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鬓青行缠

出自:宋代·李彭《余与刘壮舆先大父屯田父秘丞为契家壮舆又与予厚不数年皆下世今过其故居》

拼音:[bǎo][bìn][qīng][háng,xíng][chán]

平仄:仄仄平平平

刘郎平昔居,门巷草芊芊。
念我眼中人,骨惊泪潺湲。
中允实高蹈,倦游自丁年。
问舍得匡庐,卜宅如涧瀍。
悬车著屋山,骑牛弄寒泉。
秘书极精锐,笔下走百川。
口戈击奸佞,直声寰宇喧。
诸郎排候雁,一一落云天。
独馀漫郎叟,高名星斗联。
辟书日夜催,援毫录群仙。
几负丧明责,挂冠遂言旋。
中河忽坠月,半岳遽摧巅。
孤嫠俱幽愤,一仆无复痊。
传家惟蔡琰,择婿得鲍宣。
驱车官殊方,衡宇颓荒阡。
坏壁蜗篆满,小窗蛛网悬。
翠蔼远山暝,苍苔修竹连。
往时所憩树,相与听鸣蝉。
忽逢持斧翁,葆鬓青行缠
采薪收斜日,伐竹破疏烟。
沉痛迫中肠,裴回不能前。
高明鬼得瞰,岂弟神所捐。
微吟复凄断,暮角西风传。

查看原文

注释

【行缠】裹足布;绑腿布。古时男女都用。后惟兵士或远行者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葆】

葆【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補抱切,音保。《前漢·燕刺王旦傳》頭如蓬葆。《註》葆,草木叢生之貌。

《韻會》梓上苗也。《字彙補》關中謂桑楡孽生曰葆。

《禮·雜記·羽葆疏》葆謂蓋也。《張衡·西京賦》垂翟葆。

《禮·禮器》不樂葆大。《註》葆之言褒也。

《素問》治數之道,從容之葆。《註》葆,平也。

藏也。《莊子·齊物論》此之謂葆光。

《韻會》旅葆,野菽,實可食。《史記·天官書》觜觿爲虎首,主葆旅事。《晉灼曰》葆,菜也。野生曰旅。

通褓。《史記·留侯世家》成王少在襁葆之中。《註》葆,小兒被也。

通寶。《史記·留侯世家》見穀城山下黃石,取而葆祠之。《註》《史記》珍寶字皆作葆。

與堡通。《史記·匈奴傳》侵盜上郡葆塞。

《集韻》博毛切,音褒。廣也。

【鬓】

鬢【亥集上】【髟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必刃切,音儐。《說文》頰髮也。《釋名》鬢,峻也。所居高峻也。《又》其上連髮曰鬢。鬢,濱也。濱,崖也。爲面頰之崖岸也。《晉語》美鬢長大則賢。《註》鬢,髮類也。

【青】

靑【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

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

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

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

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

《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

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

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破之有漿,治眼疾。一名楊梅靑。《又》白靑,治目疾,色深者爲石靑,淡者爲碧靑。淮南子畢萬術云:白靑,得鐵卽化爲銅。

曾靑、綠靑、扁靑、綠膚靑,詳《本草綱目》。

《韻會》竹皮曰靑。《後漢·吳祐傳》殺靑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

《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靑藤紙朱字,謂之靑詞。

《李綽·歲時紀》上巳曲江禊飮,曰踏靑。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複姓三氏,漢有靑烏子。

有靑牛氏,靑陽氏。

《集韻》《韻會》子丁切。與菁同。《詩·衞風》綠竹靑靑。《傳》靑靑,茂盛貌。《釋文》靑,子丁反。本亦作菁。

《小雅》其葉靑靑。《釋文》靑,子零反。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缠】

纏【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直連切《集韻》《韻會》澄延切,音廛。《說文》繞也。《玉篇》約也。《廣韻》束也。《詩·唐風·綢繆束薪傳》綢繆,纏綿也。

姓。《廣韻》漢有纏子著書。

《廣韻》特碾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碾切,。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