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前微曳霓裳

出自:清代·彭孙遹《春从天上来•孙介夫索句题照赠此篇》

拼音:[rén][qián][wēi][yè][ní][cháng,shang]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年少孙郎。
算才地风流,合让伊行。
思清零雨,笔挟秋霜。
佳句题遍吴阊。
似方子当日,擘麒麟、高宴仙乡。
奏新词,有停云芝盖,隔水松簧。
更饶大乔国色,俨麻姑玉女,矑盼清扬。
钿翠轻飞,裙波小皱,人前微曳霓裳
捧流霞一酌,擎来味、尽作沙糖。
尽疏狂。
任红尘人世,弹指沧桑。

查看原文

注释

【霓裳】1.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为裳。 2.借指云雾﹐云气。 3.飘拂轻柔的舞衣。 4.借指舞女。 5.道士的衣服。 6.《霓裳羽衣曲》的略称。 7.指霓裳羽衣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前】

前【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歬音錢。《增韻》前,後之對。

進也。《廣韻》先也。

《禮·檀弓》我未之前聞也。《註》猶故也。

《儀禮·特牲》祝前主人降。《註》前猶導也。

《集韻》《韻會》《正韻》子淺切,湔上聲。《說文》齊斷也。俗作剪。

《正韻》淺黑色。《周禮·春官·巾車》木路前樊,鵠纓。《註》前,讀爲緇翦之翦。淺黑也。

《韻補》叶慈鄰切,淨平聲。《劉向·九歎》陸魁堆以蔽視兮,雲冥冥而暗前。山峻高以無垠兮,遂曾閎而廹身。

【微】

微【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非切,音薇。《爾雅·釋詁》幽微也。《易·繫辭》知微知彰。《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廣韻》微,妙也。《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

《說文》隱行也。《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

《廣韻》細也。《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

《玉篇》不明也。《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韻會》衰也。《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史記·杞世家》杞小微。

《韻會》賤也。《尚書序》虞舜側微。

《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註》微,匿也。

《爾雅·釋詁》蔽,微也。《晉語》公子重耳過曹,曹共公聞其駢脅,諜其將浴,設微薄而觀之。《註》微,蔽也。

殺也。《禮·檀弓》禮有微情者。《疏》微,殺也,言賢者喪親,必致滅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踊有數,以殺其內情。

伺察也。《前漢·郭解傳》使人微知賊處。《註》微,伺問之也。

《爾雅·釋訓》骭瘍爲微。《註》骭,脚脛。瘍,瘡也。《詩·小雅》旣微且尰。

《韻會》非也。《詩·邶風》微我無酒。

《韻會》無也。《禮·檀弓》齊餓者,不食嗟來之食。曾子曰:微與。《註》微,猶無也。

國名。《書·牧誓》微盧彭濮。《傳》微在巴蜀。

《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也。

紫微,太微,少微,星名。《晉書·天文志》紫微垣十五星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天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座也,十二諸侯府也。少微,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明大而黃,則賢士舉也。

三微。《後漢·章帝紀》春秋於春每月書王者,重三正,愼三微也。《註》三微者,三正之始,萬物皆微,物色不同,故王者取法焉。十一月,時陽氣始施於黃泉之下,色皆赤,赤者陽氣,故周爲天正,色尚赤。十二月,萬物始牙而色白,白者隂氣,故殷爲地正,色尚白。十三月,萬物莩甲而出,其色皆黑,人得加功展業,故夏爲人正,色尚黑。

姓。《左傳·哀八年》微虎。《註》魯大夫。

微生,複姓。《論語》微生高。

【曳】

曳【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余制切《集韻》《韻會》以制切,音跇。《說文》臾曳也。《易·睽卦》見輿曳,其牛掣。《詩·唐風》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儀禮·士相見禮》執玉者則唯舒武,舉前曳踵。

河名。《類篇》西戎有河名曳咥。《說文》作曳。曳字从臼作。

【霓】

霓【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五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硏奚切,音倪。《說文》屈虹靑赤。或白色隂气也。从雨兒聲。《玉篇》雲色似龍也。《埤雅》雄曰虹,雌曰霓。舊說,虹常雙見,鮮盛者雄,其闇者雌也。一曰赤白色謂之虹,靑白色謂之霓。爾雅釋天曰:霓爲挈貳,貳蓋言二。淮南子說山訓曰:天二氣則成虹是也。《孟子》若大旱之望雲霓也。《集韻》通作蜺。

《爾雅·釋天》疾雷爲霆霓。《註》雷之急擊者謂霹靂。

《廣韻》五計切《集韻》硏計切,音詣。義同。《張衡·東京賦》龍輅充廷,雲旗沸霓。夏正三朝,庭燎晢晢。

《廣韻》五結切《集韻》倪結切,音齧。義同。《釋名》霓,齧也。其體斷絕,見於非時,此灾氣也。傷害於物,如有所食齧也。《南史·王筠傳》沈約製郊居賦,示筠草,筠讀至雌霓連蜷,約撫掌欣忭曰:僕常恐人呼爲霓。○按雌霓之霓,五的反。雲霓之霓,五兮反。學林曰:范蜀公召試學士院,用彩霓作平聲。考試者以范爲失韻,當時學士爲之憤鬱。司馬光曰:約賦但取聲律便美,非霓不可讀爲平聲也。

《張衡·西京賦》直墆霓以高居。《註》墆霓,高貌。

《集韻》《韻會》倪歷切,音鶂。《集韻》雌霓。《集韻》本作蜺。或作蛪。

【裳】

裳【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正韻》陳羊切,音常。《說文》下帬也。《釋名》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詩·邶風》綠衣黃裳。《禮·曲禮》暑無褰裳。《揚子·方言》惜乎衣未成而轉爲裳也。《集韻》本作常。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