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江皮肉更疮痍

出自:宋代·华岳《重九》

拼音:[èr][jiāng][pí][ròu][gēng,gèng][chuāng][yí]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破帽无情不受吹,满头霜雪已如丝。
菊花笑我三秋客,风物撩人九日诗。
三楚膏腴已煨烬,二江皮肉更疮痍
子卿三月无音信,鸿雁南来何所之。

查看原文

注释

【二江】1.指四川境内之郫江﹑流江。 2.借指成都一带。 3.相当于北宋的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 4.四川宜昌段长江中有葛洲坝和西坝两个洲,将长江分成三条水流,即大江﹑二江和三江。二江介于两洲之间。
【皮肉】皮肤和肌肉;皮肤。
【疮痍】创伤,比喻遭劫难后的景象:满目疮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二】

二【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弍《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至切,音樲。地數之始,卽偶之兩畫而變之也。《易·繫辭》分而爲二,以象兩。《左傳·定四年》衞侯將會,使祝佗從。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註》謂兼二職。《荀子·議兵篇》權出於一者强,權出於二者弱。《史記·韓信傳》功無二於天下。《前漢·嚴助傳》詔曰: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輳,以爲天下少雙,海內寡二。

巽二,風神名。

古貨布文帝字。見《六書略》。二。

【江】

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九江,在荆州。《書·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姓。本伯益之後,爵封于江,後以國爲氏。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

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

《韻補》叶古紅切,音公。《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名江魚爲公魚。

【皮】

皮【午集中】【皮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疲。《說文》剝取獸革者,謂之皮。从又,爲省聲。《長箋》从爲形義俱遠。當作从又从尸。《徐曰》又,手也。生曰皮,理之曰革,柔之曰韋。《書·禹貢》梁州,厥貢熊羆狐狸織皮。《傳》貢四獸之皮,織金罽。《周禮·天官》掌皮掌秋斂皮,冬斂革,春獻之。《註》有毛爲皮,去毛爲革。

《釋名》被也。被,覆體也。《韻會》皮膚,肌表也。《史記·酈生傳》足下以目皮相,恐失天下士。

《揚子·方言》秦晉言非其事,謂之皮傳。《註》謂强語也。《後漢·張衡傳》後人皮傳,無所容篡。《註》皮膚淺近,强相傅會也。

《博雅》皮,弁冠也。《禮·郊特牲》祭之日,王皮弁以聽祭報,示民嚴上也。

《正韻》狐貉之裘曰皮也。《莊子·讓王篇》冬日衣皮毛。

皮侯。《周禮·冬官考工記》張皮侯而棲鵠。《論語》射不主皮。《註》皮,革也。布侯而棲革於其中以爲的,所謂鵠也。

皮幣。《前漢·武帝紀》請收銀錫,造白金及皮幣,以足用。

腹心部曰皮室。《遼史·百官國語解》軍制有南北左右皮室,及黃皮室,皆掌精兵。

《博雅》重皮,厚朴也。

《古今注》長安兒童呼苦葴爲皮弁。

《本草·釋名》仰天,皮掬,天皮,地衣草別名。卽濕地上苔衣也。

皮氏,縣名。《前漢·地理志》屬河東郡。

皮山,山名。見《山海經》。

姓。鄭大夫子皮,後漢皮揚,唐皮日休。

叶蒲何切,音婆。《詩·召南》羔羊之皮,素絲五紽。《左傳·宣二年》宋華元謂役者曰: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役者曰:從其有皮,丹漆若何。

【肉】

肉【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宍《唐韻》如六切《集韻》《韻會》《正韻》而六切,。《易·噬嗑》噬乾肉。《禮·孔子閒居》觴酒豆肉。《左傳·莊十年》肉食者鄙。《管子·水地篇》五藏已具,而後生肉。《又》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後發爲九竅。

《正字通》禽鳥謂之飛肉。《揚子·太經》明珠彈于飛肉,其得不復。

肉三。《註》黥劓二,左右趾合一,凡三。

芝草名。《抱朴子·僊藥卷》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

視肉,獸名。見《山海經·郭璞註》視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土肉,生海中。色黑,長五寸,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耳,多足,可炙食。《本草》李時珍曰:此蟲魚之屬,與土精名封同類。《郭璞·江賦》土肉石華。

《本草》人頂生瘡,五色,如櫻桃,破則自頂分裂,連皮剝脫至足,名曰肉人。夏子益奇疾方,常飮牛乳,卽消。

《釋名》肉,柔也。

《集韻》《韻會》《正韻》如又切,音輮。錢璧之體。《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註》肉,邊也。好,孔也。《釋文》肉,如字。

如授反。

錘體爲肉。《前漢·律歷志》圜而環之,令之肉倍好者。《註》錘之形如環,體爲肉,孔爲好。

肥滿也。《禮·樂記》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疏》肉謂肥滿。《又》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註》肥也。《釋文》而救反。

《史記·樂書》寬裕肉好。《註》肉好,言音之洪美。

《集韻》儒遇切,音孺。肌肉也。

《韻會》《正韻》而由切,音柔。邊也。

《正字通》音腴。《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豐肉而庳。劉昌宗讀。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疮】

瘡【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創《廣韻》《集韻》《韻會》初良切《正韻》初莊切,毀體使傷也。《張衡·西京賦》所惡成瘡痏。《註》創痏謂瘢痕。《南史·宋武帝紀》虎魄療金瘡。

《集韻》磢霜切。義同。

【痍】

痍【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以脂切《韻會》《正韻》延知切,音夷。《說文》傷也。《廣韻》瘡痍。《釋名》痍,侈也。侈開皮膚為創也。《史記·蒙恬傳》天下之心未定,傷痍者未瘳。

《韻會》通作夷。《左傳·成十六年》命軍吏察夷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