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辨遥岑

出自:清代·陈曾寿《一萼红 孤山探梅》

拼音:[mò,mù][biàn][yáo][cén]

平仄:仄仄平平

荡微阴,正西风料峭,苔屐怯幽寻。
岸柳拳鸦,山椒落雁,天画如许寒林。
是昨夜、馨魂乍返,渐几树、脂晕破萧森。
略损风姿,劫馀池馆,随分行吟。
谁折试簪还堕,似抛将红豆,难结同心。
萼绿仙迟,云英嫁早,同感春梦沉沉。
便勾引、閒愁又醒,者次第、何计遣春深。
却又飞霙弄晚,莫辨遥岑

查看原文

注释

【遥岑】远处陡峭的小山崖。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莫】

莫【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寞。《韻會》無也,勿也,不可也。《易·繫辭》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定也。《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謀也。《詩·小雅》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博雅》强也。《論語》文莫吾猶人也。《晉書·欒肇·論語駁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凡勞而相勉謂之侔莫。《淮南子·謬稱訓》猶未之莫與。《註》莫,勉之也。

削也。《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莫鐵。

《博雅》莫莫,茂也。《詩·周南》維葉莫莫。《註》莫莫,茂密之貌。

《莊子·逍遙遊》廣莫之野。《註》莫,大也。

姓。《通志·氏族略》卽幕氏省文。漢有富人莫氏,見《游俠傳》。唐有比部員外郎莫藏用。

《史記·夏本紀註》五湖之一有莫湖。

與瘼通。《詩·小雅》莫此下民。

與幕通。《史記·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說文》莫故切。同暮。《易·夬卦》莫夜有戎。

菜也。《詩·魏風》彼汾沮洳,言采其莫。《註》音暮。《陸璣疏》莫,莖大如箸,赤節,節一葉,似柳葉,厚而長,有毛刺,今人繅以取繭緒。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爲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謂之酸迷,冀州人謂之乾絳,河、汾之閒謂之莫。

通膜。《禮·內則》去其皽。《註》皽謂皮肉之上魄莫也。

《韻會》莫白切,音陌。靜也。《詩·小雅》君婦莫莫。《註》言淸靜而敬至也。《左傳·昭二十八年》德正應和曰莫。

《唐韻古音》平聲,音謨。《漢書》註引《詩》聖人莫之作謨。《直音》作。

【辨】

辨【酉集下】【辛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皮莧切《正韻》備莧切,音辯。《說文》判也。《廣韻》別也。《易·乾卦》問以辨之。《禮·學記》離經辨志。《註》辨,謂考問得其定也。《周禮·天官》弊羣吏之治,六曰廉辨。《註》辨,謂辨然于事分明,無有疑惑也。

《韻會》牀䏶足笫閒也。《易·剝卦》剝牀以辨。《疏》牀足之上,牀身之下,分辨處也。《程傳》牀之幹也。

變也。《楚辭·九辨註》辨者,變也。謂道德以變說君也。

井地之數也。《禮·王制·註》京陵之地,九夫爲辨,九辨而當一井。

姓。

《集韻》見切,音徧。與徧通。帀也。《史記·禮書》萬民和喜,瑞應辨至。《註》同徧。

《廣韻》苻蹇切《集韻》《韻會》平免切《正韻》婢免切,辯上聲。義同。

《集韻》邦免切,鞭上聲。義同。

與貶通。《禮·玉藻》立容辨降,不傾側柔媚也。

《廣韻》普麪切《集韻》《正韻》匹見切,音片。革中斷也。《爾雅·釋器》革中絕謂之辨,革中辨謂之韏。《註》革中斷之名辨,復中分其辨名韏。《集韻》作㸤。

【遥】

遙【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餘招切,音謠。《說文》遠也。《禮·王制》千里而遙。《左傳·昭二十五年》遠哉遙遙。

逍遙,徜徉也。互詳逍字註。

【岑】

岑【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鋤針切《集韻》《韻會》《正韻》鉏簪切,音涔。《說文》山小而高。《謝靈運·登臨海嶠詩》明登天姥岑。《張衡·南都賦》幽谷嶜岑。《註》嶜岑,峻極貌。

國名。《正字通》周文王封異母弟燿之子渠爲岑子,今梁國有岑亭。

姓。望出南陽。《風俗通》古岑子國之後。後漢有岑彭,明岑義。

《集韻》牛錦切,吟上聲。崖岸也。《莊子·徐無鬼》未始離於岑。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