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墀自歼殪

出自:魏晋·阮瑀《诗》

拼音:[dān][chí][zì][jiān][yì]

平仄:平平仄平仄

苦雨滋玄冬,引日弥且长。
丹墀自歼殪,深树犹沾裳。
客行易感悴,我心摧已伤。
登台望江沔,阳侯沛洋洋。

查看原文

注释

【丹墀】1.指宫殿的赤色台阶或赤色地面。 2.指官府或祠庙的台阶。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丹】

丹【子集上】【丶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單。赤色丹砂也。《書·禹貢》礪砥砮丹。《山海經》丹以赤爲主,黑白皆丹之類。《陶弘景曰》卽朱砂也。

道家以烹鼎金石爲外丹,吐故納新爲內丹。《黃庭經》九轉八瓊丹。《註》八者:朱砂,雄黃,空靑,硫黃,雲母,戎鹽,硝石,雌黃也。

《博物志》和氣相感,則陵出黑丹。仁主壽昌,民延壽命,天下太平。

以朱色塗物曰丹。《揚雄·解嘲》朱丹其轂。

容美曰渥丹。《詩·秦風》顏如渥丹。

赤心無僞曰丹。《謝朓詩》旣秉丹石心,寧流素絲涕。

姓。漢丹玉,宋丹山,明丹衷。

丹陽,郡名。漢武帝攺鄣郡爲丹陽郡。晉武帝分立宣城,毗陵二郡。

州名。本赤翟地,元魏置汾州,後改丹州。

《崔豹古今註》丹徼,南方徼,色赤,故稱丹徼,爲南方之極也。

丹丹,國名。見《南史》。

《山海經》鳳凰產于丹穴。

竊丹,鳥名。爲九鳳之一。

牡丹,花名。《本草》一名鼠姑。

木丹,梔子花別名。紫丹,茈草別名。

叶都懸切,音顚。《陸機·羅敷歌》南崖充羅幕,北渚盈輧軒。淸川含藻景,高岸被華丹。《說文》丹巴,越赤石。外象丹井,中象丹形,靑彤雘等字从此。

【墀】

墀【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直泥切《集韻》《韻會》音蚳。《說文》涂地也。禮,天子赤墀。《徐曰》階上地也。漢制,靑瑣丹墀。《典職曰》以丹漆地,故曰丹墀。砌以玉石曰玉墀。《楊巨源詩》無因隨百獸,率舞在丹墀。《前漢·梅福傳》願登文石之殿,陟赤墀之途。《漢武落葉哀蟬曲》玉墀兮生塵。

後庭元墀釦砌。

國名。《西京雜記》因墀國有解形之人。

與同。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歼】

殲【辰集下】【歹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7画

〔古文〕音纖《爾雅·釋詁》殲,盡也。《郉疏》舍人曰:殲,衆之盡也。《春秋·莊十七年》齊人殲于遂。《穀梁傳》殲者,盡也。杜預曰:戍遂翫而無備,遂人討而盡殺之,故時史以自盡爲文。《書·胤征》殲厥渠魁。《詩·秦風》殲我良人。

《左傳·襄二十八年》其將聚而殲旃。義同。

【殪】

殪【辰集下】【歹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翳。《說文》死也。《左傳·隱九年》鄭伯禦戎,前後擊之,盡殪。《杜註》殪,死也。

殄絕也。《書·康誥》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

盡也。《左傳·宣六年》中行桓子曰:使疾其民,以盈其貫,將可殪也。《杜註》殪,盡也。

仆也。《後漢·光武紀》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奔殪百餘里閒。《註》殪,仆也。

一矢而死曰殪。《詩·小雅》殪此大兕。《司馬相如·上林賦》弦矢分,藝殪仆。

與瘞通。《儀禮·覲禮》祭川沈,祭地瘞。《鄭註》古文瘞作殪。

與翳通。《韓詩·大雅》其葘其殪。《釋文》葘,反草也。殪,因也。因高塡下也。今《詩》作其葘其翳。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