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导湘漓

出自:清代·严遂成《家司空》

拼音:[nán,nā][běi,bèi][dǎo][xiāng][lí]

平仄:平仄仄平平

起家大布衣,岁部粮万石。
时至无后期,廷对矢报国。
观政入银台,文牍祛委积。
三迁冬官长,役车按名籍。
是时大营建,更番藉休息。
龙州师问罪,地界安南逼。
往谕王拜命,私觌谢香帛。
献雉越裳朝,舞干有苗格。
兴安治灵渠,三十六闸勒。
南北导湘漓,渼潭毒龙匿。
焚镌象鼻峰,漕舟渡枕席。
水锁旡支祈,山留巨灵蹠。
疏监广东西,引定四府额。
挹注税半之,宿弊一朝革。
遇事敢风生,扰驿骤纠劾。
称旨掌南台,风纪百僚饬。
冤狱数平反,祥刑垂典则。
朝阳闻凤鸣,秋肃亦鹰击。
高皇性猜忌,喜怒生不测。
功臣罕得全,恩眷独殊特。
病则遣医来,大篮抬酒食。
行盖隔瘴疠,崇礼有赐宅。
厚福呼佳儿,网开释罗织。
引年许退闲,顾问备朝夕。
靖难继求旧,大不耐官职。
安抚乃空衔,驱车行至泽。
周览晋云山,题诗满屋壁。
九重以疾闻,囊金无处觅。
何哉致身录,伪造词抵饰。
帝已火宫中,城围地道塞。
安得西南游,而有从亡客。
褚渊宁独生,居然夏侯色。
仗节隐其名,谨免十族赤。
后世旌遗忠,肸蚃慰魂魄。
史笔乃阙疑,家秉述祖德。

查看原文

注释

【南北】1.南与北;南方与北方。 2.从南到北;南北之间。 3.或南或北。比喻不专一,不固定。 4.指"南学"与"北学"。 5.计谋。指本领。 6.明代俗称男子汉。
【湘漓】湘水与漓水的并称。旧误两者同源,实际湘水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阳山,漓水源于苗儿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北】

北【子集下】【匕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綳入聲。《說文》乖也。从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違也。《史記·魯仲連傳》士無反北之心。《玉篇》方名。《史記·天官書》北方水,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歷志》太隂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于下,于時爲冬。

《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三北。

《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音背。《集韻》違也。《正韻》分異也。《書·舜典》分北三苗。《註》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导】

導【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人爲導。《註》謂敵國賔至爲先導也。《孟子》君使人導之出疆。

治也。《書·禹貢》導岍及岐,至于荆山。《註》言治山通水也。

通也。《周語》太子晉曰:川氣之導也,疏爲川谷,以導其氣。

《增韻》啓迪也。通作道。《論語》道之以德。

《前漢·文帝紀》道民之路在務本。

簪導。《釋名》簪,兓也,以兓連冠於髮也。導,所以導櫟鬢髮,使入巾幘之裏也。南齊高祖性儉約,見主衣中有玉導,曰:留此是興長敝源。命擊碎之。

【湘】

湘【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水名。《說文》水出零陵陽海山,北入江。

山名。《史記·黃帝本紀》黃帝南至于江,登熊湘。

地名。《廣輿記》長沙府吳晉曰湘州。

湖名。《廣輿記》在紹興府蕭山縣。

烹也。《詩·召南》于以湘之,維錡及釜。

《集韻》思莊切,音霜。義同。

【漓】

漓【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呂支切《集韻》鄰知切,音離。水滲入地。

淋漓,雨聲。本作灕。或作離。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