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觊圣胎

出自:清代·陈曾寿《往金陵视散原老人因读近诗夜过俞园看梅翌日同游扫叶楼归寄一首丙辰》

拼音:[ròu][shēn][jì][shèng][tāi]

平仄:仄平仄仄平

诗哀馀古人,愈好更可哀。
巨刃破愁地,擢数穷根荄。
闭门灭闻见,据槁忘形骸。
寸心非砥石,忧患滔天来。
凉秋把诗卷,再见春已回。
众湎一日短,孤撄千劫灰。
辍哦语未定,夜破邻园苔。
秉烛照霜月,不负馀寒梅。
即幽洗嚣暂,揽旷伤高才。
驱车清凉山,凄象浚空台。
名都士类尽,城处遇荒隈。
灾殃夺物性,存殁供吁唉。
夸父逐日影,肉身觊圣胎
所徇异清浊,迷妄将毋侪。
老至一关堑,壮趾多歧乖。
终古往不反,庄语痛非谐。
天全屹一老,行直无疑猜。
遗持远公法,往参陶潜杯。

查看原文

注释

【肉身】1.佛教称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的幻身。 2.泛指肉体。 3.僧道死后﹐将其尸体经过处理﹐涂以金漆﹐以资供奉﹐亦称"肉身"。
【圣胎】1.圣人之胎。 2.道教金丹的别名。内丹家以母体结胎比喻凝聚精﹑气﹑神三者所炼成之丹﹐故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肉】

肉【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宍《唐韻》如六切《集韻》《韻會》《正韻》而六切,。《易·噬嗑》噬乾肉。《禮·孔子閒居》觴酒豆肉。《左傳·莊十年》肉食者鄙。《管子·水地篇》五藏已具,而後生肉。《又》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後發爲九竅。

《正字通》禽鳥謂之飛肉。《揚子·太經》明珠彈于飛肉,其得不復。

肉三。《註》黥劓二,左右趾合一,凡三。

芝草名。《抱朴子·僊藥卷》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

視肉,獸名。見《山海經·郭璞註》視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土肉,生海中。色黑,長五寸,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耳,多足,可炙食。《本草》李時珍曰:此蟲魚之屬,與土精名封同類。《郭璞·江賦》土肉石華。

《本草》人頂生瘡,五色,如櫻桃,破則自頂分裂,連皮剝脫至足,名曰肉人。夏子益奇疾方,常飮牛乳,卽消。

《釋名》肉,柔也。

《集韻》《韻會》《正韻》如又切,音輮。錢璧之體。《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註》肉,邊也。好,孔也。《釋文》肉,如字。

如授反。

錘體爲肉。《前漢·律歷志》圜而環之,令之肉倍好者。《註》錘之形如環,體爲肉,孔爲好。

肥滿也。《禮·樂記》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疏》肉謂肥滿。《又》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註》肥也。《釋文》而救反。

《史記·樂書》寬裕肉好。《註》肉好,言音之洪美。

《集韻》儒遇切,音孺。肌肉也。

《韻會》《正韻》而由切,音柔。邊也。

《正字通》音腴。《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豐肉而庳。劉昌宗讀。

【身】

身【酉集中】【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

《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

《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觊】

覬【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几利切《正韻》吉器切,幸也。《廣韻》覬覦,希望也。《左傳·桓二年》下無覬覦。《註》下不冀望于上也。

《集韻》或作幾。《左傳·宣十二年》庸可幾乎。《疏》幾讀如冀,言用可冀幸而得之乎。《禮·檀弓·吾欲暴尩註》尩者面鄕天,覬天哀而雨之。覬,又作幾,音冀。

《韻會小補》通作慕仰,行之於邑也。

《集韻》虛器切,咦去聲。《類篇》幸也。《韻會小補》垂也。《集韻》亦作。《正字通》俗通作冀。《增韻》亦作懻,非。

【圣】

圣【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字彙》古壞切,音怪,非。

《同文舉要》入又部,訓居也,循也。今作在,合在圣爲一字,因俗怪字作而誤。

【胎】

胎【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正韻》湯來切,音台。《說文》婦孕三月也。从肉,台,意兼聲。《廣韻》始也。《增韻》凡孕而未生,皆曰胎。《爾雅·釋詁》胎,始也。《註》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博雅》人三月而胎。《史記·律書》營室者,主營胎。

獸亦謂之胎。《禮·王制》不殺胎。《史記·樂書》胎生者不殰。《註》胎生,獸也。

珠亦謂之胎。《前漢·揚雄傳》剖明月之珠胎。《註》珠在蛤中,若懷姙然,故謂之胎也。

逃也。《揚子·方言》胎,逃也。《註》謂逃叛也。

《韻補》叶音怡。《漢樂章》衆庶熙熙,施及夭胎。羣生啿啿,受春之祺。《徐幹·七喻》大宛之犧,三江之鮭。雲鶬水鵠,熊蹯豹胎。

叶音駝。《道藏謌》乞免五難中,制召諸天魔。靈嶽不崩陷,福地更鍊胎。《集韻》或作孡。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