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士人同仇

出自:清代·黄遵宪《赤穗四十七义士歌》

拼音:[sì][shí][qī][shì][rén][tóng,tòng][chóu,qiú]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四十七士人同仇
四十七士心同谋。
一盘中供仇人头。
哀哀燕雀鸣啁啾。
泥首泣诉围松楸。
臣等无状恐为当世羞。
君虽有臣不能为君持干掫。
君实有弟不获传国如金瓯。
君亦有国民,不敢兴师修戈矛。
犹复腼颜视息日日偷。
臣等非敢国法雠。
伏念国亡君死实惟仇人由。
当时天使来,奉命同会酬。
环门观礼千人稠。
彼名高家实下流。
骂我衣冠如沐猴。
笑我朝会啼秃鹙。
我君怒如鲠在喉。
拔剑一发不复收。
乌知仇人不死翻贻家国忧。
臣等闻变行叹复坐愁。
或言死拒或言死请无能连一筹。
同官臭味殊薰莸。
一国蒙戎如狐裘。
最后决意报雠同力戮,洒血书誓无悔尤。
四十七士相绸缪。
蹈间伺隙忽然岁一周。
昨夜四更月黑至鸺鹠。
众皆衷甲撑铁兜。
长梯大椎兼利鍭。
或逾高墉或逾沟。
开门先刃铃下驺。
大呼转斗如貔貅。
彼仇人者巧藏驱,如椽银烛遍宅搜。
神恫鬼怒人焉瘦,闯然首出霜锋抽。
彼盘之中血髑髅。
先公犹识伧父面目不?此一匕首先公所赐绕指柔。
请公含笑试吴钩。
忽复赍齐恨埋九幽。
臣等事毕无所求。
愿从先君地下游。
国家明刑有皋繇。
定知四十七士同作槛车囚。
不愿四十七士戴头如赘疣。
唯愿四十七士骈死同首丘。
将军有令付管勾。
纲舆分置四诸侯。
明年赐剑如杜邮。
四十七士性命同日休。
一时惊叹争歌讴。
观者拜者吊者贺者万花绕冢每日香烟浮。
一裙一屐一甲一胄一刀一矛一杖一笠一歌一画手泽珍宝如天球。
自从天孙开国首重天琼矛和魂一传千千秋。
况复五百年来武门尚武国多贲育俦。
到今亦穗义士某某某某四十七人一一名字留。
内足光辉大八州。
外亦声明五大州。

查看原文

注释

【十七】十分之七。
【士人】1.士大夫;儒生。亦泛称知识阶层。 2.人民;百姓。 3.士卒;将士。
【同仇】1.谓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 2.指共同赴敌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四】

四【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

《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十】

十【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

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

《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七】

七【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从一,微隂从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註》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註》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爲節。

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啓,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

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

姓。明七希賢。

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正字通》或通作㭍桼漆。柒。

【士】

士【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鉏里切,音仕。四民士爲首。《詩·大雅》譽髦斯士。《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鄕,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

官總名。《書·立政》庶常吉士。《禮·王制》天子之元士,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

《孔安國曰》士,理官也,欲得其曲直之理也。《書·舜典》帝曰:臯陶,汝作士。《左傳·僖二十八年》士榮爲大士。

漢制,嘗爵爲公侯奪免者,曰公士。

《前漢·鄒陽傳》武力鼎士。《註》能舉鼎者。

《前漢·李尋傳》拔擢天士。《註》能知天道者。

《後漢·李業傳》王莽以業爲酒士。《註》時官酤酒,故置酒士。

侍從之士。《通鑑》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時謂之登瀛州。

士卒。《左傳·丘甲註》革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家語》孔子之宋,匡人以。甲士圍之。

男子通稱。《詩·周頌》有依其士。

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詩·大雅》釐我女士。

《管子·牧民篇》有士經。《註》士,事也。經,常也。

《梵書》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無上士。

俗塐神像曰木居士。《韓愈詩》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山海經》大荒西有國,名淑士。

士鄕。《後漢·鄭傳》昔齊置士鄕。《註》管仲相桓公,制國爲二十一鄕,工商之鄕六,士鄕十五。

縣名,勇士縣,屬天水郡,見《後漢·西羌傳》。

姓。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爲士氏,見《統譜》。

複姓,漢士孫瑞,扶風人。

與事通。《書·洛誥》見士于周。《註》悉來赴役也。《詩·豳風》勿士銜枚。《註》自今可勿爲行銜枚之事。

叶主矩切,音雨。《詩·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叶下父。父,音甫。《說文》士,事也。數始于一,終于十,从一从十。《集韻》本作。

與仕通。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同】

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

《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

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

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

《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小雅》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周禮·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註》司馬法曰:十成爲終,十終爲同,同方百里。《疏》謂之爲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故名百里爲同也。

爵名。《書·顧命》上宗奉同瑁。《註》同,爵。瑁,圭也。

州名。《廣韻》漢馮翊地有九龍泉,泉有九源,同爲一流,因以名之。《韻會》後魏以灃水攸同名州。

《正韻》通也。《莊子·在宥篇》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註》呂吉甫曰:空同之上,無物而大通之處也。

姓。《正字通》唐有同谷。

《盧仝詩》仝不仝,異不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通作童。《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釋文》徒貢切,音洞。與詷同。《禮·祭統》鋪筵設同几,爲依神也。《註》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單作同字,是齊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則言旁作同。漢魏之時,字義如此,今則總爲一字。

叶徒黃切,音唐。《。

【仇】

仇【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匹也。匡衡引《詩》:君子好仇。同逑。《爾雅·釋詁》仇,合也。《註》謂對合也。

怨敵也。《詩·秦風》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左傳·桓二年》師服曰:嘉耦曰妃,怨耦曰仇。

讐也。《史記·留侯世家》張良爲韓報仇。

《爾雅·釋訓》仇仇,敖敖,傲也。《詩·小雅》執我仇仇。《傳》猶謷謷也。

《釋名》仇,矛讐也。所伐則平,如討仇讐也。

姓。宋大夫仇牧。

章仇,複姓。隋有章仇太翼。

《集韻》恭於切《正韻》斤於切。同㪺。《詩·小雅》賔載手仇。《註》以手挹酒也。

《韻補》叶渠之切,音奇。《詩·周南》公侯好仇。叶上逵。

叶彊於切,音渠。《陸機·感丘賦》抨神爽以嬰物兮,濟性命而爲仇。忘大暮於千祀兮,爭朝榮於須臾。

相关诗句
外亦声明五大州 内足光辉大八州 到今亦穗义士某某某某四十七人一一名字留 况复五百年来武门尚武国多贲育俦 自从天孙开国首重天琼矛和魂一传千千秋 一裙一屐一甲一胄一刀一矛一杖一笠一歌一画手泽珍宝如天球 观者拜者吊者贺者万花绕冢每日香烟浮 一时惊叹争歌讴 四十七士性命同日休 明年赐剑如杜邮 纲舆分置四诸侯 将军有令付管勾 唯愿四十七士骈死同首丘 不愿四十七士戴头如赘疣 定知四十七士同作槛车囚 国家明刑有皋繇 愿从先君地下游 臣等事毕无所求 忽复赍齐恨埋九幽 请公含笑试吴钩 此一匕首先公所赐绕指柔 先公犹识伧父面目不 彼盘之中血髑髅 闯然首出霜锋抽 神恫鬼怒人焉瘦 如椽银烛遍宅搜 彼仇人者巧藏驱 大呼转斗如貔貅 开门先刃铃下驺 或逾高墉或逾沟 长梯大椎兼利鍭 众皆衷甲撑铁兜 昨夜四更月黑至鸺鹠 蹈间伺隙忽然岁一周 四十七士相绸缪 洒血书誓无悔尤 最后决意报雠同力戮 一国蒙戎如狐裘 同官臭味殊薰莸 或言死拒或言死请无能连一筹 臣等闻变行叹复坐愁 乌知仇人不死翻贻家国忧 拔剑一发不复收 我君怒如鲠在喉 笑我朝会啼秃鹙 骂我衣冠如沐猴 彼名高家实下流 环门观礼千人稠 奉命同会酬 当时天使来 伏念国亡君死实惟仇人由 臣等非敢国法雠 犹复腼颜视息日日偷 不敢兴师修戈矛 君亦有国民 君实有弟不获传国如金瓯 君虽有臣不能为君持干掫 臣等无状恐为当世羞 泥首泣诉围松楸 哀哀燕雀鸣啁啾 一盘中供仇人头 四十七士心同谋 四十七士人同仇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