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蝉振鸣羽

出自:明代·汪广洋《朝日何曈曈》

拼音:[gāo][chán][zhèn][míng][yǔ]

平仄:平平仄平仄

朝日何曈曈,澄辉丽华屿。
众鸟欣已集,交交互鸣语。
缅怀当来游,旌麾戒炎暑。
楼船渡烟雾,弭节章之渚。
章渚隘卑湿,夕气暝蒸雨。
偃仰凭危阁,何以浣襟宇。
适兹凉飙至,高蝉振鸣羽
清芬散川原,微澜动浦溆。
谁云披景光,宁不感时序。
独立畅余怀,驰思更延伫。

查看原文

注释

【高蝉】即蝉冠。古代侍从官员之冠以貂尾蝉文为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高】

高【亥集上】【高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

如字。

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叶居何切。《蘇黃門·嚴顏》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韻會》俗作髙。

【蝉】

蟬【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市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音禪。《揚子·方言》蟬,楚謂之蜩。《古今注》齊王后忿死,尸變爲蟬。登庭時嘒唳而鳴,王悔恨,故世名蟬曰齊女也。《大戴禮》蟬飮而不食。《酉陽雜俎》蟬未蛻時名復育。《蠡海集》蟬近陽,依于木,以隂而爲聲。

《後漢·輿服志》侍中中常侍黃金璫,附蟬爲文,貂尾爲飾。《古今注》貂者,取其有文采而不炳煥。蟬,取其淸虛識變也。

蟬嫣,連也。《前漢·揚雄傳》有周氏之蟬嫣兮,或鼻祖于汾隅。

《揚子·方言》蟬,毒也。

車名。《鹽鐵論》推車之蟬攫,負子之敎也。《註》許愼曰:蟬攫,車類也。

人名。《大戴禮》顓頊產窮蟬。

與嬋通。《成公綏·嘯賦》蔭脩竹之蟬蜎。

《集韻》財仙切,音錢。同,蟲名。

田黎切,音提。地名。《前漢·地理志》樂浪郡黏蟬。

《正韻》上演切,音善。蜿蟬,舞盤曲貌。《王逸·九思》乗六蛟兮蜿蟬。《註》羣蛟之形也。或作蟺。

【振】

振【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章刃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刃切,音震。《說文》舉救也。《增韻》拯也。《易·蠱象》君子以振民育德。《註》濟民養德也。《禮·月令》振乏絕。《前漢·元帝紀》振業貧民。《註》振起之,令有作業。

《說文》一曰奮也。《廣韻》裂也,又動也。《易·恆卦》振恆。《禮·月令》孟春蟄蟲始振。《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五曰振祭。《註》至祭之末,但擩肝鹽中振之,謂將食者旣擩,必振乃祭也。《爾雅·釋言》振,訊也。《註》當作迅。謂奮迅。

同震。《戰國策》燕王振怖大王之威。《史記·五帝紀》振驚朕衆。

整也。《禮·曲禮》振書端,書於君前。《疏》振,拂去塵也,臣不豫愼,將文書簿領於君前,臨時乃拂整也。

發也。《左傳·文十六年》振廩同食。《莊子·田子方》是必有以振我也。

收也。《禮·中庸》振河海而不洩。《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中春敎振旅。《註》兵入收衆專於農也。◎按書傳云:振旅言整衆。

止也。《詩·小雅》振旅闐闐。《箋》戰止將歸。

振旅伐鼓。振,猶止也。

《爾雅·釋言》振,古也。《詩·周頌》振古如兹。《箋》振亦古也。

鳥羣飛貌。《詩·周頌》振鷺于飛。

州名。《寰宇記》瓊州府有崖州,唐武德五年改振州。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之人切,音眞。厚也。《詩·周南》宜爾子孫振振兮。《傳》仁厚也。《又》振振公子。《傳》信厚也。

盛貌。《左傳·僖五年》均服振振。

上聲。《集韻》《正韻》止忍切,音軫。與袗通。襌也。《禮·玉藻》振絺綌,不入公門。

叶諸延切,音旃。《琳·柳賦》救斯民之絕命,擠山岳之隕顚。匪神武之勤恪,幾踣斃之不振。

【鸣】

鳴【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明。《說文》鳥聲也。《玉篇》聲相命也,嘷也。《詩·大雅》鳳凰鳴矣,于彼高岡。

獸亦曰鳴。《易·說卦傳》其於馬也爲善鳴。

《增韻》凡出聲皆曰鳴。《禮·學記》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莊子·德充符》子以堅白鳴。

鳥名。《山海經》弇州山有五彩之鳥,仰天鳴,名曰鳴鳥。《書·召誥》我則鳴鳥不聞。《音義》馬云:鳴鳥,謂鳳凰也。

姓。出《姓苑》。

《集韻》《韻會》《正韻》眉病切,音命。鳥相呼也。《馬融·長笛賦》山雞晨羣,野雉朝雊。求偶鳴子,悲號長嘯。《註》鳴,命也。《曹植詩》鳴儔嘯匹侶。

叶謨郞切,音芒。《前漢·郊祀歌》寒暑不忒況皇章,展詩應律鋗玉鳴。函宮吐角激徵淸,發梁揚羽申以商。《張華·俠曲》孟嘗東出關,濟身由雞鳴。信陵西反魏,秦人其彊。

【羽】

羽【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王矩切,音禹。《說文》鳥長毛也。《廣韻》鳥翅也。《易·漸卦》其羽可用爲儀。《書·禹貢》齒革羽毛。《傳》羽,鳥羽。《周禮·天官·庖人》冬行鱻羽。《註》羽,鴈也。

《地官·司徒》宜羽物。《註》翟雉之屬。《禮·月令》其蟲羽。《註》象物从風鼓葉,飛鳥之屬。

五聲之一。《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

《大司樂》凡樂,圜鐘爲宮,黃鐘爲角,大簇爲徵,姑洗爲羽。《註》凡五聲,宮之所生,濁者爲角,淸者爲徵羽。《禮·月令》其音羽。《註》羽數四十八,屬水者,以爲最淸物之象也。

《樂記》宮爲君,商爲臣,角爲民,徵爲事,羽爲物。《前漢·律歷志》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也。

舞者所執也。《書·大禹謨》舞幹羽於兩階。《傳》羽,翳也,舞者所執。《周禮·地官·舞師》敎羽舞。《註》羽,析白羽爲之,形如帗也。《左傳·隱五年》初獻六羽。公問羽數于衆,仲對曰:天子用八,諸侯六,大夫四。

山名。《書·舜典》殛鯀於羽山。《傳》羽山,東裔在海中。

《禹貢》蒙羽其藝。《疏》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史記·五帝紀註》羽山,在沂州臨沂縣界。

星名。《史記·天官書》其南有衆星,曰羽林天軍。《註》羽林三十五星,三三而聚散,在壘辟南,天軍也。

官名。《前漢·百官志》期門羽林。《註》師古曰:羽林,亦宿衛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說羽,所以爲王者羽翼也。

姓。《左傳·襄三十年》羽頡出奔晉。

《山海經》羽民國,其人長項,身生羽。

《廣韻》《集韻》《韻會》王遇切,音雩。義同。

《集韻》《類篇》後五切,音戸。緩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五分其長,而羽其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