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腕先攘容捉搦

出自:清代·孙原湘《水晶帘下即事》

拼音:[hào][wàn][xiān][rǎng][róng][zhuō][nuò]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逋发初撩待画眉,镜台偷傍立多时。
熏香乍喜眠娇女,倾水刚逢遣侍儿。
皓腕先攘容捉搦,朱唇欲啮费矜持。
幽情未了馀欢在,留作今宵翠被思。

查看原文

注释

【皓腕】洁白的手腕。多用于女子。
【捉搦】1.捉拿,捕捉。 2.握持;捉摸。 3.捉弄;戏弄。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皓】

皓【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風》月出皓兮。《揚子·淵騫篇》明星皓皓。

《集韻》潔白也。《詩·唐風》揚之水,白石皓皓。《朱註》又胡暴反,叶下鵠。鵠,音告。

虛曠貌。《大戴禮》常以皓皓,是以眉壽。

皓膠,水凍貌。《楚辭·大招》霧雨淫淫,白皓膠只。

《廣韻》顥,今作皓。《說文》商山四顥,白首老人也。《史記·留侯世家》四人從太子,鬚眉皓白。《師古註》所以謂之四皓。

通作昊。太皓,天也。《後漢·郞顗傳》太皓悅和,靁聲乃發。《荀子·賦篇》皓天不復。《註》皓,同昊。

天皓,星名。《史記·天官書》歲隂在丑,星居寅,以十二月與尾箕晨出,曰天皓。《前漢·天文志》作天昊。

與皞同。《楚辭·遠遊》歷太皓以左轉。《註》卽太皞也。

《唐韻》《韻會》《正韻》古老切,音杲。皓皓,潔白精瑩貌。

姓。《吳越春秋》句踐大夫皓進。

《集韻》呼回切,音灰。髮皓落也。劉昌宗說。《玉篇》同皜。《集韻》或作皞暠䯫。《廣韻》从日作晧。

【腕】

腕【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貫切,音惋。《說文》本作掔。手掔也。《揚雄曰》掔,握也。《玉篇》手腕也。《釋名》腕,宛也。言可宛屈也。《戰國策》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齒。《嵆康·琴賦》發和顏,攘皓腕。

與捥同。《史記·刺客傳》偏袒搤捥而進。索隱捥,古腕字。

【先】

先【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

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姓。《韻會》晉有先軫。

《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愷樂,獻于社。《註》先猶導也。《史記·酈食其傳》沛公吾所願從游,莫爲我先。

先事而爲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違。《禮·月令》先立春三日。

當後而前曰先。《左傳·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長者。《老子·道德經》先天地生。

《廣韻》娣姒曰先後。《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于先後宛若。《註》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師古曰:古謂之娣姒,今關中俗呼爲先後,吳楚呼之爲妯娌。

《韻會》《正韻》蘇典切,音跣。《越語》句踐親爲夫差先馬。《韻會》前漢太子,太傅少傅屬官有先馬。後漢職如謁者,太子出,則當直者前驅導威儀也。或作洗。

【攘】

攘【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7画

〔古文〕音穰。《說文》推也。

竊也。《書·呂》奪攘矯虔。《禮·禮器》匹士太牢而祭,謂之攘。

因其自來而取曰攘。《論語》其父攘羊。

卻也。《禮·曲禮》左右攘辟。《周禮·秋官·禁殺戮》掌司攘獄者,遏訟者,以告而誅之。《註》攘,猶卻也。《疏》謂人有罪過,官有文書。追攝不肯受者。《齊語》西征攘白翟之地。《前漢·鄒陽傳》攘袂而正議。《註》攘袂,猶今人云捋臂。

除也。《詩·大雅》攘之剔之。《疏》攘除翦剔。

《揚子·方言》止也。

《唐韻》如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汝兩切,平傳贊》傾側擾攘楚魏之閒。

《唐韻》《集韻》《韻會》人漾切《正韻》人尚切,與讓通。遜也。《前漢·禮樂志》隆雅頌之聲,盛揖攘之容。《註》攘,古讓字。

《藝文志》道家者流,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

《集韻》式亮切,賞去聲。與饟同。《詩·小雅》攘其左右。《箋》攘讀爲饟。

《集韻》《韻會》泥庚切,音獰。搶攘,亂貌。《前漢·賈誼傳》國制搶攘。《註》攘,女庚反。師古讀搶攘爲傖獰。

【容】

容【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註》謂包之也。

《唐書·狄仁傑傳》婁公盛德,爲所包容久矣。

儀容也。《禮·冠義》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射義》試之於射宮,其容比於禮,其節比於樂。

《玉藻》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遫,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

從容,安也。《書·君》從容以和。《中庸》從容中道,聖人也。

《爾雅·釋器》容謂之防。《郭璞註》形如今牀頭小曲屛風,唱射者所以自防隱也,所以容身防矢也。

禮官曰容。《禮·樂記》使之行商容,而復其位。《註》容謂禮樂之官。使之檢視殷家禮樂之官,而復其位。《前漢·儒林傳》徐生善爲容。是善禮樂者謂之容也。

飛揚貌。《楚辭·九章》紛容容之無經兮。

《禮·內則》佩容臭。《註》香物也。助爲形容之飾,猶後世香囊也。

紗之輕者曰輕容。《唐苑類》輕容,無花薄紗也。

州名。古象郡地,唐置容州。

姓。八凱仲容之後。《禮記》有徐大夫容居。

慕容,複姓。

《集韻》尹竦切。與慫慂之慂同,勸也。

《正字通》余壟切,音涌。《前漢·郊祀歌》神之行,旌容容。

與頌通。《說文》貌也。从頁,公聲。《徐曰》此儀容字。歌頌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頌。後人因以爲歌頌字。《前漢·惠帝紀》有罪當盜械者,皆頌繫。《顏師古註》古頌與容同。《法志註》頌謂寬容之,不桎梏也。

叶與章切,音陽。《韓愈·獨孤申叔哀辭》如聞其聲,如見其容。嗚呼遠矣,何日而忘。

《參同契》天道甚浩廣,太無形容。虛寂不可覩,匡郭以消忘。

【捉】

捉【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側角切,莊入聲。《說文》搤也。一曰握也。《廣韻》捉搦也。《前漢·王褒傳》周公躬吐捉之勞。《註》一飯三吐飡,一沐三捉髮。《蜀志·趙雲傳註》先主捉手而別。

《增韻》捕也。《釋名》促也。使相促及也。

《唐書·兵志》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

【搦】

搦【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尼革切《集韻》《韻會》昵格切,音蹃。《說文》按也。《廣韻》捉搦也。《錢俶小詞》金鳳欲飛遭掣搦。

《正韻》女力切,音匿。義同。

《唐韻》女角切《集韻》《韻會》昵角切,。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