李文甫泉石轩》

拼音:[fāng][yīng][jūn][zhóu,zhòu][wèi][xǔ,hǔ][xián,jiān,jiàn]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绣衣御史才且贤,江南策马将朝天。
金闺兰台名藉甚,清泉白石心恬然。
华轩嵯峨崇台侧,九曲之溪北山北。
雪瀑泠泠六月寒,云根屹屹千年色。
御史拜官本书生,射策天门群辈惊。
致身已羡钟鼎食,咏古犹闻金石声。
坐谈时接林下士,驰想岩阿纫薜荔。
方膺钧轴未许閒,且以泉石醒烦思。
泉流赴海石在山,丈夫雄豪那可攀。
何妨勋业霄汉上,长寄心情林壑间。

查看原文

注释

【钧轴】1.钧以制陶﹐轴以转车。比喻国家政务重任。 2.喻指担负国家政务重任的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方】

方【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船也。

《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

《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釋文》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禮·內則》敎之數與方名。《註》方名,如東西也。

《易·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詩·大雅》萬邦之方,下民之王。《箋》方,猶嚮也。《疏》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

道也。《易·恆卦》君子以立不易方。《註》方,猶道也。《禮·樂記》樂行而民鄕方。《註》方,猶道也。

《易·復卦》后不省方。《註》方,猶事。《疏》不省視其方事也。

術也,法也。《易·繫辭》方以類聚。《疏》方謂法術性行。《左傳·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註》方,法術。

放也。《書·堯典》方命圯族。《釋文》方,放也。

有之也。《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方之。《傳》方,有之也。

今也。《詩·秦風》方何爲期。《箋》方今以何時爲還期。《莊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異形。《註》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

穀始生未實也。《詩·小雅》旣方旣皁。《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

倂也。《儀禮·鄕射禮》不方足。《註》方,猶倂也。

旁出也。《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註》方,旁出也。

板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註》方,板也。《禮·中庸》布在方策。《註》方,板也。策,也。

常也。《禮·檀弓》左右就養無方。《註》方,猶常也。

文也。《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註》方,猶文章也。

義之宜也。《左傳·隱三年》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

《閔二年》授方任能。《註》方百事之宜也。

比方也。《論語》子貢方人。《何晏註》比方人也。

《博雅》方,大也,正也。

祭名。《詩·小雅》以社以方。《傳》迎四方氣於郊也。

地名。《詩·小雅》侵鎬及方。《註》鎬,方,皆北方地名。

姓。《詩·小雅》方叔涖止。《傳》方叔,卿士也。

官名。《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前漢·朱雲傳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

醫方。《史記·扁鵲傳》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前漢·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註》侯家人主方藥也。

《廣韻》《集韻》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前漢·高帝紀》沛公攻胡陵方與。《註》音房預,屬山陽郡。

《集韻》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漢·揚雄傳》方皇於西淸。《註》方皇,猶彷徨也。

文紡切。蝄或作方。《周禮·夏官·方相氏》敺方良。《註》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張衡·東京賦》腦方良。《註》方良,草澤之神也。○按《說文》作蝄蜽。

《集韻》甫兩切,音倣。效也。

《韻補》叶膚容切《道藏·左夫人歌》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

【膺】

膺【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於陵切,音應。《說文》胷也。《史記·趙世家》大膺,大胷,修下而馮。

《爾雅·釋言》親也。《禮·少儀》執箕膺擖。《註》膺,親也。

《正韻》當也。《書·武成》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傳》膺,當也。

受也。《楚辭·天問》撰體協脅。鹿何膺之。《註》膺,受也。

《韻會》馬帶也。《詩·秦風》虎韔鏤膺。《傳》膺,馬帶也。

《大雅》鉤膺濯濯。《傳》鉤膺,樊纓也。

《增韻》擊也。

《集韻》於證切,英去聲。胷也。《禮·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釋文》徐邈讀。

《釋名》膺,壅也。氣所壅塞也。《正字通》黃庭經,舌下膺生死岸。陶弘景讀壅。

【钧】

鈞【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銞《唐韻》居勻切《集韻》《韻會》規倫切,音均。《說文》三十斤也。《孟康曰》萬一千五百二十銖。《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疏》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鈞石所以一天下之重輕,而立民信也。

《集韻》一曰陶旊輪。《正字通》陶人模下圓轉者爲鈞。《前漢·賈誼傳師古註》陶家名轉者爲鈞,蓋取周回調均之義。

大鈞,天也。《前漢·賈誼傳》大鈞播物,坱圠無垠。《註》如淳曰:陶者作器于鈞上,此以造物爲大鈞也。言造化爲人,亦猶陶之造瓦耳。

《杜甫詩》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

樂名。《張衡·西京賦》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

劒名。《淮南子·覽冥訓》淳鈞之器成。《註》淳鈞,古劒。

地名。《左傳·昭四年》夏啓有鈞臺之享。《註》河南陽翟縣南有鈞臺陂。

水名。《前漢·霍去病傳》涉鈞者。《註》鈞耆,水名。

姓。《風俗通》楚大夫元鈞之後,漢有侍中鈞喜。

與均同。平也。《詩·大雅》四鍭旣鈞。《註》矢鏃重羽輕,必參亭而三分之,一在前,二在後,得平均也。

等也,同也。《左傳·成六年》善鈞從衆。《註》鈞,等也。

《襄二十六年》多鼓鈞聲。《註》鈞,同其聲。《集韻》或書作。

【轴】

軸【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正韻》直六切《集韻》《韻會》仲六切,音逐。《說文》持輪。《釋名》軸,抽也。入轂中可抽出也。

織具。《詩·小雅》杼軸其空。《註》杼,持緯者。軸,受經者。

卷軸。《韓愈詩》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

乾軸、地軸,皆取旋運輪轉之意。《袁宏·三國名臣贊》廻乾軸。《木華·海賦》地軸挺拔而爭廻。

當軸,秉國政也。《前漢·田千秋傳》當軸處中。

病不能行也。《詩·衞風》碩人之軸。《箋》病也。《註》盤桓不行之意。

地名。《詩·鄭風》淸人在軸。《註》軸,河上衞地。《集韻》一作。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许】

許【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虛呂切《集韻》《韻會》喜語切,虛上聲。《說文》聽也。《廣雅》與也。《玉篇》從也。《廣韻》可也。《增韻》約與之也。《書·金滕》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屛璧與珪。《史記·高祖本紀》呂媼怒。呂公曰: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何自妄許與劉季。

《博雅》進也。《詩·大雅》昭兹來許。《傳》許,進也。《疏》禮法旣許,而後得進,故以許爲進也。

信也。《孟子》則王許之乎。

猶興也,期也。《孟子》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

邑名。《詩·魯頌》居常與許。《箋》許,田也,魯朝宿之邑。

國名、縣名、州名。《春秋·隱十一年》公及齊侯鄭伯伐許。《疏》地理志云:潁川郡許縣,故許國,漢名許縣,魏武攺曰許昌,後周又攺爲許州。

姓。《廣韻》出高陽汝南,本自姜姓,炎帝之後,太嶽之裔,其後因封爲氏。

與鄦通。《史記·鄭世家》鄦公惡鄭于楚。《註》鄦同許,許靈公也。

《集韻》《韻會》《正韻》火五切,音虎。《詩·小雅》伐木許許。《傳》許許,柹貌。《朱傳》衆人共力之聲。《淮南子·道應訓》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註》許,音虎。《字彙補》音虛。

《類篇》滸,一作許。

【閒】

閒【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也。《禮·樂記》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閒也。《莊子·山木篇》周將處夫材不材之閒。

《史記·郭解傳》洛陽人有相讐者,邑中賢豪,居閒以十數,終不聽。《註》居中爲他道和輯之。《周語》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閒。

容也。《禮·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遠近閒三席。《註》閒,猶容也。《前漢·文帝紀》願請閒。《師古註》閒,容也。猶今言中閒也。請容暇之頃,當有所也。

省也。

車聲也。

黃閒,弩名。《前漢·李廣傳》射以大黃。《註》黃肩弩。晉灼曰:卽黃閒,大黃,其大者也。

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大蒐于昌閒。

人名。《史記·項羽紀》田角弟田閒,故齊將。

《樂毅傳》以樂毅子閒爲昌國君。《註》閒,紀閒反。

《集韻》《韻會》何閒切《正韻》何艱切,音閑。《禮·王制》其餘以祿士,以爲閒田。《史記·信陵君傳》侯生乃屛人閒語。《註》閒音閑。謂靜語也。

《司馬相如傳》雍容閒雅,甚都。《註》韋昭曰:閒,讀曰閑。

也。《禮·曲禮》少閒願有復也。《註》言欲須少空閒,有所白也。

《廣韻》近也。《左傳·成十六年》以君之靈,閒蒙甲冑。《註》閒,猶近也。

《廣韻》古莧切《集韻》居莧切《韻會》居諫切《正韻》居晏切,音襉。《爾雅·釋詁》代也。《書·立政》相我受民,和我庶獄庶愼,時則勿有閒之。《傳》閒,代也。《詩·周頌》皇以閒之。《儀禮·燕禮》乃閒歌魚麗,笙由庚。

《爾雅·釋言》俔也。《註》左傳謂之諜。今之細作也。《釋文》閒音諫。

《博雅》䛼也。《釋文》。

《廣韻》厠也。《易·屯卦註》固志同好,不容他閒。正義曰:閒者,厠也。五應在二,是堅固其志,在於同好,不容他人閒厠其閒也。《左傳·隱三年》石碏曰:遠閒親,新閒舊。《釋文》閒,閒厠之閒。

迭也。《書·益稷》笙鏞以閒。《傳》閒,迭也。《疏》更迭閒厠,相代之義,故閒爲迭也。吹笙擊鐘,更迭而作。

隔也。《前漢·楚元王傳》或脫成傳》閒歲而祫。《註》閒歲,隔一歲也。

與也。《左傳·莊十年》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鄕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註》閒,猶與也。

空也。《前漢·高帝紀》步從閒道走軍。《註》閒,空也。投空而行,不公顯也。

離也。《晉語》且夫閒父之愛,而嘉其貺。《註》閒,離也。

遠也。《淮南子·俶眞訓》溝中之斷,則醜美有閒矣。《註》閒,遠也。

非正色曰閒。《詩·衞風·綠兮衣兮傳》綠,閒色。

《廣韻》瘳也。《正字通》病恆在身,無少空,故謂病瘳爲閒也。

送也。

《正字通》非訾,亦曰閒。

致王室。

以計愚敵曰反閒。孫子兵法,反閒者,因敵閒而用之也。

地名。《戰國策》割河閒以事秦。《註》閒音諫。趙地。

《集韻》賈限切,音。地名。引春秋,大蒐于昌閒。◎按陸德明音義,閒如字,無作上聲讀者。未知集韻何據。

《博雅》閒,覗也。《釋文》閒,孤限切。覗,音司。

《集韻》下瞎切,音。《爾雅·釋詁》代也。施乾讀。

《韻補》叶音巾。《高彪詩》人有計策,六奇五閒。總兹三事,謀則咨詢。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