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育至英

出自:魏晋·陆云《赠顾尚书诗》

拼音:[dàn][yù][zhì][yīng]

平仄:仄仄仄平

五岳降神,四渎炳灵。
两仪钧陶,参和大成。
兆光人伦,诞育至英
于显尚书,实惟我兄。
行成世则,才为时生。
体道既弘,大德允明。
厥弘伊何,靡旷不遵。
厥明伊何,靡妙不研。
无索炤灼,有求幽玄。
细微不错,毫荒以陈。
积篑为山,纳流成渊。
扶翘布华,养物作春。
所肃以礼,所润以仁。
宣质拔行,曜文八采。
坚不可钻,清如凝水。
方迹迎朗,蹈齐阙里。
晞圣而惟,亦顾之子。
彼弃芝英,玩此兰茝。
异世同芳,其馥不已。
有兰既馥,我风载清。
能芬南岳,运芳北征。
子有其德,人求其馨。
逝此陋巷,薰彼紫庭。
厥音不已,鼓钟有声。
闻天之聪,譬之鹄鸣。
天聪既招,我实惟彰。
乘风之凤,眷言朝阳。
披云藻绣,来此旧乡。
谦光自抑,厥辉愈扬。
丽容魋翕,孔好已张。
既照平林,具我华英。
华英已曜,馀光难延。
会浅别速,哀以绍欣。
追旷同少,暂和笑言。
殊音合奏,曲异响连。
绝我欢条,统我思因。
根分来在,爱感往思。
我非形景,有处有游。
载离载会,且欢且忧。
感彼远旷,吝此延娱。
乐奏声哀,言发涕流。
唯愿我子,德与福俱。
亦天之佑,亦我之私。

查看原文

注释

【诞育】1.生育﹔出生。 2.泛指产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诞】

誕【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徒旱切《集韻》《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音袒。《說文》詞誕也。《徐曰》妄爲大言也。《廣韻》欺也。《書·無逸》乃逸乃諺旣誕。《蔡傳》誕妄。《孔傳》欺誕。《史記·扁鵲傳》先生得無誕之乎。《荀子·修身篇》易言曰誕。《說苑·尊賢篇》口銳者多誕而寡信。

《正韻》放也。《左傳·昭元年》伯州犁曰:子姑憂子晢之欲背誕也。《註》放誕也。《晉書·羊曼傳》阮孚爲誕伯。

《爾雅·釋詁》大也。《書·大禹謨》帝乃誕敷文德。《傳》大也。《詩·大雅》誕彌厥月。《毛傳》大也。《朱傳》發語辭。

《字彙》闊也。《詩·國風》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箋》土氣緩,則葛生闊節。

《廣韻》育也。《後漢·裴楷傳》昔文王一妻,誕致十子。《晉書·袁宏傳》誕靈物以瑞德。

《玉篇》天子生曰降誕。《後漢·虞美人傳》誕生聖皇。《舊唐書·德宗紀》上誕日不納中外之貢。

《廣雅》信也。

誕馬。《唐書·儀衞志》一品鹵簿有誕馬六。《宋史·儀衞志》誕馬,散馬也。

國名。《魏志·東夷傳》有古誕者國。

獸名。詳訛字註。

《正韻》杜晏切,袒去聲。亦放也。與訑同。《集韻》亦作唌。

【育】

育【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韻會》《正韻》余六切,音昱。《說文》養子使作善也。《廣韻》養也。《易·蒙卦》君子以果行育德。《註》育德者,養正之功也。《疏》育養其德。

《爾雅·釋詁》育,長也。《詩·衞風》旣生旣育。《箋》育謂長老也。《書·盤庚》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傳》育,長也。《晉語》正名育類。《註》育,長也。

生也。《禮·中庸》發育萬物。《註》育,生也。

覆育也。《詩·小雅》長我育我。《箋》育,覆育也。

幼稚也。《詩·衞風》昔育恐育鞠。《箋》昔育,昔幼稚之時也。

地名。《前漢·地理志》育陽。《註》屬南陽郡。

《集韻》亦姓。

《集韻》直祐切,音胄。胤也。

《韻會》通作鬻。《詩·幽風》鬻子之閔斯。《禮·樂記》毛者孕鬻。《註》鬻,生也。

《集韻》或作毓。《前漢·五行志》孕毓根荄。

《韻補》叶音亦。《詩·大雅》載生載育。叶上夙下稷。夙音夕。

叶音乙。《黃伯仁龍馬頌》稟神祇之化靈,乃大宛而再育。資螭之表象,似靈虯之注則。

【至】

至【未集下】【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摯。《說文》飛鳥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玉篇》來也。《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禮·樂記》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註》至,來也。

《玉篇》達也,由此達彼也。《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詩·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極也。《易·坤卦》至哉坤元。《註》至謂至極也。

《繫辭》易其至矣乎。《莊子·逍遙遊》故曰:至人無己。《註》至極之人。

善也。《禮·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覆之而角至。《註》至,猶善也。

大也。

《易·復卦》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註》冬至,隂之復也。夏至,陽之復也。《正字通》夏至曰日長至,是日晝漏刻五十九,夜四十一,先此漏刻尚五十八。日之長于是而極,故曰日長至,至取極至之義。呂覽十二紀:仲夏月,日長至是也。冬至亦曰日長至,是日晝漏刻四十一,夜五十九,過此晝漏卽四十二刻。日之長,於是而始,故亦曰日長至。至取來至之義。禮郊特牲曰:郊之祭,迎長日之至是也。然呂覽於仲冬則又曰日短至。黃震曰:世俗多誤冬至爲長至,不知乃短至也。據此說,短至宜爲冬至,亦謂之日長至者,陽之始長也,扶陽抑隂之義也。

至掌,蟲名。《爾雅·釋蟲》蛭蝚至掌。《亢倉子·臣道篇》至人忘情。

《集韻》《韻會》徒結切,音咥。單至,輕發貌。《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

《韻補》叶職日切,音窒。《詩·豳風》鸛鳴于垤,婦歎于室。灑埽穹窒,我征聿至。

叶章移切,音支。《梁武帝擬古詩》日期久不歸,鄕國曠音輝。音輝空結遲,半寢覺如至。叶上期絲。

【英】

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驚切,音瑛。《爾雅·釋木》華而不實者謂之英。《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英。《註》英,猶華也。

木名。《爾雅·釋木》權,黃英。

葉亦謂之英。《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溪叢語》《宋書·符瑞志》沈約云:英,葉也。《離騷》餐落英,言食秋菊之葉也。據《玉函方》甘菊三月上寅採葉,名曰玉英,是英亦謂之葉也。

《禮·禮運》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註》倍曰俊,千人曰英。《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敎育之。

《博雅》美也。《晉書·荀闓傳》京師語曰:洛中英英荀道明。

《爾雅·釋山》再成,英。《疏》山形兩重者名英,今南郡英山縣,蓋取此名也。

瓊英,美石似玉者。《詩·齊風》尚之以瓊英乎而。《水經注》《孫盛·魏春秋》曰:文帝愈增崇宮殿,取白石英及紫石英。

英英,雲貌。《詩·小雅》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詩·小雅》二矛重英。《註》以羽飾矛。《魯頌》朱英綠縢。《疏》蓋絲纒而朱染之。

樂名。《前漢·禮樂志》帝嚳作《五英》。英,華茂也。

國名。《史記·陳杞世家》臯陶之後,或封英、六。《楚世家註》英國在淮南,蓋蓼國也。

姓。《通志·氏族略》英氏,以國爲氏,漢有九江王英布。

於䖍切,音閼。《班固·西京賦》翡翠、火齊。流耀含英。縣黎、垂棘,夜光在焉。

《唐韻古音》于良切,讀央。《屈原·九歌》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毛詩·本音》舜英、重英、瓊英、美如英,俱叶韻讀央。《管子·地員篇》五色雜英,各有異章。《集韻》英,稻初生未移者,亦讀央。

於慶切,音映。飾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