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朝诵先君

出自:清代·陈曾寿《题节庵师崇陵种树图》

拼音:[tí][zhāo,cháo][sòng][xiān][jūn]

平仄:平平仄平平

帝恩犹戴天,臣土无一寸。
哀哀种树辞,百尔畴能听。
呜呼我先皇,没世幽忧圣。
怛恻在人心,爱护逾畏敬。
天也实不谅,深宫落幽阱。
群凶祸滔天,致寇九庙震。
极乱国不亡,岂不由位定。
呜呼我先后,投艰晚弥甚。
啼朝诵先君,至德成让逊。
经年锢南山,仓皇事未竟。
内府千万资,贪人食之罄。
露寝渴金棺,雨泣离宫殡。
是时贼氛恶,行暴议尤横。
尊亲谊所同,畴敢私室论。
投袂起孤臣,誓衔微木徇。
不济将无归,亲知挽不瞬。
穷冬梁格庄,康衢无人径。
二三老司香,世隔孰过问。
减数及朔羊,守卫少馀馂。
犯冰跫然来,惊迎泪交迸。
雨露三百年,获报惟此仅。
荐飨当随班,例格仍敬慎。
孤踪闻九重,与祭特颁令。
明发趋崇阶,遥瞻黄幄映。
魄动见前和,恸哭长河亘。
降阶焚祭辞,天地痌孤奋。
毅力无艰难,至诚终格应。
义激将作臣,集事效速迅。
合沓万灵趋,奔走百执骏。
哀哉苍梧葬,娥皇终袝舜。
薄海动悽怆,百国赴观临。
坎闭空灵舆,匍匐臣力尽。
璨璨翠玉珰,遗佩承懿训。
岂意远小臣,宠锡绝贵近。
嗣皇念精忠,临轩召入觐。
松柏旌其庐,郁律天章劲。
巍峨金粟堆,有待贞柯荫。
帝日种树职,直节惟汝称。
殊恩出阽危,九死宁足殉。
向来昜代初,戎马率蹂躏。
掘发理无完,遑问樵采禁。
我朝秉忠厚,远驾百代胜。
监护明诸陵,备礼无缺剩。
三祖逮八宗,恭俭自天性。
视民每如伤,何罪于百姓。
土崩古未有,瓦全岂弥恨。
昔人表冬青,辛苦悲至行。
今兹备荣哀,天人稍可證。
煌煌万年碑,悠悠四时运。
拱把望参天,敢阻霜雪盛。
抱木暂未枯,长镵以为命。

查看原文

注释

【先君】1.前代君主。 2.称自己的祖先。 3.已故的父亲。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啼】

啼【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謕《說文》同嗁。《禮·喪大記》主人啼。《穀梁傳·僖十年》麗姬下堂而啼。

【朝】

朝【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晁《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陟遙切,音昭。《說文》旦也。从倝舟聲。《爾雅·釋詁》朝,早也。《詩·鄘風》崇朝其雨。《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爲終朝。

朝鮮,國名。

姓。《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唐日本人朝衡。漢鼂錯,亦作朝。

《廣韻》直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馳遙切,音潮。《爾雅·釋言》陪朝也。《註》臣見君曰朝。《書·舜典》羣后四朝。《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註》朝,猶早也。欲其來之早。《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疏》凡天子三朝:其一在路門內,謂之燕朝。其二是路門外之朝,謂之治朝。其三是臯門之內,庫門之外,謂之外朝。

《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同類往見亦曰朝。《史記·司馬相如傳》臨邛令謬爲恭敬,日往朝相如。

郡守聽事亦曰朝。《後漢·劉寵傳》山谷鄙生,未嘗識郡朝。

《集韻》追輸切,音株。朝那,縣名。

《韻補》叶陳如切。《急就章》向夷吾竺諫朝。《易林》赤帝懸車,廢職不朝。叔帶之災,居於氾廬。

叶蚩於切。《王逸·九思》望舊邦兮路逶隨,憂心悄兮心勤渠。魂煢煢兮不遑寐,目眇眇兮寤終朝。

叶張流切。《韓愈·祭員外文》罔有疑忌,惟其嬉遊。草木之春,鳥鳴之朝。

叶株遇切。《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遭文叡聖,屢抗其疏。

叶直照切。《陸雲·夏府君誄》旣其績,英風彌邵。天子有命,曾是在朝。頻繁帷幄,祇承皇耀。

叶直祐切。《韋孟·在鄒詩》微微小子,旣耇且陋。豈不牽位,穢我王朝。

【诵】

誦【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似用切,音頌。《說文》諷也。《徐曰》臨文爲誦。誦,從也。以口從其文也。《廣韻》讀誦也。《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語敎國子:興、道、諷、誦、言、語。《註》倍文曰諷,以聲節之曰誦。《詩·大雅》誦言如醉。《禮·文王世子》春誦夏絃。《史記·儒林傳》兒寬行常帶經,止息則誦習之。

《廣雅》論也,言也。《韓非子·難言篇》時稱詩書,道法往古,則見以爲誦。《註》誦,說舊事也。《王融·策秀才文》進講誦志,以沃朕心。《註》誦,言也。

《正字通》怨謗亦曰誦。《左傳·襄四年》臧紇侵邾,敗于狐駘,國人誦之。

《晉語》惠公入,而背內外之賂。與人誦之,皆怨辭也。

官名。《周禮·地官》誦訓。《鄭註》能訓說四方所誦習,及人所作爲久時事。

鳥名。《山海經》開明南有誦鳥。

通作訟。詳訟字註。

叶侯容切,音慵。《詩·小雅》家父作誦,以究王訩。

叶牆容切,音從。《楚辭·九辯》欲循道而平驅兮,又未知其所從。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壓按而學誦。

【先】

先【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

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姓。《韻會》晉有先軫。

《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愷樂,獻于社。《註》先猶導也。《史記·酈食其傳》沛公吾所願從游,莫爲我先。

先事而爲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違。《禮·月令》先立春三日。

當後而前曰先。《左傳·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長者。《老子·道德經》先天地生。

《廣韻》娣姒曰先後。《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于先後宛若。《註》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師古曰:古謂之娣姒,今關中俗呼爲先後,吳楚呼之爲妯娌。

《韻會》《正韻》蘇典切,音跣。《越語》句踐親爲夫差先馬。《韻會》前漢太子,太傅少傅屬官有先馬。後漢職如謁者,太子出,則當直者前驅導威儀也。或作洗。

【君】

君【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子孫稱先世皆曰君。《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兄稱弟曰君。《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妾稱夫曰君。《禮·內則》君已食徹焉。《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儀禮·喪服》妾謂君。《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婦稱夫亦曰君。《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夫稱婦曰細君。《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上稱下亦曰君。《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封號曰君。《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婦人封號亦曰君。《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彼此通稱亦曰君。《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隱士就聘者曰徵君。《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持節出使者曰使君。《後漢·恂傳》非敢脅使君。

《諡法》慶賞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君子,成德之稱。《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論語》不亦君子乎。《註》君子,成德之名。

姓。《正字通》明有君助。

叶姑員切,音涓。《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

相关诗句
长镵以为命 抱木暂未枯 敢阻霜雪盛 拱把望参天 悠悠四时运 煌煌万年碑 天人稍可證 今兹备荣哀 辛苦悲至行 昔人表冬青 瓦全岂弥恨 土崩古未有 何罪于百姓 视民每如伤 恭俭自天性 三祖逮八宗 备礼无缺剩 监护明诸陵 远驾百代胜 我朝秉忠厚 遑问樵采禁 掘发理无完 戎马率蹂躏 向来昜代初 九死宁足殉 殊恩出阽危 直节惟汝称 帝日种树职 有待贞柯荫 巍峨金粟堆 郁律天章劲 松柏旌其庐 临轩召入觐 嗣皇念精忠 宠锡绝贵近 岂意远小臣 遗佩承懿训 璨璨翠玉珰 匍匐臣力尽 坎闭空灵舆 百国赴观临 薄海动悽怆 娥皇终袝舜 哀哉苍梧葬 奔走百执骏 合沓万灵趋 集事效速迅 义激将作臣 至诚终格应 毅力无艰难 天地痌孤奋 降阶焚祭辞 恸哭长河亘 魄动见前和 遥瞻黄幄映 明发趋崇阶 与祭特颁令 孤踪闻九重 例格仍敬慎 荐飨当随班 获报惟此仅 雨露三百年 惊迎泪交迸 犯冰跫然来 守卫少馀馂 减数及朔羊 世隔孰过问 二三老司香 康衢无人径 穷冬梁格庄 亲知挽不瞬 不济将无归 誓衔微木徇 投袂起孤臣 畴敢私室论 尊亲谊所同 行暴议尤横 是时贼氛恶 雨泣离宫殡 露寝渴金棺 贪人食之罄 内府千万资 仓皇事未竟 经年锢南山 至德成让逊 啼朝诵先君 投艰晚弥甚 呜呼我先后 岂不由位定 极乱国不亡 致寇九庙震 群凶祸滔天 深宫落幽阱 天也实不谅 爱护逾畏敬 怛恻在人心 没世幽忧圣 呜呼我先皇 百尔畴能听 哀哀种树辞 臣土无一寸 帝恩犹戴天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