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万金营香巢

出自:清代·黄遵宪《樱花歌》

拼音:[qiān][jīn][wàn,mò][jīn][yíng][xiāng][cháo]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鸧金宝鞍金盘陀,螺钿漆盒携叵罗。
伞张胡蝶衣哆啰,此呼奥姑彼檀那。
一花一树来婆娑,坐者行者口吟哦。
攀者折者手挼莎,来者去者肩相摩。
墨江泼绿水微波,万花掩映江之沱。
倾城看花奈花何,人人同唱樱花歌。
道旁老人三嗟咨,菊花虽好不如葵。
即今游客多于鲫,未及将军全盛时。
将军主政国尚武,源蹶平颠纷斗虎。
德川累世柔服人,渐变战场成乐土。
将军好花兼好游,每岁看花载箫鼓。
三百诸侯各质孥,争费黄金教歌舞。
千金万金营香巢,花光照海影如潮。
游侠聚作萃渊薮,真仙亦迷脂夜妖。
合歌万叶写白纻,缠头每树悬红绡。
七月张灯九月舞,一年最好推花朝。
嗔云吹雾花无数,一条锦绣游人路。
明明楼阁倚空虚,玲珑忽见花千树。
花开别县移花来,花落千丁载花去。
十日之游举国狂,岁岁欢虞朝复暮。
承平以来二百年,不闻鼙鼓闻管弦。
呼作花王齐下拜,至夸神国尊如天。
当时海外波涛涌,龙鬼佛天都震恐。
欧西诸大日逞强,渐剪黑奴及黄种。
芙蓉毒雾海漫漫,我自闭关眠不动。
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
我闻《桃花源》,洞口云迷离,人间汉魏了不知。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每读《华严经》卷神为痴。
拈花再拜开耶姬,上告丰苇原国天尊人皇百神祇。
仍愿丸泥封关再闭一千载,天雨新好花,长是看花时。

查看原文

注释

【千金】1.极多的钱:千金市骨|日费千金。 2.比喻十分宝贵:一刻千金|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 3.对别人女儿的客气称呼:千金小姐|您有几位千金。
【万金】1.极多的钱财。 2.用以形容贵重或比喻贵重之物。
【香巢】指美女的住处。亦指妓女的居处。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千】

千【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

《廣韻》漢複姓。

《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金】

金【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

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食貨志》金有三等,黃金爲上,白金爲中,赤金爲下。《註》白金,銀也。赤金,丹陽銅也。師古曰:金者五色,黃金、白銀、赤銅、靑鉛、黑鐵。

《公羊傳·隱五年》百金之魚。《註》百金,猶百萬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萬錢矣。《莊子·逍遙遊》不過數金。《註》百金,金方寸,重一斤爲一金。百金,百斤也。《史記·平準書》黃金一斤。《註》索隱曰:如淳云:時以錢爲貨,黃金一斤直萬錢,非也。

臣瓚云:秦以一鎰爲一金,漢以一斤爲一金,是其義也。董彥遠曰:漢一斤金四兩,直二千五百文。《正字通》或曰古十兩爲一斤。兵法:興師一萬,日費千金。燕昭王以千金養士,皆此數也。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銖爲一金也。

樂有八音,一曰金。《左傳·成十二年》金奏作于下。《疏》金奏,擊鐘以爲奏樂之節。金,謂鐘及鎛也。《周禮·春官·鍾師》掌金奏。

兵也。《禮·中庸》衽金革。《朱註》金戈兵之屬。

《韻會》軍行鉦鐸曰金。《釋名》金鼓。金,禁也,爲進退之禁也。《前漢·李陵傳》聞金聲而止。《註》金,鉦也。一名鐲。

黃色也。《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註》金芝,色像金也。《李白·宮中行樂詞》柳色黃金嫩。

堅也。《前漢·司馬相如傳》上金隄。《註》金隄,言水之隄塘,堅如金也。《賈誼·過秦論》金城千里。

官名。《周禮·秋官》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靑之戒令。《魏志·王修傳》行司金中郞將。《唐書·百官志》更金部曰司金。《遼史·國語解》隂山採金置冶採鍊,名山金司。《元史·世祖紀》置淮南淘金司。

《前漢·百官公卿表》更名執金吾。《註》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古今注》金吾,棒也。以銅爲之,黃金塗兩末,謂爲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執焉。

《論語·摘輔象》風后受金法。《註》金法,言能決理是非也。

地名。《五音集韻》金州,周爲附庸國,魏於安康縣置東梁州,後周攺爲金州。

《前漢·地理志》金城郡。《註》昭帝始元六年置。應劭曰: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瓚曰:稱金,取其堅也。《方輿勝覽》楚威王置金陵邑,因其地有王氣,埋金鎮之,故名。

山名。《廣輿記》在鎮江府城西北江中,唐裴頭陀於此開山得金,故名。

《述異記》黃金山,生交讓樹。《又》南金山有師子獸。

臺名。《白帖》燕昭王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之士,故謂黃金臺。

花名。《五代史·附錄》湯城淀池多異花。一曰旱金,大如掌。

樹名。《洞冥記》影蛾池北有生金樹。破之皮閒有屑,如金而色靑,亦名靑金樹。

草名。《周禮·春官·鬱人註》鬱金香草,宜以和鬯。

《拾遺記》祖梁國獻蔓金苔。《正字通》百兩金,藥名。

《唐本草》牡丹,亦名百兩金。

古天子號。《帝王世紀》少昊氏以金德王,故號金天氏。

國號。《金史·太祖紀》國有金水,源產金,故號大金。

姓。《五音集韻》古天子,金天氏之後。

漢複姓。金留氏,出《姓苑》。

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唐書·藝文志》海蟾子元英還金篇一卷。《宋史·藝文志》叢金訣一卷。

神名。《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註》金形似馬,碧形似雞。

闕門名。《前漢·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註》武帝時更名魯班門爲金馬門。

金精,珠名。見《博雅釋珠》。

鍾名。《拾遺記》帝顓頊有浮金之鍾。

星名。《酉陽雜俎》北斗第三星曰視金。《淸異錄》高麗謂星曰屑金。

金丹。《抱朴子·金丹卷》神人授之金丹仙經。

石名。《淮南子·地形訓》黃澒五百歲生黃金。《註》澒,水銀也。黃金,石名。

去聲。《字彙補》音噤。《荀子·解蔽篇》金口閉舌。

《韻補》叶居良切,音疆。《易林》剛柔相傷,火爛銷金。

【万】

万【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同萬。

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萬)〔古文〕㸘《唐韻》無販切,音蔓。《說文》蟲也。《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數名。《易·乾象》萬國咸寧。《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舞名。《詩·邶風》方將萬舞。《疏》萬者,舞之總名。《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州名。《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姓。《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韻補》入銑韻。《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营】

營【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余傾切《韻會》維傾切,音塋。《說文》市居也。从宮,熒省聲。

《玉篇》度也。《廣韻》造也。《詩·大雅》經之營之。《箋》營表其位。

《小雅》肅肅謝功,召伯營之。《箋》營治也。《易·繫辭》四營而成易。《疏》四度經營蓍策,乃成易之一變也。《韻會》東西爲經,周迴爲營。

《詩·小雅》營營靑蠅。《傳》營營,往來貌。《釋文》營說文作謍。小聲也。

《禮·禮運》營窟。《疏》地高則穴,地下則營壘,其土爲窟。

《韻會》軍壘曰營。《史記·黃帝紀》以師兵爲營衞。《註》正義曰:環繞軍兵爲營,以自衞轅門,卽其遺象。

《老子·道德經》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註》營,䰟也。一曰衞也。

營室,星名。《禮·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

《前漢·王莽傳》人民正營。《註》師古曰: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正音征。

《後漢·淸河王慶傳》夙夜屏營。《註》屏營,彷徨也。

《前漢·劉向傳》所以營惑耳目。《註》師古曰:營謂回繞之。

《敘傳》營信巫史。《註》鄧展曰營惑也。

《廣韻》州名。舜分靑州爲營州。《爾雅·釋地》齊曰營州。《註》自岱東至海。《疏》博物志云:齊有營丘,豈是名乎。《爾雅·釋丘》水出其左營丘。《註》今齊之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

縣名。《前漢·地理志》北海郡營陵。《註》或曰營丘。

營道,營浦,皆屬零陵郡。

營漢侯國。在濟南。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鉤營,地名。《前漢·李陵傳》遮鉤營之道。

姓。《風俗通》周成王卿士,營伯之後。漢有京兆營郃。

與熒通。熒惑,星名。亦作營。見熒字註。

《集韻》懸扃切,音熒。辯解也。《莊子·人閒世》口將營之。《郭註》自救解不暇也。

叶于方切,音王。《張籍祭韓愈詩》薦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親朋有孤稚,姻婚有辦營。

【香】

香【戌集下】【香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㿝《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詩·周頌》有飶其香。《禮·月令》中央土,其臭香。

草木之香,如沉香,棧香,蜜香,檀香,具載。《洪芻·香譜》及《葉延珪·香隸》諸書。

獸亦有香。《談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絕愛其臍,爲人逐急,卽投巖舉爪,剔裂其香。

《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臍香。其三心結香。

有小麝,其香更奇。

風香。《庾信詩》結客少年塲,春風滿路香。

含香。《漢官儀》尚書郞含雞舌香,伏奏事。

酒香。《王績詩》稍覺池亭好,偏宜酒甕香。《杜甫詩》浩蕩風塵外,誰知酒熟香。

花名。《廬山記》一比丘晝寢盤石上,夢中聞花香酷烈,及覺,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聞之,謂爲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丁香。《本草》一名丁子香,花紫白色,生子,小者爲丁香,大者爲母丁香。

酒名。《蘇軾·送碧香酒詩》碧香近出帝子家,鵝兒破殼酥流盎。《劉子翬詩》未饒赤壁風流在,且向何家醉碧香。

阿香。《搜神記》永和中,義興人姓周,出都,日暮。道邊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門,周求寄宿。一更中,聞外有小兒喚阿香聲,云:官喚汝推雷車。女乃辭去。夜遂大雷雨。

人名。黃香,仇香,見《後漢書》。

姓。明四譯館通事香牛。

山名。《唐書·白居易傳》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

水名。《述異記》吳故宮有香水溪。

殿名。《三輔黃圖》武帝時,後宮八區,有披香殿。

享名。《李白詩》沉香亭北倚闌干。

【巢】

巢【寅集中】【巛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鋤交切,音鄛。《說文》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禮·禮運》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檜巢。《古史考》許由夏常居巢,故號巢父。

國名。《周書序》巢伯來朝。《傳》殷之諸侯。

湖名。《括地志》廬州巢縣有巢湖。

樂器。《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疏》巢,高也。言其聲高也。

車名。《左傳·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車以望晉軍。《註》巢車,車上爲櫓。

姓。《廣韻》有巢氏之後。《史記·三皇紀》有巢氏,有天下者之號。

菜名。《陸龜蒙詩序》蜀疏有兩巢,大巢卽豌豆之不實者,小巢生稻畦中。一曰野蠶豆。

《廣韻》士稍切,音㑿。棧閣也。

《集韻》莊交切,音。大笙也。

《韻會》子小切《正韻》子了切,音勦。國名。

叶牀魚切,音鋤。《崔駰·反都賦》大漢之初,雍土是居。京平之世,鴝鵒來巢。

叶鋤尤切,音愁。《宋玉·高唐賦》王雎鸝黃,正冥楚鳩。姊歸思婦,垂雞高巢。《說文》巢本字。木上从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