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真如亦是虚

出自:唐代·庞蕴《诗偈 其一○八》

拼音:[niè][pán][zhēn][rú][yì][shì][xū]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菩提般若名相假,涅槃真如亦是虚
欲得心神真解脱,一切名相本来无。
十方世界风尘净,州州县县绝艰虞。
王道荡荡无偏党,举国众生同一如。
不动干戈安万姓,法王合掌髻中珠。

查看原文

注释

【真如】佛教语。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译。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涅】

涅【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奴結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結切,音捏。水名。《水經注》涅水,東逕涅氏縣。

縣名。《水經注》涅水,出涅陽縣西北岐棘山。

水名。《馬融·廣成頌》丹水涅池。《註》丹水,涅水,在今鄧州。

《說文》黑土在水中也。《淮南子·俶眞訓》以涅染緇,則黑於涅。

《揚子·方言》涅,化也。燕朝鮮洌水之閒曰涅,或曰譁,雞伏卵而未孚始化之時謂之涅。

涅石,藥名。《山海經》孟門之山,其下多黃堊涅石。

《集韻》其兼切。《鬼谷子》有飛鉆涅闇。劉昌宗讀。

【槃】

槃【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盤。《說文》承盤也。或从金。或从皿。亦作柈。《禮·內則》適父母舅姑之所,少者奉槃,長者奉水,請沃盥。《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註》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

槃樂也。《詩·衞風》考槃在澗。《鄭箋》考,成也。槃,樂也。

槃停,不進也。《宋書·吳喜傳》西雉旣殄,便應還朝而解,故槃停,托云捍蜀。

叶蒲沿切,便平聲。《魏·劉邵·趙都賦》牛首湡溟,波池潺湲。經落疇邑,詰曲縈槃。

【真】

真【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同眞。俗字。(眞)〔古文〕《唐韻》側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之人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亦】

亦【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是】

是【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

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

《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

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

《韻補》叶市之切。《蔡邕·釋誨》予惟悼哉,害其若是。天高地厚,跼而蹐之。

【虚】

虛【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噓。空虛也。

《易·繫辭傳》周流六虛。《註》六虛,六位也。《疏》位本無體,因爻始見,故稱虛也。

《大戴禮》虛土之人大。《註》虛,縱也。

孤虛。《史記·龜筴傳》日辰不全,故有孤虛。

星名。《書·堯典》宵中星虛。

姓。《通志·氏族略》虛氏。見《姓苑》。

虛無,山名。《顏氏家訓》柏人城東有一孤山,或呼爲虛無山。

《廣韻》去魚切,音祛。《說文》大丘也。《集韻》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謂之虛。

地名。《春秋·桓十二年》會宋公于虛。《註》宋地。

水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虛水。

次也。《晉語》實沉之虛,晉人是居。

《韻補》喜語切,音許。《毛詩》升彼虛矣,以望楚矣。

叶虛王切。《道藏歌》提攜高上賔,反吾素靈房。道場靈沫內,高歌登大虛。《干祿字書》通作虚。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