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澄清煮糜粥

出自:清代·范当世《南康城下作》

拼音:[zǎo][wǎn][chéng,dèng][qīng][zhǔ][mí,méi][zhōu,yù]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雪里乘舟出江渚,维舟忽被南风阻。
日日登高望北风,北风夜至狂无主。
似挟全湖扑我舟,更吹山石当空舞。
微命区区在布衾,浮漂覆压皆由汝。
连宵达昼无人声,卧中已失南康城。
眯眼惊窥断缆处,唯馀废塔犹峥嵘。
老仆颠隮强为饭,慰我风微得远行。
嗟尔何曾当大险,一风十日天无情。
吾有光明十捆烛,瓮有残醪钵有肉。
新砚能容一斗墨,兔毫蛮纸堆盈簏。
为吾遍塞窗中明,早晚澄清煮糜粥
吾欲偷閒疾著书,谁能更待山中屋。

查看原文

注释

【早晚】1.早晨和傍晚:这药早晚各服一次。 2.副词。或早或迟。表示情况总有一天会出现:骄傲自大,早晚要失败。 3.时候:这早晚才来呀。
【澄清】1.清净明澈:月色明朗,夜空澄清|碧绿而澄清的湖水。 2.使混乱局面得以改变:有澄清天下之志|内忧外患澄清日,痛饮黄龙定约君。 3.搞清楚;弄明白:澄清思想|问题必须澄清。 4.(dèng-)使液体中杂质沉淀,液体变清:用明矾或净水剂使水澄清|要等水澄清了才能用。
【糜粥】粥。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早】

早【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皓切,遭上聲。《說文》晨也。

先也。《易·坤卦》由辨之不早辨也。

與皁同。《周禮·地官·司徒》宜皁物。《註》皁物,柞、栗之屬。《釋文》皁音早。本或作早。《說文》作。从日在甲上。

【晚】

晚【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挽。《說文》莫也。《博雅》後也。《史記·李斯傳》君何見之晚。《前漢·天文志》伏見蚤晚。

【澄】

澄【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浧《集韻》持陵切,音懲。《增韻》水靜而淸也。《謝靈運詩》秋水共澄鮮。

《曹植詩》明月澄淸景。《註》澄,湛也。

酒名。《禮·禮運》澄酒在下。

山名。《廣輿記》在南昌豐城縣。

《集韻》除庚切,音棖。

直拯切,懲上聲。

澄應切,音瞪。義同。

《集韻》唐亙切,音鄧。淸濁分也。

【清】

圊【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說文》厠淸也。《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博雅》圂厠也。《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集韻》倉經切,音靑。義同。

【煮】

䰞【亥集上】【鬲部】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

【糜】

糜【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靡爲切《集韻》《韻會》《正韻》忙皮切,音靡。《說文》黃帝初敎作糜。《釋名》糜,煑米使糜爛也。《博雅》糜,糏也,饘也。《禮·月令》行糜粥飲食。《史記·封禪書》施糜之屬。《註》施糜粥之神。《風土記》俗尙以赤豆爲糜,所以象色也。

爛也。《孟子》糜爛其民。《前漢·賈山傳》無不糜滅。

與靡通。《禮·少儀》國家靡敝。《疏》靡爲糜,謂財物糜散凋敝。古字通用。

與眉同。《前漢·王莽傳》赤糜聞之,不敢入界。《註》糜,眉也。古字通用。《集韻》或作。

【粥】

粥【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六切,音祝。糜也。《釋名》粥濯于糜,粥粥然也。《禮·月令》仲秋行糜粥飮食。《風土記》天正日南,黃鐘踐長,是日始牙動,爲饘粥以養幼。《南越志》盧陵城中有井,半靑半黃,黃者甜滑,宜作粥,色如金,似灰汁,甚芬馨。

豆粥。《後漢·馮異傳》光武至饒陽蕪蔞亭,異上豆粥。《晉書·石崇傳》崇爲客作豆粥,咄嗟便辦。

茗粥。《茶錄》吳人采茶煑之,名茗粥。

楡粥。《唐書·陽城傳》隱中條山,歲饑,屑楡爲粥。

天有粥㕑。《天文集要》玉井主粥㕑。

凉州以粥爲羅闍。《異物志》高昌僻土,有異于華,寒服冷水,暑啜羅闍。

《說文》本作鬻。今俗作粥。《前漢·文帝紀》吏廩當受鬻者,或以陳粟。《註》鬻與粥同。師古曰:黃帝始烹穀爲粥,周謂之饘,宋、衞謂之餰。

姓。鬻熊,周文王時人,省作粥。楚有粥權,卽熊後。

粥粥,謙貌。《禮·儒行》粥粥若無能也。《疏》粥粥,柔弱專愚之貌。《註》亦作羊六反。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余六切,音育。《前漢·禮樂志》粥粥音送。《註》粥粥,敬懼貌。師古曰:粥,弋六反。

北狄名。《史記·五帝紀》黃帝北遂葷粥。《註》粥,音育。

賣也。《禮·王制》田里不粥。《荀子·儒效篇》魯之粥牛馬者不豫賈。

《韻會小補》靡爲切。䭈也。通作靡。

叶職律切,音。《蘇轍·鍾山詩》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掃盡人閒迹。客到惟燒柏子香,晨饑坐視山前粥。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