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衣结椎髻

出自:清代·黄遵宪《逐客篇》

拼音:[duǎn][yī][jié,jiē][zhuī,chuí][jì]

平仄:仄平平平仄

呜呼民何辜,值此国运剥!轩顼五千年,到今国极弱。
鬼蜮实难测,魑魅乃不若。
岂谓人非人,竟作异类虐。
茫茫六合内,何处足可托?华人渡海初,无异凿空凿。
团焦始蜗庐,周防渐虎落。
蓝缕启山林,丘墟变城郭。
金山蟹堁高,伸手左右攫。
欢呼满载归,群夸国极乐。
招邀尽室行,后脚踵前脚。
短衣结椎髻,担簦蹑草屩。
酒人率庖人,执针偕执斫。
抵掌齐入秦,诸毛纷绕涿。
后有红巾贼,刊章指名捉。
逋逃萃渊薮,趋如蛇赴壑。
同室戈娄操,入市刃相斮。
助以国纲宽,日长土风恶。
渐渐生妒争,时时纵谣诼。
谓彼外来丐,只图饱囊橐。
地皮足一踏,有金尽跳跃。
腰缠得万贯,便骑归去鹤。
谁肯解发辫,为我供客作?或言彼无赖,初来尽袒膊。
喜如虫扑缘,怒则兽噬搏。
野蛮性嗜杀,无端血染锷。
些地非恶溪,岂容食人鳄。
又言诸娄罗,生性极龌龊。
居同狗国秽,食等豕牢薄。
所需日百钱,大觳难此较。
任彼贱值佣,我辈坐脧削。
眼见手足伤,谁能忍毒蠚?千口音譊譊,万目瞪灼灼。
联名十上书,上请王斟酌。
骤下逐客令,此事恐倍约。
万国互通商,将以何辞却?姑遣三人行,藉免众口铄。
掷枭倘成卢,聊一试蒲■。
谁知糊涂相,公然闭眼诺。
噫嘻六州铁,谁实铸大错?从此悬厉禁,多方设扃钥。
丸泥便封关,重门复击柝。
去者鹊绕树,居者燕巢幕。
关讥到进客,郊移及游学。
国典与邻交,一切束高阁。
东望海漫漫,绝远逾大漠。
舟人呼卬须,津吏唱公莫。
不持入关繻,一来便受缚。
但是黄面人,无罪亦篣掠。
慨想华盛顿,颇具霸王略。
檄告美利坚,广土在西漠。
九夷及八蛮,一任通邛笮。
黄白红黑种,一律等土著。
逮今不百年,食言曾不怍。
吁嗟五大洲,种族粉各各。
攘外斥夷戎,交恶詈岛索。
今非大同世,祇挟智勇角。
芒砀红番地,知汝重开拓。
飞鹰倚天立,半球悉在握。
华人虽后至,岂不容一勺。
有国不养民,譬为丛驱爵。
四裔投不受,流散更安着?天地忽局蹐,人鬼共咀嚼。
皇华与大汉,第供异族谑。
不如黑奴蠢,随处安浑噩。
堂堂龙节来,叩关亦足躩。
倒顷四海水,此耻难洗濯。
他邦互效尤,无地容飘泊。
远步想章亥,近功陋卫霍。
芒芒问禹迹,何时版图廓?

查看原文

注释

【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所服。
【椎髻】1.亦作"椎结"。 2.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史记.货殖列传》:"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汉书.李陵传》:"两人皆胡服椎结。"颜师古注:"结读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或断发,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郭沫若《女神.湘累》:"老翁一人,银发椎髻,白须髯,袒上身。"借指椎髻之人或其所居之区。 3.汉梁鸿妻孟光"椎髻,着布衣",愿与"梁鸿"俱隐。后遂以"椎髻"形容为妻贤良,衣饰简朴,与夫共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短】

短【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端上聲。《說文》有所長短,以矢爲正。《徐曰》若以弓爲度也。《廣韻》促也,不長也。《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禮·月令》度有長短。

長短術。《史記·六國年表》謀詐用,而縱橫長短之說起。《註》長短術興於六國時,行長入短,其語隱謬,用相激怒。

短功。《唐書·百官志》凡工匠,十月至正月爲短功。

短人。《史記·孔子世家》僬僥三尺,短之至也。《荀子·非相篇》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張華·博物志》伊尹黑而短。

凡指人過失曰短。《史記·屈原傳》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前漢·蕭望之傳》鄭朋數稱述望之,短車騎將軍。《師古註》短謂毀其短惡也。

叶多卷切,音近亶。《陸機·思親賦》天步悠長,人道短矣。異途同歸,無早晚矣。

叶都眷切,音近玷。《蘇轍·夷中詩》江流日益深,民語漸已變。峰巒古崖石,草木條榦短。《集韻》或作。

【衣】

衣【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絲衣,祭服也。《詩·周額》絲衣其紑。

《博雅》寢衣,衾,服也。

《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面衣。《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耳衣。《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綴衣,掌衣服官名。《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白衣,未仕之稱。《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垣衣,苔也。《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人名。《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靑衣,地名。《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註》今爲臨卭。

借服膺意。《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唐韻》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韻》著衣也。《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一作㐆。《通志·六書略》卽衣字,从向、身。

【结】

結【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拮。《說文》締也。《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詩·檜風》我心蘊結兮。

《曹風》心如結兮。《疏》如物之裹結。《禮·曲禮》德車結旌。《註》結,謂收斂之也。《疏》結,纏其旒著於竿也。《前漢·五行志》衣有襘,帶有結。《註》結,締結之結也。

《博雅》曲也。

《玉篇》要也。

《集韻》胡計切,音系。《前漢·張釋之傳》跪而結之。《註》師古曰:結,讀曰係。

《集韻》激質切,音吉。義同。

《集韻》吉詣切,音計。《前漢·陸賈傳》尉佗魁結箕踞。《註》師古曰:結,讀曰髻。

【椎】

椎【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直追切《集韻》傳追切,音追。通作槌。俗作桘。《說文》擊也。

鐵椎也。《戰國策》秦遺連環,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謝秦使曰:謹已解矣。《史記·信陵君傳》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

《揚子·方言》椎,齊謂之終葵。

椎鈍,不曲橈也。《前漢·周勃傳》樸椎少文。

《釋名》椎,推也。耒亦椎也。

《集韻》朱惟切,音隹。木名,似栗而小。

【髻】

髻【亥集上】【髟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音計。《說文》總髮也。从髟,吉聲。古通用結,此字後人所加。《史記·陸賈傳》尉佗魋結箕踞。《漢書註》結讀曰髻。《玉篇》同䯰。《集韻》亦作紒。

《集韻》喫吉切,音詰。《莊子·達生篇》竈有髻。《註》髻竈神,著赤衣,狀如美女。

《集韻》激質切,音吉。義同。

相关诗句
何时版图廓 芒芒问禹迹 近功陋卫霍 远步想章亥 无地容飘泊 他邦互效尤 此耻难洗濯 倒顷四海水 叩关亦足躩 堂堂龙节来 随处安浑噩 不如黑奴蠢 第供异族谑 皇华与大汉 人鬼共咀嚼 天地忽局蹐 流散更安着 四裔投不受 譬为丛驱爵 有国不养民 岂不容一勺 华人虽后至 半球悉在握 飞鹰倚天立 知汝重开拓 芒砀红番地 祇挟智勇角 今非大同世 交恶詈岛索 攘外斥夷戎 种族粉各各 吁嗟五大洲 食言曾不怍 逮今不百年 一律等土著 黄白红黑种 一任通邛笮 九夷及八蛮 广土在西漠 檄告美利坚 颇具霸王略 慨想华盛顿 无罪亦篣掠 但是黄面人 一来便受缚 不持入关繻 津吏唱公莫 舟人呼卬须 绝远逾大漠 东望海漫漫 一切束高阁 国典与邻交 郊移及游学 关讥到进客 居者燕巢幕 去者鹊绕树 重门复击柝 丸泥便封关 多方设扃钥 从此悬厉禁 谁实铸大错 噫嘻六州铁 公然闭眼诺 谁知糊涂相 聊一试蒲■ 掷枭倘成卢 藉免众口铄 姑遣三人行 将以何辞却 万国互通商 此事恐倍约 骤下逐客令 上请王斟酌 联名十上书 万目瞪灼灼 千口音譊譊 谁能忍毒蠚 眼见手足伤 我辈坐脧削 任彼贱值佣 大觳难此较 所需日百钱 食等豕牢薄 居同狗国秽 生性极龌龊 又言诸娄罗 岂容食人鳄 些地非恶溪 无端血染锷 野蛮性嗜杀 怒则兽噬搏 喜如虫扑缘 初来尽袒膊 或言彼无赖 为我供客作 谁肯解发辫 便骑归去鹤 腰缠得万贯 有金尽跳跃 地皮足一踏 只图饱囊橐 谓彼外来丐 时时纵谣诼 渐渐生妒争 日长土风恶 助以国纲宽 入市刃相斮 同室戈娄操 趋如蛇赴壑 逋逃萃渊薮 刊章指名捉 后有红巾贼 诸毛纷绕涿 抵掌齐入秦 执针偕执斫 酒人率庖人 担簦蹑草屩 短衣结椎髻 后脚踵前脚 招邀尽室行 群夸国极乐 欢呼满载归 伸手左右攫 金山蟹堁高 丘墟变城郭 蓝缕启山林 周防渐虎落 团焦始蜗庐 无异凿空凿 华人渡海初 何处足可托 茫茫六合内 竟作异类虐 岂谓人非人 魑魅乃不若 鬼蜮实难测 到今国极弱 轩顼五千年 值此国运剥 呜呼民何辜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