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袂沾襟

出自:魏晋·陆云《太尉王公以九锡命大将军让公将还京邑祖饯赠此诗》

拼音:[huī][mèi][zhān][jīn]

平仄:平仄平平

烈文辟公,时惟哲王。
阐纵绝期,平显幽光。
内实慎徽,缉熙有臧。
出纠方慝,间督不扬。
高山峻极,天造芒芒。
天子念功,大典光备。
肃肃王命,宰臣莅事。
穆矣渊让,遗功遂志。
思我远猷,徽音孰嗣。
后命既灵,王人反旆。
兴言出祖,饮饯于迈。
旌旐泱泱,轺轩蔼蔼。
和风弭尘,清晖映盖。
思乐中陵,言观其川。
公王戾止,有车辚辚。
伊谁云飨,我有嘉宾。
羽觞举酬,酢尔征人。
悠悠征人,四牡騑騑。
发轸北京,振策紫微。
昔乃云来,春林方辉。
岁亦暮止,之子言归。
道涂兴恋,伏载称徽。
圣泽既渥,嘉会愔愔。
庭旅钟鼓,堂有瑟琴。
飞辔清晖,扶桑移荫。
视景秪慕,挥袂沾襟
娈彼同栖,悲尔异林。
我有旨酒,以歌以吟。

查看原文

注释

【挥袂】1.挥袖。奋起貌;飘洒貌。 2.犹挥手。表示告别。
【沾襟】浸湿衣襟。多指伤心落泪。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挥】

揮【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輝。《說文》奮也。《廣韻》振也,動也,灑也。《爾雅·釋詁》竭也。《註》揮振,去水也。《禮·曲禮》飲玉爵者弗揮。《註》振去餘酒曰揮。《左傳·僖二十三年》懷嬴奉匜沃盥,旣而揮之。《註》揮,湔也。

散也,揮霍也。《易·乾·文言》六爻發揮,旁通情也。《疏》六爻發越揮散,旁通萬物之情也。

指揮也。《宋三朝政錄》乘快指揮一事誤失,史官必書。

《集韻》吁運切,音訓。亦奮也。

胡昆切,音魂。揮掄,全而不破也。

叶于倫切,音筠。《王桀詩》荆軻爲燕使,送者盈水濵。縞素易水上,涕泣不可揮。◎按《音學五書》引《詩》云:揮古本音熏。《集韻》或作㩣。《正字通》與麾撝通。《說文》分撝揮爲二。

【袂】

袂【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弭弊切《集韻》《韻會》彌蔽切,音櫗。《玉篇》袖也。《釋名》袂,掣也。掣,開也。開張之,以受臂屈伸也。《禮·曲禮》以袂拘而退。《儀禮·大射儀》大射正弓矢,以袂順左右隈。《前漢·鄒陽傳》攘袂而正議者,獨大王耳。

擔袂,國名。《水經注》江口有國,號擔袂,屬天竺。遣黃門字興爲擔袂王。

《集韻》儒稅切。音汭。《莊子·漁父篇》被髮揄袂。《釋文》袂,李音芮。

倪祭切。同褹。詳褹字註。

《類篇》古穴切,同。亦袖也。《韻補》《沈炯·歸魂賦》:矧古今之悲凉,並攢心而霑袂。渡狹嶺之欹危,跨淸津之幽咽。

【沾】

沾【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他兼切,音添。水名。《說文》水出壷關,東入淇。

《說文》一曰益也。義同添。《徐鉉曰》今俗別作添,非是。

《廣韻》張廉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廉切,音詹。漬也,濡也。《史記·滑稽傳》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陳丞相世家》汗出沾背,通作霑。

與覘通。《禮·檀弓》國昭子曰:我喪也,斯沾。《註》沾讀爲覘,視也。

《廣韻》《集韻》都念切,音店。亦水名。

縣名,在樂平。《漢志》屬上黨郡。《廣輿記》太原府樂平縣,本漢沾縣。

《集韻》《正韻》的協切,音跕。沾沾,自整貌。《史記·魏其傳》沾沾自喜。《註》師古曰:輕薄也。徐廣曰:沾,昌兼反,又當牒反,一曰尺占反。

【襟】

襟【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韻會》。《玉篇》又作䘳。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