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执豆笾

出自:宋代·华岳《次李信州七十韵》

拼音:[zhū][hóu,hòu][zhí][dòu][biān]

平仄:平平平仄平

挺挺万人杰,堂堂间世贤。
胸中兵十万,足下客三千。
扬赋希三叹,坡诗和百篇。
锦囊华似衮,綵笔大如椽。
随陆纵横舌,良平左右肩。
两骖公子服,四牡鲁侯畋。
量阔沧溟岸,胸蟠泰华巅。
红坛歌鲁杏,白社结陶莲。
遣币通秦好,求姻托郑㜕。
匣藏须虎兕,冠饰待貂蝉。
标自龙头夺,书由雁足传。
不侯嗤李广,求使短张骞。
食客希毛遂,茶僧集大颠。
诗材亲子建,字法迈公权。
黄貉蒙金络,青骢勒宝鞯。
伐燕欺骑劫,聘鲁慢韩穿。
周室歌山甫,齐人美仲连。
剑从丰水铸,碑向岘山镌。
有颂褒唐太,无诗刺卫宣。
檄堪传代郡,节可仗居延。
听讼疏淹禁,丰财剔冗员。
策从之反后,鞭著祖生先。
孝有参而已,忠如丘者焉。
春冰同皎洁,秋月共婵娟。
冢宰当钧轴,将军事櫜鞬。
千官视标准,万国倚陶甄。
多士圜冠带,诸侯执豆笾
山期封泰岱,石拟勒燕然。
禹甸欣环辙,尧氓愿受廛。
明堂歌赤绂,清庙颂朱弦。
台阁皆三益,盘盂记十愆。
片言能息讼,只手可旋乾。
公昔尝推毂,吾今尚食饘。
闻鸡效刘舞,抱虎笑秦眠。
苏子舌犹在,边韶腹尚便。
牛衣怀白璧,虎节誓青毡。
饮马量淝水,屯兵料汉田。
鬓星飞汴洛,血雨洒伊瀍。
伊五成汤就,轲三孟母迁。
云锄翻楚峤,月缆系秦川。
瓮有扶头酒,厨无缩项鳊。
词源惭子美,诗社感庭坚。
水陆三千里,炎凉二十年。
周田才废井,秦陌已开阡。
夜月琴三弄,春风诗一联。
自称山宰相,人号地神仙。
扣马罹三尺,平戎授一编。
鼠投当忌器,鱼得偶忘筌。
避地思无所,滔天罪莫湔。
梁鸿方北谪,贾鵩已东旋。
孙刖难谋魏,樊诛莫救燕。
江天驱鸟雀,淮地迅鹰鹯。
日守娵訾分,星流太白躔。
疮痍连四境,煨烬极三边。
淮浪夜翻雪,胡尘昼起烟。
二陵归培塿,百□□□□。
自抚刘生几,谁思祖逖鞭。
戍方兴颉利,役莫□□□。
宫昔尝游泮,?今谩叹圜。
岂知医国手,变作□□□。
楚客弓虽失,秦人璧幸全。
宦途良可畏,吏鞅不□□。
世变言难尽,民顽令不悛。
一千新楮券,三百旧铜钱。
驷马涎流地,群乌翼蔽天。
人心徒扰扰,王道自平平。
卫女歌淇澳,曹人思下泉。
穷途惟自愧,当路有谁怜。
作俑宜无后,追俘恐不前。
诗成何太喜,舞袖欲褊褼。

查看原文

注释

【诸侯】1.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必须服从王命,交纳贡赋和捍卫王室。在其封土内世袭占有封地及居民,世代掌握统治权。 2.借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苟全生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豆笾】祭器。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诸】

諸【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渚平聲。《說文》辯也。《徐曰》別異之辭。《爾雅·釋訓》諸諸,便便,辯也。《註》皆言辭辯給也。

《玉篇》非一也。皆言也。《正韻》凡衆也。《書·舜典》歷試諸艱。《詩·邶風》孌彼諸姬。《史記·賈誼傳》紛亂諸事。

《廣雅》之也,於也。《穀梁傳·莊二十四年》迎者行見諸,舍見諸。《註》諸,之也。《禮·射義》射求正諸己。《註》諸,猶於也。

《韻會》語助辭。《詩·邶風》日居月諸。《疏》居,諸,語助也。《公羊傳·桓六年》其諸以病桓與。《註》其諸,辭也。

《韻會》有諸,疑辭。《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

于諸,寘也。《公羊傳·哀六年》乞使人迎陽生,于諸其家。《註》齊人語也。

諸侯,國君也。《易·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官名。《周禮·夏官》諸子。《註》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或曰庶子。

神名。《淮南子·地形訓》諸稽攝提條風之所生也。

諸比,凉風之所生也。《註》皆天神名。

因諸,齊獄名。《公羊傳·昭二十一年》宋南里者何若。曰:因諸者然。《註》因諸者,齊故人之地。

諸于,衣名。《前漢·元后傳》政君獨衣絳緣諸于。《師古註》諸于,大掖衣,卽袿衣之類也。

偏諸,衣緣也。《賈誼傳》爲之繡衣絲履偏諸緣。《師古註》若今織成,以爲要襻及褾領者。

《韻會》方諸,鑑名。以取明水於月。

《釋名》諸,儲也。藏以爲儲,待給冬月用之也。《禮·內則》桃諸、梅諸。《疏》王肅云:諸,菹也。謂桃菹、梅菹,卽今之藏桃、藏梅也。

《周禮·天官·六飮疏》紀莒之閒名諸爲濫。

草木名。《爾雅·釋木》諸慮,山櫐。《註》今江東呼櫐爲藤,似葛而麤大。《嵆含·南方草木狀》諸蔗一曰甘蔗,交阯所生者。

獸名。《山海經》單張山有獸,狀如豹,長尾,人首牛耳一目,名曰諸犍。

敖岸山有獸,狀如白鹿,四角,名曰夫諸。

蟲名。《爾雅·釋魚》蟾諸。《註》似蝦蟆,居陸地,淮南謂之去蚥。一作詹諸,互詳詹字註。

山水名。《山海經》諸餘之山,諸餘之水出焉。

邑名。《春秋·莊二十九年》城諸及防。《註》諸、防,皆魯邑。《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諸縣。《註》春秋城諸及鄆者。

澤名。《爾雅·釋地》宋有孟諸。《疏》一曰望諸。一曰孟豬。互詳豕部豬字註。

姓。《說苑》越大夫諸發。《唐書》兵部侍郞諸道。

複姓。《漢書》有諸葛豐。《三國志》有諸葛亮。

《廣韻》正奢切《集韻》之奢切,音遮。亦姓也。《風俗通》漢有洛陽令諸於。《何氏姓苑》吳人。

《南唐書·妖賊傳》諸祐,蘄州獨木人。《註》諸音查。《正字通》六麻有諸姓,音查。按本作字註。

《字彙》常如切,音稌。詹諸,蝦蟆也。《六書正譌》別作蟾蜍,非。

【侯】

侯【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後平聲。《爾雅•釋詁》公侯,君也。

五等爵之次曰侯。《書•禹貢》五百里侯服。《孔氏曰》侯,而服事。

《史記•秦始皇紀》倫侯。《註》爵於列侯,無封邑者。倫,類也。

侯,射布也。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鵠。《儀禮•鄕射禮》天子熊侯白質,諸侯麋侯赤質。大夫布侯,畫以虎豹,士布侯,畫以鹿豕。《註》此所謂獸侯也。

美也。《詩•鄭風》洵直且侯。

發語辭。與惟維同意。《爾雅•釋詁》伊維,侯也。《詩•小雅》侯誰在矣。

《大雅》侯于周服。

《周禮•春官》肆師侯禳。《疏》侯者,迎善祥。禳者,禳去殃氣。

姓。魏侯嬴。

屈侯,夏侯,柏侯,侯岡,俱複姓。

侯莫,三字姓。

《諡法》執應八方曰侯。

與兮通。亦語辭。《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詩。卽大風歌。兮侯古韻通。

通作何。《呂覽•觀表篇》今侯渫過而弗辭。《司馬相如•封禪頌》君乎君乎,侯不邁哉。《註》侯,何也。《說文》本作矦。从人从厂。象張布之狀,矢在其下。鄭司農曰:方十尺曰矦,四尺曰鵠。◎按射侯,古作矦。《漢書》多作矦。从矢取射義,射之有侯,所以中否,明工拙也。古者以射選賢,射中者獲封爵,故因謂之諸侯。

《蘇子瞻•新渠詩》渠成如神,民始不知。問誰爲之,邦君趙侯。侯叶支韻。

【执】

執【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之入切《正韻》質入切,音汁。守也,持也。《書·大禹謨》允執厥中。

處也。《禮·樂記》師乙曰:請誦其所聞,吾子自執焉。

塞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子玉使伯棼請戰曰:非敢必有功也,願以聞執讒慝之口。

父之友曰執友。《禮·曲禮》見父之執,不問不敢對。《後漢·馬援傳》援爲梁松父執,松貴拜援牀下,援不之答。

捕也。《禮·檀弓》肆諸市朝,而妻妾執。《孟子》執之而已。

姓。

執失代,三字姓。

與慹同。《前漢·朱博傳》豪强執服。《註》謂畏威懾服也。本作,省作執。亦作瓡。

【豆】

豆【酉集中】【豆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竇。《說文》古食肉器也。《爾雅·釋器》木豆謂之豆。《書·武成》執豆籩。《詩·小雅》爲豆孔庶。《公羊傳·桓四年》諸侯曷爲必田狩。一曰乾豆。《註》豆,祭器,狀如鐙。《禮·明堂位》夏后氏以楬豆,殷玉豆,周獻豆。《註》楬,無異物之飾也。獻音娑,疏刻之也。

《禮器》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鄕飮酒義》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爲豆,實三而成觳,崇尺。《註》崇,高也。豆實四升。《史記·樂書》簠簋俎豆,禮之器也。

《揚子·方言》爲豆籠。《註》盛桮器籠也。《集韻》或作梪、䇺。

《韻略》穀也。《博雅》大豆,菽也。小豆,荅也。《周禮·天官·大宰·三農生九穀註》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麥爲九穀。《禮·投壷》壷中實小豆焉,爲其矢之躍而出也。《干寶·晉書》駑馬戀棧豆。

《博雅》天豆,雲實也。

巴豆、海紅豆,皆藥名,出巴蜀。

相思子一名紅豆。

土芋一名土豆。皆菽豆別一種也。俗作荳,非。

《說苑·辨物篇》十六黍爲一豆,六豆爲一銖,二十四銖爲一兩。

官名。《南齊書·魏虜傳》北魏置九豆和官。

地名。《北史·周文帝紀》文帝伐魏,至盤豆,拔之。

州名。《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白豆州。

姓。漢光武時,關內侯豆如意,後魏長廣王豆代田。

複姓。北周豆盧寧,本姓慕容氏,歸魏,賜姓豆盧氏。

三字姓。北魏次南有紇豆陵氏。

《正韻》當口切,音斗。《玉篇》量名。《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食一豆肉,飮一豆酒。《註》豆,當爲斗。毛居正曰:豆,古斗字。如《左傳·昭三年》豆、區、釜、鍾之類,當音斗。後人誤讀爲俎豆之豆。斗斛之斗又作㪷,蓋譌倂耳。

《字彙補》思留切,讀作羞。《周禮·天官·腊人》凡祭祀共豆脯。《註》脯非豆實,豆當爲羞,聲之誤也。《釋文》豆,音羞。

《韻補》叶動五切,音杜。《柳宗元·牛賦》皮角見用,肩尻莫保。或穿緘縢,或實俎豆。豆叶保,保音補。

叶田故切,讀作渡。《詩·小雅》儐爾籩豆,飮酒之飫。兄弟旣具,和樂且孺。《音學五書》豆叶孺。

山名。《後漢·郡國志》唐縣有都山。一名豆山。今關中人讀豆爲渡。《說文》豎、侸、裋皆以豆得聲。樹字从壴,亦以豆得聲。

【笾】

籩【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8画

《廣韻》布元切《集韻》《韻會》《正韻》音邊。竹豆。《爾雅·釋器》竹豆謂之籩。《疏》籩,以竹爲之,口有籐緣,形制如豆,亦受四升,盛棗、栗、桃、梅、蔆芡、脯脩、膴鮑、糗餌之屬,祭祀、燕享所用。《詩·豳風》籩豆有踐。《儀禮·士冠禮》旨酒令芳,籩豆有楚。《左傳·昭六年》季孫宿如晉,晉侯享之,有加籩。《註》籩豆之數多于常禮。

官名。《周禮·天官》籩人奄一人,女籩十人。《疏》女籩,女奴之曉籩者。

相关诗句
舞袖欲褊褼 诗成何太喜 追俘恐不前 作俑宜无后 当路有谁怜 穷途惟自愧 曹人思下泉 卫女歌淇澳 王道自平平 人心徒扰扰 群乌翼蔽天 驷马涎流地 三百旧铜钱 一千新楮券 民顽令不悛 世变言难尽 吏鞅不□□ 宦途良可畏 秦人璧幸全 楚客弓虽失 变作□□□ 岂知医国手 ?今谩叹圜 宫昔尝游泮 役莫□□□ 戍方兴颉利 谁思祖逖鞭 自抚刘生几 百□□□□ 二陵归培塿 胡尘昼起烟 淮浪夜翻雪 煨烬极三边 疮痍连四境 星流太白躔 日守娵訾分 淮地迅鹰鹯 江天驱鸟雀 樊诛莫救燕 孙刖难谋魏 贾鵩已东旋 梁鸿方北谪 滔天罪莫湔 避地思无所 鱼得偶忘筌 鼠投当忌器 平戎授一编 扣马罹三尺 人号地神仙 自称山宰相 春风诗一联 夜月琴三弄 秦陌已开阡 周田才废井 炎凉二十年 水陆三千里 诗社感庭坚 词源惭子美 厨无缩项鳊 瓮有扶头酒 月缆系秦川 云锄翻楚峤 轲三孟母迁 伊五成汤就 血雨洒伊瀍 鬓星飞汴洛 屯兵料汉田 饮马量淝水 虎节誓青毡 牛衣怀白璧 边韶腹尚便 苏子舌犹在 抱虎笑秦眠 闻鸡效刘舞 吾今尚食饘 公昔尝推毂 只手可旋乾 片言能息讼 盘盂记十愆 台阁皆三益 清庙颂朱弦 明堂歌赤绂 尧氓愿受廛 禹甸欣环辙 石拟勒燕然 山期封泰岱 诸侯执豆笾 多士圜冠带 万国倚陶甄 千官视标准 将军事櫜鞬 冢宰当钧轴 秋月共婵娟 春冰同皎洁 忠如丘者焉 孝有参而已 鞭著祖生先 策从之反后 丰财剔冗员 听讼疏淹禁 节可仗居延 檄堪传代郡 无诗刺卫宣 有颂褒唐太 碑向岘山镌 剑从丰水铸 齐人美仲连 周室歌山甫 聘鲁慢韩穿 伐燕欺骑劫 青骢勒宝鞯 黄貉蒙金络 字法迈公权 诗材亲子建 茶僧集大颠 食客希毛遂 求使短张骞 不侯嗤李广 书由雁足传 标自龙头夺 冠饰待貂蝉 匣藏须虎兕 求姻托郑㜕 遣币通秦好 白社结陶莲 红坛歌鲁杏 胸蟠泰华巅 量阔沧溟岸 四牡鲁侯畋 两骖公子服 良平左右肩 随陆纵横舌 綵笔大如椽 锦囊华似衮 坡诗和百篇 扬赋希三叹 足下客三千 胸中兵十万 堂堂间世贤 挺挺万人杰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