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熟樱桃鹦饱啄

出自:清代·孙原湘《寒宵纪梦仿会真体》

拼音:[zhī][shú,shóu][yīng][táo][yīng][bǎo][zhu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青粉墙高接半天,黄昏风紧月娟娟。
斜门寂静推敲细,曲巷阴沉伺守坚。
乍听钟声空外动,忽惊人语暗中传。
朱唇微嗽来屏角,纤指轻弹近阁边。
预启间窗教侧足,偷开秘钥许容肩。
中途几被监奴觉,内院才闻采伴眠。
入户衣裳防綷縩,牵帏步屧屡蹁跹。
卸颐别绾珑松髻,熏被犹馀叆叇烟。
展侧冰肌如水滑,偎依粉颊比花妍。
一弯雪臂玲珑藕,三寸红帮窄小莲。
脂熟樱桃鹦饱啄,香披豆蔻蝶深穿。
流苏悄击银钩宕,密炷潜吹宝鼎然。
眼媚横流微腼觍,唤声低彻恣缠绵。
当胸袜绣堆茵软,衔耳环铛堕枕偏。
惊颤芙蓉承露重,狂飞柳絮逞风颠。
幽欢放胆终虚怯,浓笑回身忽涕涟。
长恨赤绳愆夙分,自嫌锦瑟过华年。
鸳囚难卜重逢日,鱼媵甘图再世缘。
可奈晨鸡先促迫,尚贪宿鲽暂流连。
钗分紫玉酬深爱,裯拥青绫耐细怜。
剪发早申偕老愿,抽毫索记定情篇。
前游历历明于镜,回忆茫茫坠似钿。
姑射神妃原幻梦,维摩天女本空禅。
觉来襟袖沾霞气,赢得人呼是谪仙。

查看原文

注释

【樱桃】又称“莺桃”、“中国樱桃”。双子叶植物,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紫红色。叶广卵形至长卵形。花白色或稍带红色。核果球形,色彩鲜红,晶莹透亮;甜中带酸,可生食或加工成果酱、果酒。果核可入药。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脂】

脂【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旨夷切《集韻》《韻會》蒸夷切《正韻》旨而切,音祗。《說文》戴角者脂,無角者膏。《正字通》禽獸腴也。凝者爲脂,釋者爲膏。《詩·衞風》膚如凝脂。《傳》如脂之凝《史記·貨殖傳》販脂辱處也。

《釋名》脂,砥也。著面柔滑如砥石也。

《博雅》人二月而脂。《前漢·五行志》在人腹中,肥而包裹心者,脂也。

《正字通》燕脂,以紅藍花汁凝脂爲之,燕國所出。後人用爲口脂。《釋名》脣脂,以丹作之,象脣赤也。

以喻榮祿也。《揚子·太經》出泥入脂。《註》脂,榮祿也。卜從洿泥之中出,求榮祿之處也。

用以利物曰脂。《詩·衞風》載脂載舝。《傳》脂舝其車,以還我行也。

鳥名。《爾雅·釋鳥》桑扈,竊脂。《註》俗謂之靑雀,觜曲,食肉,好盜脂膏,因名竊脂。《詩·小雅·交交桑扈傳》桑扈,竊脂也。

草名。《抱朴子·僊藥卷》玉脂芝,生於有玉之山,常居懸危之處。

《正字通》藥名。赤石脂,可以塗屋。

五靈脂。

補骨脂。

《五音集韻》水名。

姓。《後漢·孔融傳》初,京兆人脂習元升與融相善。

《集韻》軫視切,音旨。手指也。與指同。

【熟】

熟【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食飪也。《玉篇》爛也。《禮·祭義》亨熟羶薌。

《廣韻》成也。《書·金滕》歲則大熟。

《戰國策》願王熟慮之。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灌將軍熟視笑曰:人謂魏勃勇,妄庸人耳。

《史記·大宛傳》率多進熟于天子。《註》漢書音義曰:進熟,美語如成熟者也。

《釋名》荆豫人謂長婦曰熟。熟,祝也。祝,始也。《韻會》熟,本作孰。後人加火,而孰但爲誰孰字矣。

【樱】

櫻【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烏莖切《集韻》《韻會》於驚切《正韻》於京切,音鶯。《說文》果名,櫻桃也。一名含桃。《禮·月令》仲夏之月,羞以含桃先薦寢廟。《爾雅翼》果熟最先,故云先薦。《呂覽·高誘註》以鸎所含食,故曰含桃。

名鸎桃。《王維·敕賜櫻桃詩》纔是寢園春薦後,非關御苑鳥銜殘。

《爾雅·釋木》楔,荆桃。《郭璞註》今櫻桃也。《孫炎註》最大而甘者,謂之崖蜜。《蘇軾·橄欖詩》待得餘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本草》一名朱桃,一名麥英。深紅者爲朱櫻,黃者爲蠟櫻。

《集韻》伊盈切,音嬰。義同。

【桃】

桃【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說文》果也。《爾雅·釋木》旄,冬桃。榹,山桃。《禮·月令》仲春桃始華。《內則》桃曰膽之。《疏》桃多毛,拭治令靑滑如膽。

桃諸。《王肅云》諸,菹也,今之藏桃也。

《典術》桃,五木之精,仙木也。《禮·檀弓》君臨臣喪,以巫祝桃茢執戈。《左傳·昭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災。《後漢·禮儀志》爲桃印,施門戸,以止惡氣。

含桃,櫻桃也。《爾雅》謂之楔。

桃氏,攻金之工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桃氏爲刃。

胡桃。《名物志》謂之羌桃。

銚芅曰羊桃。《爾雅·釋草》萇楚,銚芅。

桃枝,竹名。《爾雅·釋草》桃枝四寸有節。

《本草》豬苓名地烏桃。

桃蟲,鷦也。一名巧婦。《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桃林,地名,在華山東。《書·武成》放牛桃林之野。

老桃,宋地。《左傳·隱十年》公會齊侯、鄭伯于老桃。

水名。《山海經》樂遊之山,桃水出焉。

姓。《姓苑》戰國桃應,晉桃豹。

《集韻》他彫切,音祧。長枋,可以持物于器中者。

《集韻》上與切,音墅。抒物器也。

《集韻》直紹切,音趙。與㸠同。《博雅》板也。

【鹦】

鸚【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8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韻會》幺莖切,音甖。《說文》鸚鵡,能言鳥也。《前漢·武帝紀》南越獻能言鳥。《師古註》今鸚鵡,隴西南海有之,一種白,一種靑,一種五色。白及五色者尤慧解。師曠謂之乾臯,李昉呼爲隴客。

鶬鸚。《左傳·昭十七年靑鳥氏杜註》靑鳥,鶬鸚也。以立春鳴,立夏止。

鸚螺。《南州異物志》鸚鵡螺,狀如覆杯,頭似烏頭,向其腹,視如鸚鵡。《郭璞·江賦》鸚螺旋蝸。《庚信啓》鸚鵡承杯。詳鵡䳇二字註。

【饱】

飽【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博巧切,包上聲。《說文》厭也。《玉篇》飽滿也。《廣韻》食多也。《易·漸卦》飮食衎衎,不素飽也。《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嘗饌寡,世子亦不能飽。

《陸機·豪士賦》心翫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說。

姓。《正字通》宋添差通判臨江軍事飽安盈。

《五音集韻》許旣切,音欷。飫也。

古通有韻。《詩·小雅》牂羊墳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鮮可以飽。

叶彼五切,音補。《吳子·治兵篇》適其水草,節其飢飽。冬則溫廐,夏則凉廡。

【啄】

啄【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竹角切,音涿。《說文》鳥食也。《廣韻》鳥啄也。《詩·小雅》率場啄粟。《戰國策》俛啄蚉䖟而食之。《集韻》通作噣。《韻會》通作啅。

剝啄。《韓愈·剝啄行》剝剝啄啄,有客至門。我不出應,客去而嗔。

《廣韻》丁木切《集韻》都木切,音豰。義同。《集韻》咮也。《易林》鳧得出沒,喜笑自啄。毛羽悅澤,利以攻玉。

《廣韻》啄木鳥。

《正韻》職救切,音晝。與咮噣同。《韓詩外傳》鳥之美羽句啄者,鳥畏之。《前漢·東方朔傳》尻益高者,鶴俛啄也。《註》師古曰:啄音竹救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