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春庾岭及晚梅

出自:明代·张以宁《牛士良惠诗既倚歌以和仍赋长句一篇以答之》

拼音:[lái][chūn][yǔ][lǐng,líng][jí][wǎn][méi]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忆昔千步廊间住,起听胪传禁门曙。
甲午科中看大魁,奇章公后闻芳誉。
掉鞅天街笑语同,谭文雪屋过从屡。
云龙上下许相逐,鸿燕参差那再遇。
倏逢令侄在金陵,还与老夫同玉署。
紫泥忽自天上来,英荡偕从日南去。
画鹢秋飞江面风,蓝舆晓湿关头雾。
广州西下望珠浦,邕管南边过铜柱。
槿花红照瘴雨山,椰叶翠暗蛮烟路。
嗷嗷长念雁回边,跕跕遥怜鸢堕处。
自嗟老愧希古心,每羡才堪济时具。
佐宣德意示怀柔,劝涉炎荒慎将护。
蘘荷先备蛊气侵,薏苡仍戒流言污。
己欣婉画起迂疏,更喜清诗慰迟暮。
来春庾岭及晚梅,到日新洲采芳杜。
君上王维应制篇,我寻平子归田赋。
金銮寓直倘所思,好倩双鱼传尺素。

查看原文

注释

【来春】明年春天。
【庾岭】山名。即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在江西省大庾县南。岭上多植梅树,故又名梅岭。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春】

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萅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

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

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

《集韻》尺尹切,音蠢。《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

【庾】

庾【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以主切《集韻》《韻會》勇主切,音窳。《說文》水槽倉也。一曰倉無屋者。《釋名》庾,裕也。言盈裕也,露積之言也,盈裕不可稱受,所以露積之也。《詩·小雅》曾孫之庾。《傳》露積曰庾。《周語》野有庾積。《史記·文帝紀》發倉庾。《註》在邑曰倉,在野曰庾。

星名。《隋書·天文志》天倉西南四星曰天庾,積儲粟之所也。

量名。與斞通。《周禮·冬官·陶人》庾實二觳,厚半寸,脣寸。《左傳·昭二十六年》粟五千庾。《註》庾十六斗。

《韻會》大庾,嶺名。五嶺之東者。亦曰東嶠。

姓。《廣韻》出潁川新野二望,本自堯時爲庾大夫,因氏焉。

弓名。與臾通。《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多,來體寡,謂之夾臾之屬。《釋文》音庾。註作庾。云夾庾之弓,合五而成規。

與或省作庾。

【岭】

岭【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郎丁切,音零岭巆,山深貌。

山名。《唐·元結·閔岭中樂府》入岭中而登玉峰。(嶺)〔古文〕阾《唐韻》良郢切《集韻》《正韻》里郢切《韻會》里整切,音領。《說文》山道也。《廣韻》山坡也。《正字通》山之肩領,可通道路者。《裴潛廣州記》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爲五嶺。《鄧德明·南康記》大庾,桂陽,騎田,九眞,都龎,臨賀,萌渚,始安,越城,爲九嶺。《沈約詩》置嶺白雲閒。

通作領。《前漢·嚴助傳》輿轎而踰領。

叶離珍切,音陵。《王褒·九懷》駕元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蔥嶺。連五宿兮建旄,揚氛氣兮爲旌。

【及】

及【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琴入聲。《說文》逮也。从又从人。《徐曰》及,捕人也。會意。《廣韻》至也。

《韻會》旁及,覃被也。《詩·大雅》覃及鬼方。《周頌》燕及皇天。

《增韻》連累也。《左傳·隱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兼與之辭。《左傳·宣七年》與謀曰及。

《後漢·黨錮傳》張儉等八人爲八及,言能導人追宗也。

《韻補》叶極業切。《詩·大雅》征夫捷捷,每懷靡及。

【晚】

晚【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挽。《說文》莫也。《博雅》後也。《史記·李斯傳》君何見之晚。《前漢·天文志》伏見蚤晚。

【梅】

梅【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說文》枏也。《爾雅·釋木》梅,枏。《陸璣·條梅疏》似豫章大木也。

《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禮·內則》梅諸。《名物疏》陸璣所釋有條有梅,自是枏木似豫章者。豫章,大樹可以爲棺舟者也。和羹之梅,籩實之乾䕩,似杏實酢者也。

《爾雅·釋木》時,英梅。《註》雀梅。

《爾雅·釋木》朹檕梅。《註》狀如梅,子赤色似小柰,可食。

《埤雅》江、湘、兩浙四五月閒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蒸鬱成雨,謂之梅雨。《四時纂要》閩人以立夏後逢庚入梅,芒種後逢壬出梅。

楊梅,果名。《越郡志》會稽楊梅爲天下之奇。

梅梅,猶昧昧,居喪之容也。《禮·玉藻》視容瞿瞿梅梅。

州名,屬廣東。《南宋·地理志》改敬州爲梅州。

姓。《廣韻》出汝南。漢梅福、梅鋗。

《集韻》毋罪切,音浼。亦姓也。槑字原从二杲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