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允衡门

出自:魏晋·陆云《赠汲郡太守诗》

拼音:[zhào][yǔn][héng][mén]

平仄:仄仄平平

于穆皇晋,豪彦实蕃。
天罔振维,有圣贞观。
鸣鸟在林,良骏即闲。
萃彼俊乂,时亮庶官。
抑抑奚生,天笃其淳。
芳颖兰挥,琼光玉振。
沈机照物,妙思考神。
思我善问,观德古人。
善问伊何,惠音孔韶。
肇允衡门,翻飞宰朝。
肃雍芳林,芬响凌霄。
穆矣和风,育尔清休。
亦既有试,出宰邦家。
之子于行,民固讴歌。
风澄俗俭,化静世波。
芒芒既庶,且乐于和。
我有好爵,既成尔服。
入赞崇华,遂登帷幄。
时文圣宰,天祚方谷。
朔风徽止,鸿渐云岳。
悠悠斯民,三代直道。
我求明德,惟奚攸考。
缉熙晖章,天禄来保。
惠心无兢,丰化有造。
乐只君子,茂德攸绥。
嗟我怀人,式是言归。
聿言来集,如翼斯挥。
日予不惠,照尔清晖。
职思既殊,亦各有司。
念我同僚,悲尔异事。
之子之远,悠悠我思。
虽无赠之,歌以言志。

查看原文

注释

【肇允】《诗.周颂.小毖》:"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郑玄笺:"肇,始;允,信也。"后遂以"肇允"为始信之意。南朝宋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肇允虽同规,翻飞各异?。"南朝梁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铭》:"籍甚二门,风流远尚。肇允才淑,阃德斯谅。"唐刘禹锡《复荆门县记》:"其肇允经营,实王孙昌夔居荆以表之,命行名建而缔构之弗暇。"一说,肇为发语词。参阅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肇为语首词证》。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屋舍。语出《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也指隐士的居处: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肇】

肇【未集中】【聿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治小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音趙。《說文》擊也。

《廣韻》始也。《書·舜典》肇十有二州。《傳》肇,始也。

《仲虺之誥》肇我邦于有夏。《傳》始我商家國于夏世。

正也。《齊語》竱本肇末。《註》竱,等也。肇,正也。謂先等其本,以正其末也。

敏也。《爾雅·釋言》肇,敏也。《書·酒誥》肇牽車牛,遠服賈。

長也。《爾雅·釋詁》肇,謀也。《詩·大雅》肇敏戎公,用錫爾祉。《傳》肇,謀也。《釋文》韓詩云:長也。

山名。《山海經》華山靑水之東有山,名曰肇山。

與兆同。《詩·大雅》以歸肇祀。《傳》肇,始也。始歸郊祀也。《箋》肇,郊之神位也。《疏》肇,宜作兆。春官小宗伯云:兆五帝于四郊是也。

《商頌》肇域彼四海。《箋》肇,當作兆。《疏》言正天下之經界,以四海爲兆域。

《集韻》杜皓切,音道。擊也。

【允】

允【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㽙《唐韻》余準切《集韻》《韻會》庾準切,音尹。《說文》允,信也。从㠯人。《徐曰》儿,仁人也,故爲信。

《爾雅·釋詁》允,信也。《疏》謂誠實不欺也。按《方言》云:徐魯之閒曰允。《書·君奭》公曰:告汝朕允。

《玉篇》允,當也。

《增韻》肯也。

通作盾。中盾,官名。《前漢·班固敘傳》數遣中盾,請問近臣。《註》師古曰:盾讀曰允。

《正韻》羽敏切,音隕。義同。

《集韻》余專切,音鉛。《前漢·地理志》金城郡允吾。《註》應劭曰:允吾,音鈆牙。

【衡】

衡【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行。《書·舜典》同律度量衡。《前漢·律歷志》衡,平也。所以任權而均物,平輕重也。《荀子·禮論》衡誠懸矣,則不可欺以輕重。

《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傳》璣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運轉者。《漢書註》衡謂渾天儀也。

樓殿邊欄楯也。《前漢·袁盎傳》百金之子不騎衡。

勺柄,龍頭也。《周禮·冬官·玉人》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衡四寸。

眉目之閒也。《蔡邕·釋誨》揚衡含笑。《左思·魏都賦》盱衡而誥。

斗之中央也。《前漢·天文志》衡殷南斗。

橫也。《前漢·法志》合縱連衡。《師古曰》戰國時,齊楚韓魏燕趙爲縱,秦國爲衡。秦地形東西橫長,故爲衡也。

楅衡,所以楅持牛,使不得抵觸也。《周禮·地官》凡祭祀,飾其牛牲,設其楅衡。

《小爾雅》斤十謂之衡,衡有半謂之秤。

維持冠者曰衡。《左傳·桓二年》衡紞紘綖。

掌山林者謂之衡。《周禮·天官·太宰》虞衡作山澤之材。

阿衡,官名。《書·太甲》惟嗣王不惠于阿衡。

地名。《周語》以諸侯朝于衡雝。《註》衡雝,鄭地,在今河內。

山名。《爾雅·釋山》江南衡。《註》南岳衡山也。

水名。《水經注》衡水東經阜城縣故城。

姓。《通志·氏族略》伊尹爲湯阿衡,子孫因以爲氏。一云魯公子衡之後,以王父字爲氏。漢有衡威、衡驃卿。

與蘅通,杜衡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其東則有蕙圃、衡蘭。

《集韻》胡盲切。與橫通。《詩·齊風》衡從其畝。《疏》衡,古通橫。

《詩·陳風》衡門之下,可以棲遲。《註》衡木爲門也。

《毛詩古音攷》音杭。《小雅》:約軧錯衡,八鸞瑲瑲。《史記·自序》:維契作商,爰及成湯,太甲居桐,德盛阿衡。,非。

【门】

門【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莫奔切《集韻》《正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傳》四門,四方之門。《禮·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門。《周禮·天官·掌舍》爲帷宮,設旌門。《註》王行止食息,張帷爲宮,樹旌以表門。《又》設車宮轅門。《註》王止宿險阻之處,車以爲藩,則仰車以其轅表門。今慕府亦稱轅門,牙門。《楚辭·九辯》君之門以九重。《註》天子九門:關門、遠郊門、近郊門、城門、臯門、雉門、應門、路門、寢門,亦曰庫門。

譙門,城上爲高樓以望者。《前漢·勝傳》獨守丞與戰譙門中。

橋門,國學門也。《後漢·儒林傳》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師門。《後漢·桓榮傳》上則通達經旨,下則去家慕鄕,求謝師門。

《通鑑》唐狄人傑,嘗薦姚元崇等數十人。或謂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

《正字通》世族盛著曰門望。韓顯宗疏,言門望者祖父之遺烈。

凡物關鍵處,皆謂之門。《易·繫辭》道義之門。《疏》物之得宜,從此易而來,故云道義之門,謂與道義爲門戸也。

《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

期門,勇士也。《後漢·譙傳》帝始作期門,數爲微行。《註》前書,武帝微行,常與侍中常侍武騎,及待詔,北地良家子能騎射者,期諸殿門,故有期門之號,自此始也。成帝微行亦然,故言始也。《班固·西部賦》期門佽飛,列刃攢鍭。

官名。《周禮·地官》司門,祭祀之牛牲繫焉,監門養之。《後漢·百官志》黃門侍郞六百石,掌侍從左右給事中。《又》門大夫六百石。《註》漢官曰:門大夫二人,選四府掾屬。

《周禮·春官·小宗伯》其正室,皆謂之門子。《註》將代父當門者也。《左傳·襄十一年》大夫諸司門子勿順。

地名。《左傳·襄二十七年》託於木門。《註》木門,晉地《史記·項羽紀》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孟康註》在新豐東十七里。

《秦本紀》敗三晉之師於石門。《一統志》在平陽府解州東南白徑嶺,踰中條山,通陝州道,山嶺參天,左右壁立,閒不容軌,名曰石門。

鴈門,郡名。見《前漢·地理志》。

山名。《書·禹貢》浮于積石,至于龍門。《傳》龍門山在河東之西界。《後漢·逸民傳》龎公攜其妻子,登鹿門山。

《正字通》北方北極之山曰寒門。漢光武紀寒門註,師古曰:今冶谷去甘泉八十里,盛夏凜然。

星名。《史記·天官書》其南北兩大星曰南門。《註》南門二星,在庫樓南天之外門,明則氏羌貢。《天文志》大微星南四星執法,中端門,左右掖門。

姓氏也。公卿之子,敎以六藝,謂之門子。後因以爲氏,後魏門文愛。

東門、西門、雍門、木門,俱複姓。《左傳·宣十八年註》襄仲居東門,故曰東門氏。

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敎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㲈、大夏、大濩、大武。《註》此周所存六代之樂。黃帝曰雲門。

人名。《史記·秦始皇紀》使盧生求羨門高誓。《註》羨門,古仙人。《前漢·藝文志》逢門射法二篇。《註》卽逢蒙。《荀子·正論篇》羿蠭門者,天下之善射者也。

《正字通》僧曰沙門桑門。《前漢·郊祀志》沙門,漢言息心削髮,絕情欲,歸於無爲也。

《韻補》叶民堅切,音眠。《楚辭·遠遊》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庶類有成兮,此德之門。

叶眉貧切,音珉。《詩·邶風》出自北門,憂心殷殷。叶下貧。《荀卿·雲賦》往來惽憊,通於大神。出入甚亟,莫知其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