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鸧鸹

出自:明代·汪广洋《短歌行赠别一首》

拼音:[míng][cāng][guā]

平仄:平平平

歌停云,酌春酒。
送君发,为君寿。
弹青萍,鼓素瑟。
何以赠,双白璧。
车儿膏,马儿秣。
时载阳,鸣鸧鸹
戒仆夫,肃徂征。
陟远道,扬飞旌。
慰尔民,崇尔德。
君子心,我无忒。

查看原文

注释

【鸧鸹】1.亦作"鸧括"。 2.水鸟名。似鹤,苍青色。亦称麋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鸣】

鳴【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明。《說文》鳥聲也。《玉篇》聲相命也,嘷也。《詩·大雅》鳳凰鳴矣,于彼高岡。

獸亦曰鳴。《易·說卦傳》其於馬也爲善鳴。

《增韻》凡出聲皆曰鳴。《禮·學記》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莊子·德充符》子以堅白鳴。

鳥名。《山海經》弇州山有五彩之鳥,仰天鳴,名曰鳴鳥。《書·召誥》我則鳴鳥不聞。《音義》馬云:鳴鳥,謂鳳凰也。

姓。出《姓苑》。

《集韻》《韻會》《正韻》眉病切,音命。鳥相呼也。《馬融·長笛賦》山雞晨羣,野雉朝雊。求偶鳴子,悲號長嘯。《註》鳴,命也。《曹植詩》鳴儔嘯匹侶。

叶謨郞切,音芒。《前漢·郊祀歌》寒暑不忒況皇章,展詩應律鋗玉鳴。函宮吐角激徵淸,發梁揚羽申以商。《張華·俠曲》孟嘗東出關,濟身由雞鳴。信陵西反魏,秦人其彊。

【鸧】

鶬【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七岡切《集韻》《韻會》《正韻》千剛切,音倉。水鳥也。《爾雅·釋鳥》鶬,麋鴰。《郭註》今呼鶬鴰。《疏》鶬,一名麋鴰。《司馬相如·子虛賦》雙鶬下。《正義曰》鶬似鴈而黑。《韓詩外傳》鶬胎生也。《正字通》鶬大如鶴,靑蒼色,亦有灰色者,長頸高脚,頂無丹,兩頰紅。關西呼鴰鹿,山東呼鶬鴰,南人呼爲鶬雞,江人呼爲麥雞。

鶬鶊,鳥名。本作倉。《詩·豳風》有鳴倉庚。

奇鶬。《郭璞·江賦》龍鯉一角,奇鶬九頭。

《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音鏘。《詩·商頌》八鸞鶬鶬。《鄭箋》聲和也。

《詩·周頌》鞗革有鶬。《毛詩》言有法度也。《鄭箋》金飾貌。

【鸹】

鴰【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活切,音括。《玉篇》鶬,鴰也。《爾雅·釋鳥》鶬,麋鴰。《郭註》今呼鶬鴰。《班固·西都賦》鶬鴰鳵鶂。《司馬相如·子虛賦》雙鶬下。《註》鶬鴰也。

《廣韻》古䫄切,音刮。鶬鴰,鳥毛逆九尾。《韓詩外傳》孔子渡江見之異,衆莫能名。孔子嘗聞河上人歌曰:鶬兮鴰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長兮。鶬鴰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