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瓶上下掉孔急

出自:宋代·华镇《如意院井诗二首 其一》

拼音:[sī][píng][shàng,shǎng][xià][diào][kǒng][jí]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太平兴国古佛刹,小院得名如意轮。
何人默识原地脉,凿井正会甘泉津。
阔容三尺白银瓮,深可二丈青丝缗。
夏凉未觉冰雪冷,味美不啻醍醐珍。
寺僧知爱不忍惜,汲引无间都城人。
鸣钟声歇更漏促,天鸡初报扶桑晨。
侧肩接足负担者,排闼争凑苍苔唇。
丝瓶上下掉孔急,语笑嘈杂春雷振。
永日迢迢既云暮,健夫噏噏皆嚬呻。
万人已喜用周给,一泓依旧清奫沦。

查看原文

注释

【上下】1.职位、辈分较高的人和较低的人:君臣上下|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和上下尊卑等列。 2.高处与低处;上面与下面。有时具体指天、地,山、泽: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 3.犹言增减:从其爵而上下之。 4.表示程度的高低,事物的优劣:不相上下。 5.犹言古今:篇章博举,通于上下。 ⑥犹言前后:上下文|上下要相联,首尾要相应。 ⑦犹言左右,表示约数:一斤上下|五十岁上下。
【孔急】很紧急,很急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丝】

絲【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婦化治絲枲。

《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

《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絲,琴瑟也。

《禮·緇衣》王言如絲。《疏》微細如絲。《五經文字》絲作,譌。《韻會》俗作〈糹系〉,誤。○按《說文》絲自爲部,今倂入。

【瓶】

瓶【午集上】【瓦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正字通》俗甁字。

【上】

上【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丄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上官,複姓。

《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下】

下【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丅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說文》底也。《玉篇》後也。

賤也。

《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

《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

《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

《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第·古音考》與吳同。

叶胡佐切,音賀。《曹丕·寡婦賦》風至兮淸厲,隂雲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掉】

掉【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吊切《正韻》杜弔切,調去聲。《說文》搖也。《廣韻》振也。《左傳·昭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楚語》大能掉小,故變而不勤。《註》掉,作也。《史記·孟嘗君傳》過市朝者,掉臂而不顧。《前漢·蒯通傳》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舌。

正也。《左傳·宣十二年》御下兩馬,掉鞅而還。《註》飾馬正鞅,以示閒暇。

掉磬。《禮·內則註》雖有勤勞,不敢掉磬。《疏》崔氏云:北海人謂相激事爲掉磬。隱義云:齊人謂相絞訐爲掉磬。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了切,音窕。亦搖動也。《增韻》顫也。

《唐韻》女角切《集韻》《韻會》尼角切,音搦。義同。

持也。

《集韻》女敎切,音鬧。聲甄動也。《周禮·春官·典同》薄聲甄。《註》甄猶掉也。鍾微薄則聲掉。

【孔】

孔【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鳥也。乙至而得子,嘉美之也。故古人名嘉字子孔。

甚也。《詩·小雅》德音孔昭。《書·禹貢》九江孔殷。《註》殷正也。言水道甚得其正也。

穴也。《爾雅·釋詁》孔,閒也。《疏》謂閒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圅人》眡其鑽空而惌。《史記·舜本紀》爲匿空旁出。《註》空卽孔。

空也。通也。《老子·道德經》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註》謂空虛能容也。

《揚子·太經》孔道夷如。《註》孔道,通道也。

鳥名。《山海經》南方多孔烏。

姓。《廣韻》殷湯之後。本自帝嚳狄吞乙卵而生契,賜姓子氏。至成湯,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後代以子加乙,始爲孔氏。至宋孔父嘉遭華父督之難,其子奔魯,故孔子生於魯。

【急】

急【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韻會》訖立切,音伋。《釋名》急,及也,言操切之使相逮及也。

《說文》褊也。《後漢·范丹傳》以狷急不能從俗,常佩韋于朝。

《廣韻》疾也。《增韻》迫也。

窘也。《禮·王制》國無六年之畜曰急。《史記·周本紀》囊王告急于晉。

請急,古休假名。晉令急假者,一月五急。本作㤂。《說文》从心及聲。隸作急,刍卽及字。《歐陽氏曰》俗作,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