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压沧溟

出自:宋代·华镇《送越倅胡郎中入京》

拼音:[dì,de][shì][yā,yà][cāng][mí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雄镇扬州域,前闻越绝灵。
天文直牛女,地势压沧溟
霸业虽陈迹,王图乃旧经。
遗风终朴素,弥世慎仪刑。
纡绶皆英彀,乘轩尽德馨。
迄今无僭滥,自古底安宁。
硕德居华旦,清资应列星。
司城新进秩,别乘旧扬軨。
妙誉高藩翰,嘉名蔼阙廷。
自堪剖符竹,犹此驾箳篂。
裨替无遗恨,平反得所听。
威仪严肃穆,文雅焕青荧。
裁决真穿缟,经纶甚建瓴。
属城尝乏守,茂绩可书屏。
完士终何感,丹心独愿铭。
沦埋脱吴阪,知赏谬柯亭。
述业知晞骥,多闻愧识鼮。
成风非匠石,合舞谢庖丁。
滥拟窥场藿,叨曾食野苹。
禹门俄暴鬣,陶梦辄摧翎。
捧檄终堪喜,弹冠讵可停。
未能餐沆瀣,安敢卧清泠。
山薮容樗栎,川河纳渭泾。
不教长在涧,还许预充庭。
破竹期迎刃,提刀更发硎。
有缘重奋迅,何虑复伶俜。
稳步封崤底,长驱过井陉。
旋瞻丹阙凤,密觏宝阶蓂。
先哲犹嘲白,微才乃拾青。
既沾新籍桂,无负故囊萤。
寒谷逢阳律,幽姿得震霆。
心诚期秉石,踪迹免如萍。
矩范兹亲觌,徽音此窃聆。
执鞭欣有自,整驾恨难扃。
杯水遮雕辔,壶浆拥彩舲。
鸣钲发兰沚,叠鼓起蘋汀。
庞骥虽云展,黄陂未易形。
虔刀方电发,孔榻任尘冥。
伫见宵人伏,行观病者醒。
驰心逐旌旆,引领瞩郊坰。

查看原文

注释

【地势】1.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比喻社会地位: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沧溟】1.大海。 2.苍天,高远幽深的天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地】

地【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埊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

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

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閉目自愼,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埽地。○按吳棫收地入箇韻,音隋,則過可如字讀,沱隋亦平去閒耳。本作坔。

【势】

勢【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世。《說文》盛權力也。《孟子》好善而忘勢。

《廣韻》形勢。《易·坤卦》地勢坤。

《增韻》氣燄也。《書·君》毋倚勢作威。

《韻會》外腎爲勢。宮,男子割勢。

《韻補》叶式列切,音設。《木華·海賦》羣山旣略,百川潛渫。泱漭澹泞,騰波赴勢。

【压】

壓【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烏甲切《集韻》《韻會》《正韻》乙甲切,音鴨。《說文》壞也,笮也,塞補也。一曰鎭壓。《唐書·柳仲郢傳》仲郢爲京兆尹,政號嚴明。爲河南尹,以寬惠爲政,或言不類京師時。仲郢曰:輦轂之下,彈壓爲先。郡邑之治,惠愛爲本。

《集韻》益涉切,音嬮。伏也,合也。

諾協切,音㘨。一指按也。

於豔切。通作厭。足也,疾惡也。《前漢·叔孫通傳》朕甚壓苦之。或作厭饜。

【沧】

滄【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倉。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

東爲滄浪之水。

河名。《水經注》濕水左會淸夷水,亦謂之滄河。

湖名。《廣輿記》在韶州府樂昌縣。

州名。《廣韻》後魏所置,蓋取滄海爲名。

《說文》寒也。《逸周書》天地之道有滄熱。亦作倉。《揚雄·甘泉賦》東燭倉海。

《集韻》楚亮切,音創。與凔同。

【溟】

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並音冥。《說文》小雨溟溟也。《揚子·太經》密雨溟沐。《註》溟沐,漸漬潤澤之意。

海也。《十洲記》東王所居處,山外有員海。員海水色正黑,謂之溟海。通作冥。《莊子·逍遙遊》北溟有魚。

瀴溟,水勢絕遠杳冥之貌。《木華·海賦》經途瀴溟。

巊溟,山氣暗昧之狀。《左思·吳都賦》巊溟鬱。

杳溟,水勢渺深激蕩也。《郭璞·江賦》雷註杳溟。

《廣韻》《正韻》莫迥切《集韻》《韻會》母迥切,音茗。與瀴同。

《集韻》莫逖切,音覓。亦小雨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