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虚瞑色寒

出自:清代·陈曾寿《即事 其一》

拼音:[chuāng][xū][míng][sè][hán]

平仄:平平平仄平

庭树惟栖雪,窗虚瞑色寒
息交疏茗碗,知味爱蔬盘。
未信乾坤息,宁期旦暮安。
冰齑兼淡粥,深愧腐儒餐。

查看原文

注释

【瞑色】暮色。亦指昏暗的天色。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窗】

窗【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與牕同。《說文》本作囪。在牆曰牖,在戸曰囪。或作窗。《釋名》窗,聰也。於外窺內爲聰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四旁雨夾窗。《註》助戸爲明。亦作牕。

《集韻》《韻會》麤叢切,音怱。通孔也,竈突也。《韻會》案集韻,麤叢切,類篇韻補俱同。或作䆫牕。《鮑昭·玩月詩》蛾眉蔽珠櫳,玉鉤隔銷䆫。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陶潛詩》有酒有酒,閒飮東牕。願言懷人,舟車靡從。則䆫字合又於東韻收入。

【虚】

虛【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噓。空虛也。

《易·繫辭傳》周流六虛。《註》六虛,六位也。《疏》位本無體,因爻始見,故稱虛也。

《大戴禮》虛土之人大。《註》虛,縱也。

孤虛。《史記·龜筴傳》日辰不全,故有孤虛。

星名。《書·堯典》宵中星虛。

姓。《通志·氏族略》虛氏。見《姓苑》。

虛無,山名。《顏氏家訓》柏人城東有一孤山,或呼爲虛無山。

《廣韻》去魚切,音祛。《說文》大丘也。《集韻》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謂之虛。

地名。《春秋·桓十二年》會宋公于虛。《註》宋地。

水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虛水。

次也。《晉語》實沉之虛,晉人是居。

《韻補》喜語切,音許。《毛詩》升彼虛矣,以望楚矣。

叶虛王切。《道藏歌》提攜高上賔,反吾素靈房。道場靈沫內,高歌登大虛。《干祿字書》通作虚。

【瞑】

瞑【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音溟。《說文》翕目也。《廣韻》合目瞑瞑也。《後漢·馬援傳》甘心瞑目。《皇極經世》在水者不瞑,在風者瞑。《註》魚在水,其目盡夜不瞑也。

《集韻》目不明也。《晉書·山濤傳》臣耳目聾瞑,不能自勵。

《呂覽》瞑者,目無由接也。《汲冢周書》師曠曰:請使瞑臣往與之言。《註》無目故稱瞑。

《春秋·繁露》民者,瞑也。瞑也者,名其別離分散也。

瞑瞑視,不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酒食聲色之中,則瞑瞑然。《淮南子·覽冥訓》其視瞑瞑。

《集韻》《韻會》母迥切《正韻》莫迥切,溟上聲。

《集韻》《韻會》同。

《廣韻》莫賢切《集韻》民堅切《正韻》莫堅切,麫平聲。與眠通。《玉篇》寐也。《莊子·德充符》據槁梧而瞑。

弓名。《唐書·南蠻傳》永昌野桑生石上,其材上屈兩向而下植,取以爲弓,不筋漆而利,名曰瞑弓。

菜名。《本草綱目》瞑菜,一名睡菜,南海人食之思睡,故名。

盱瞑,與芊眠同。《張衡·南都賦》攢立叢駢,靑麗盰瞑,杳藹蓊鬱于谷底,森䔿䔿而刺天。李善讀,詳盰眠二字註。

《廣韻》莫甸切《集韻》《韻會》眠見切《正韻》莫見切,音麫。瞑眩劇也。

憒亂也。《書·說命》若藥不瞑眩,厥疾弗瘳。一作眠眩。互詳眠字註。

《集韻》謨耕切,音萌。與同。

叶武巾切,音旻。《楚辭·招魂》致命於帝,然後得瞑些,歸來歸來。往恐危身些。《註》瞑,臥也。《正字通》古無眠字,瞑卽眠。今通用眠,正譌从瞑廢眠,泥。

【色】

色【未集下】【色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嗇。《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禮·玉藻》色容莊。《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註》以形貌求之也。

采色。《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色慾。《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傳》色,女色。《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

物景亦曰色。《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潘岳·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豈曰無過,功亦不測。《註》載色,猶言有生氣起色也。

《公羊傳·哀六年》色然而駭。《註》驚貌。

《詩·魯頌》載色載笑。《傳》色,溫潤也。

《戰國策》怒於室者色於市。《註》色,作色也。

祕色。《高齋漫錄》世言祕色,磁器。錢氏有國時,越州燒進爲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祕色。

《博雅》色,縫也。

【寒】

寒【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姓。漢博士寒朗。

叶胡田切,音賢。《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叶側鄰切,音眞。《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