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躐英躔

出自:宋代·华镇《送新广西提刑曹司勋》

拼音:[kāng][kǎi][liè][yīng][chán]

平仄:平仄仄平平

勋业平阳重,才华子建先。
高风延世济,大笔得家传。
事至皆游刃,辞新尽应弦。
从容登桂籍,慷慨躐英躔
不下文弥蔚,曾磨质更坚。
鹓鸿倾义路,旒扆赏辞编。
善诱恢师范,良图?幕莲。
雄鸣声阔达,高举势腾骞。
中外资裁制,交游喜荐延。
入趋兰省秘,出拥绣衣鲜。
封域三苗旧,江山五岭连。
楚风轻有素,蛮俗混难铨。
飞挽归丰羡,经营出静便。
霜威严不试,镜照朗无前。
玉石胸中判,龙蛇度外捐。
冥心投至理,寓兴起新篇。
不羡怀沙洁,羞称赋鵩贤。
团茆方息驾,隐几欲忘筌。
杯水澄朝彩,炉香炷久烟。
有馀论墨妙,无问及筳篿。
华实湖湘外,声名日月边。
泥封俄迅激,竹律未周旋。
畏景明流石,薰飙穆汎弦。
星车躔岭徼,虎节起湘川。
雨露恩无外,乾坤施不偏。
远民伤侧陋,天子重生全。
桂水秦开郡,璇玑舜继年。
平反须利器,跋履屈华鞯。
贱子曾昂首,清途想侧肩。
希声元寂寞,坦履素蹁跹。
世路谁为偶,台僚窃备员。
机心宁及俗,直道尚侔天。
宜襆为郎被,难加出将鞭。
神栖南郭隐,心醉北窗眠。
大匠微无弃,幽芳早见搴。
斲轮惭妙手,倾盖胜华颠。
莫叱王遵驭,空矜郭泰船。
云移难就荫,蚁慕漫求膻。
越峤暄凉异,周班旦莫联。
行看践槐棘,应纪纫兰荃。

查看原文

注释

【慷慨】1.充满正气,情绪激昂:~陈词。 2.不吝惜:~无私的援助ㄧ~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慷】

慷【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韻會》苦朗切《集韻》口朗切《正韻》口黨切,與忼同。慷慨,激昂之意。《後漢·齊武王縯傳》性剛毅慷慨。

《五音集韻》胡朗切,音沆。

去聲。《正韻》口浪切,音亢。義同。

《集韻》《韻會》《正韻》丘岡切,音康。《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成公綏·嘯賦》時幽散而將絕,中矯厲而慨慷。徐婉約而優游,紛繁騖而激揚。

【慨】

慨【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韻會》口漑切,音欬。忼慨,壯士不得志也。从心旣聲。《徐曰》內自高亢憤激也。《後漢·馮良傳》慨然恥在厮役。

悲也。《禮·檀弓》旣葬,慨焉如不及。《疏》中心悲也。

《檀弓》練而慨然。《註》憂悼在心之貌。

通作愾。《晉書·陸機傳》登壇忼愾。

叶去吏切,音器。《賈誼·旱雲賦》遂積聚而合沓兮,相紛薄而慷慨。若飛翔之縱橫兮,揚波怒而澎濞。

【躐】

躐【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良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涉切,音獵。《玉篇》踐也。《爾雅·釋言》跋躐也。《疏》李巡曰:跋前行曰躐。《禮·玉藻》登席不由前曰躐席。《疏》失節而踐曰躐席。

《學記》學不躐等也。《疏》躐,踰越也。《楚辭·九歌》凌余陣兮躐余行。《註》躐,踐也。一作。

《後漢·崔駰傳》躐纓整襟。《註》躐,持也。

【英】

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驚切,音瑛。《爾雅·釋木》華而不實者謂之英。《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英。《註》英,猶華也。

木名。《爾雅·釋木》權,黃英。

葉亦謂之英。《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溪叢語》《宋書·符瑞志》沈約云:英,葉也。《離騷》餐落英,言食秋菊之葉也。據《玉函方》甘菊三月上寅採葉,名曰玉英,是英亦謂之葉也。

《禮·禮運》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註》倍曰俊,千人曰英。《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敎育之。

《博雅》美也。《晉書·荀闓傳》京師語曰:洛中英英荀道明。

《爾雅·釋山》再成,英。《疏》山形兩重者名英,今南郡英山縣,蓋取此名也。

瓊英,美石似玉者。《詩·齊風》尚之以瓊英乎而。《水經注》《孫盛·魏春秋》曰:文帝愈增崇宮殿,取白石英及紫石英。

英英,雲貌。《詩·小雅》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詩·小雅》二矛重英。《註》以羽飾矛。《魯頌》朱英綠縢。《疏》蓋絲纒而朱染之。

樂名。《前漢·禮樂志》帝嚳作《五英》。英,華茂也。

國名。《史記·陳杞世家》臯陶之後,或封英、六。《楚世家註》英國在淮南,蓋蓼國也。

姓。《通志·氏族略》英氏,以國爲氏,漢有九江王英布。

於䖍切,音閼。《班固·西京賦》翡翠、火齊。流耀含英。縣黎、垂棘,夜光在焉。

《唐韻古音》于良切,讀央。《屈原·九歌》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毛詩·本音》舜英、重英、瓊英、美如英,俱叶韻讀央。《管子·地員篇》五色雜英,各有異章。《集韻》英,稻初生未移者,亦讀央。

於慶切,音映。飾也。

【躔】

躔【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直連切《集韻》《韻會》澄延切《正韻》呈延切,音廛。《說文》踐也。《徐曰》星之躔次,星所履行也。《揚子·方言》躔,逡循也。

歷行也,日運爲躔。《博雅》行也。

行徑轍迹也。《前漢·律歷志》舉終以定朔望分至,躔離弦望。《註》應劭曰:躔,徑也。《爾雅·釋獸》其迹躔。《註》脚所踐處。《左思·吳都賦》未知英雄之所躔也。《註》歷行也。《集韻》或从展作蹍。

《集韻》丈善切,音紾。移行也,循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